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战不反战,应该参考的是孙子兵法: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是否要进行战争,看的是战争的具体目的,而不是具体到每个士兵惨不惨。那不是废话,谁家打仗死人不惨

盲目挑动战争和盲目求和自然都是不可取的。
近代史最惨痛的教训不就是英法绥靖政策,养到最后养出了纳粹策动二战(欧洲部分)嘛。战争不是你想避免就能避免的,避免小战的结果自然是最终的大战。
单纯就这个诗而言,单纯是就那句话符合现代价值观罢了,你不如把四首一起放上来,看看是不是很nt。
另外陇西是甘肃,别的地方你都可以说是盲目打仗,和吐蕃争夺陇西,战略意义可太大了,丢失陇西那吐蕃可是能随便去长安旅游的
我觉得很多人所谓的反战,本质上就是一种傲慢。难道唐朝不打吐蕃,吐蕃就不会向外攻略了?青藏高原是什么人间乐土嘛,特别是几十年后气候变化,如果当时陇西没堵住 ,那吐蕃帝国在崩溃前直接从陕西入关怎么算。按这个作者意淫的养着吐蕃几十年嘛。就着四首诗而言,显然作者没有任何战略眼光。
另外这个作者是唐宣宗时期的人,都安史之乱后了,带唐的主要任务是防御吐蕃和争夺战略要点

难听的说,安史之乱后带唐挨揍之后还手的次数远大于主动出去揍人。只能说建议作者去吐蕃旅游感受一下原始萨满和部落奴隶制了

另外,唐宣宗开边挺成功的,趁吐蕃、回纥衰微,加上张议潮的归义军起事反吐蕃;不仅出兵收复河湟,安定塞北,更一度大致重夺丢失多年的河西走廊(沙、瓜等河西十一州),国威稍振。军事问题不谈战果嘛

汉主东封报太平,无人金阙议边兵。
纵饶夺得林胡塞,碛地桑麻种不生。
其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其三
陇戍三看塞草青,楼烦新替护羌兵。
同来死者伤离别,一夜孤魂哭旧营。
其四
黠虏生擒未有涯,黑山营阵识龙蛇。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