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s. Kwan
2021-12-05T10:57:27+00:00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2/06/ekQ2p-cgwoK20T3cSte-hy.jpg[/img]
好家伙。人均练气士是吧。
这个传统农业技术有没有可能是老美的传统……机械种作,人本质司机[s:ac:哭笑]……
三百亩地厉害了,这放在哪也是妥妥的地主阶级了[s:ac:哭笑]
这作者对亩没概念,一亩是666平米,他以为一亩就100平?
三百亩地的正常五口之家,懂了,佃农不算人,只有地主算人是吧[s:ac:哭笑]
其实差不多。唐班田制是男丁授田百亩。五口之家按一成年男,一成年女,一对半大儿女,一幼童。两百亩是能种的。毕竟那时候要休耕,每年有三分之二到二分之一的土地是不耕的。
[quote][pid=571415521,29737851,1]Reply[/pid] Post by [uid=40521181]复杂拔牙术[/uid] (2021-12-06 19:04):
这作者对亩没概念,一亩是666平米,他以为一亩就100平?[/quote]一百平一亩也干不了啊
没什么错啊,古代亩的单位就很模糊,孟子就说过井田制“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周礼》里面也有“不易之田家百亩,一易之田家二百亩,再易之田家三百亩。”
五口之家按两个丁算,古代小亩200亩完全符合记载。
有耕牛的话有希望的吧,150亩也就10公顷,100*1000米大小
在好多个地方看到一人耕种极限大概100亩的数据
当然肯定得用大牲口,不能像现代某些地方一样苦了吧唧的全靠人力
估计还得休耕
Reply to [pid=571416910,29737851,1]Reply[/pid] Post by [uid=42751387]渡柳[/uid] (2021-12-06 19:10)
唐初百亩授田中还有种桑种榆树的田,实际耕作也没那么多。而且人口稠密地区根本分不到那么多,一般也就不到50亩。
我觉着可能是各朝的实际度量不一样,反正现代的一百亩地的尺寸会超过很多人想象。以前经常听百亩,千亩的,没啥感觉,后来去了一次农村,看了一百多亩地有多大,我才知道难怪地主要雇佃农[s:ac:哭笑]
Reply to [pid=571416910,29737851,1]Reply[/pid] Post by [uid=42751387]渡柳[/uid] (2021-12-06 19:10)
按均田制来说百亩一般都是名义上的,按各地土地人口情况占比不同上下差距很大,而且如果农户贫穷允许自卖田产所以一般自耕农最后耕种自身土地不会超过30-50
200亩真的想当然了
那是用井田制倒推的。
实际上没有铁器和牛的情况下。是做不到精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