[杂谈] 昨天的利好让不少人失望了

TheKingZiga-avatar

TheKingZiga

2020-07-29T12:49:24+00:00

昨天盘后出了个科技股的利好,《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里面提及了若干科技产业的减税/帮扶政策,一时间惹得股民群情激昂,而且赶巧是在CN-US关系紧张的时点,实在是有点耐人寻味。
利好确实是利好,只是出现时点不那么凑巧,芯片、半导体、集成电路等科技股早已涨上天去,现今令人瞠目结舌的估值其实或多或少已经计提了相关产业利好的预期,所以你说它好吧,是挺好的,但总有种利好落地就那什么的感觉。
其实,任何估值水平严重偏离历史均值的最终结果都是一样的,怎么上来怎么下去,均值回归只会迟到不会不到。
而芯片、半导体所营造的高估值环境,其实已经阶段性完成了它们被设定的初始任务(在注册制下帮助科技公司融到更多的钱,比如中芯国际)。
所以,接下来会怎么样完全只取决于融资需求强烈的待上市的公司还有多少,比如放出豪言要融千亿的蚂蚁金服以及剩下来一众在美上市的中概股等等。
只要它们还嗷嗷待哺,想要让A股深跌也有难度,毕竟神秘力量会时不时出手。但在那之后,就不好说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频繁的IPO向来是对二级市场炒作不利的。
说回盘面,这几天是典型的低位股票补涨逻辑在主导市场,跑出超额收益很多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冷门周期板块,比如有色金属、油气开采等等。
如果说早期的上涨还有诸如业务转型、并购重组等个股逻辑在主导,比如X钢转型数据中心等等,那么现在板块中的普涨效应就已经不能用个股逻辑去解释,而应该用产业逻辑去归纳。
时下最主要的产业逻辑是什么?大宗商品的涨价。隔壁期货不少品种都走出很强的多头趋势,对应的A股周期板块,显然不会自甘堕落。
为什么大宗商品会涨价?因为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并不主要都在国内,虽然目前国内边际宽松的力度一般,但国外是各种大水漫灌式的量化宽松,这迟早是会通过大宗商品传导至国内的。
所以,于情于理,它该涨。
今日复盘:指数偏强震荡,两市成交额11965亿,略有回落,行至前高附近,如果还是这种量能,是差点意思的。虽然牛市不言顶,但也别总是不把阶段性头部当回事,因为这次可能是牛市中继,但下次在更高的点位可能就是请人站岗,对于任何有关见顶的蛛丝马迹保持警惕是有必要的。
板块上,国防军工、农业种植领涨两市,芯片、半导体等板块受到昨日盘后利好的提振,板块整体高开低走,但个股中不乏封板的,这种分化并不是一种积极的现象。
两市A股涨跌幅中位数+0.56%,赚钱效应尚可。
明日策略:等待放量突破/遇阻回落,这附近两个矛盾,分别是关键点位的去留和市场风格的切换,拿不准的时候,不妨等市场自己走出来再说。
另外,最近的北上资金似乎放飞自我了,行情好就净流出,行情差就净流入,比如今天其实赚钱效应还不赖,它就净流出19.81亿,耐人寻味,这段时间再观察一下比较好。

转载自公众号交易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