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lunk
2021-12-17T10:26:11+00:00
那个舞狮的动画片(我忘记名字了)的所谓 “辱华” 只不过再一次说明了文化创作者在当前和未来可能遭遇到的问题,以及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不太容易出现优秀的作品。我并不抵触任何对于文艺作品的批评,同时,在这部动画片中,无论题材还是表现,没有什么类似于境外广告或游戏的问题,被批评的只是主角样貌而已(与之同时,无论影片本身题材还是表现,显然无限趋向于弘扬和赞美传统文化)。虽然我的看法,以及各种作品都可以证明在动画中使用夸张的人物塑造是相当正常的做法,但我当然尊重任何人不喜欢这个主角造型。
可关键的是, “我不喜欢”(阶段1) —— "这不好看“ (阶段2)—— ”别有用心的出发点或性质严重的罪过“(阶段3) 是三个严重程度递进的指控。对于这部电影而言,阶段3就是“辱华”。我们总是很难把批评控制在 ”我不喜欢“(有时候我们甚至会弄混”我看不懂“和”我不喜欢“,你可以随便在任何抽象作品的评论区看到这种批评)的范畴内。“我不喜欢”是我的表达权力,而“这不好看”则涉及到评价,而当批评直接指控到 ”辱华“,也意味着大家要在一个新的领域(往往脱离艺术范畴)进行讨论,那从来不是艺术创作者的主场。
我有时候觉得,很多人下意识地认为”辱华“的批评是一挺火力充足的机枪,即:他们选择这个角度只是因为这个说法杀伤力强且持续。经过长时间网上冲浪,我已经了解了一个道理,有时候你看到某些人看起来激愤且冲动,其实他们的心中(或本能)从来都知道批评谁更解气,更容易,更爽,也更安全。而他们的目的到底是为了捍卫中华,还是为了用机枪割草,我诚实地说,我也觉得很难说。另一个角度,我总在想,小时候上语文课总结中心思想是不是对这事儿也有一定帮助呢?
可关键的是, “我不喜欢”(阶段1) —— "这不好看“ (阶段2)—— ”别有用心的出发点或性质严重的罪过“(阶段3) 是三个严重程度递进的指控。对于这部电影而言,阶段3就是“辱华”。我们总是很难把批评控制在 ”我不喜欢“(有时候我们甚至会弄混”我看不懂“和”我不喜欢“,你可以随便在任何抽象作品的评论区看到这种批评)的范畴内。“我不喜欢”是我的表达权力,而“这不好看”则涉及到评价,而当批评直接指控到 ”辱华“,也意味着大家要在一个新的领域(往往脱离艺术范畴)进行讨论,那从来不是艺术创作者的主场。
我有时候觉得,很多人下意识地认为”辱华“的批评是一挺火力充足的机枪,即:他们选择这个角度只是因为这个说法杀伤力强且持续。经过长时间网上冲浪,我已经了解了一个道理,有时候你看到某些人看起来激愤且冲动,其实他们的心中(或本能)从来都知道批评谁更解气,更容易,更爽,也更安全。而他们的目的到底是为了捍卫中华,还是为了用机枪割草,我诚实地说,我也觉得很难说。另一个角度,我总在想,小时候上语文课总结中心思想是不是对这事儿也有一定帮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