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157644
2021-06-21T04:06:29+00:00
我是专门做公建的,就是商业综合体,什么苏宁广场之类的。
亲眼见证了基建的“中国速度”
19年的项目还可以做到一套图纸一起出,出图的时候施工单位刚干完基础正在干地下室,还算比较合理。
20年初因为疫情,19年尾巴的项目真正做到了先设计,后施工,真的是活在梦里的感觉,没想到居然有不干“三边工程”的时候
20年底的项目就放飞自我了,基本上是一层一层出,施工一层要一层,大商业大公建,一层好几万平。于是上面还没想好要不要做某些东西,基础就要干得明明白白了。等上面想好了方案,土建再根据方案做好布置,下面刚干完的东西就很可能要加固改造了。这样的操作带来了很多后果:
1是图纸质量差。关于图纸质量差的原因非常多,不展开说了,千言万语就是,赶出来的东西,能好才怪。。
2是建模计算这种事只能一个人干,干三边工程,就要求那个人又要顾上面几层的方案调整,又要顾下面先施工的图纸疑问、及赶工带来的隐患和改造。那个人会非常累,变态累。这种人偏偏通常是比较能干的,所以也是离职的主力。
一层一层出图,出的图虽然问题多,但是也算是倾尽设计单位各方毕生所学,还可以比较准。
今年的项目,更是离谱。。居然要一段一段出图!
就是说后浇带把一个平面分成十几个区格,这个区格干的快,就会先找你要图,那个干的慢,就晚两天要。总之就是每天都让你不得安宁,又要配合施工现场,又要配合上部的方案调整,每天都在抢时间,真的累到爆炸,心累。“每天都在改图,出图”这就是现在的公建设计。甲方爸爸要“五彩斑斓的黑”,在这一行也不是什么传说。这边现场图给了,模板支一半了,那边甲方大boss又要求改方案,重新设计局部的情况,也是多到不胜枚举,真的考验心态。施工单位那边跟甲方也是一纸死合同,你一个小小的设计单位,要人家多等两天?门都没有。
现在市面上真的,没几个项目不是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土木老哥累是其次的,关键是这种社会地位低下、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感觉,会让你怀疑人生。
亲眼见证了基建的“中国速度”
19年的项目还可以做到一套图纸一起出,出图的时候施工单位刚干完基础正在干地下室,还算比较合理。
20年初因为疫情,19年尾巴的项目真正做到了先设计,后施工,真的是活在梦里的感觉,没想到居然有不干“三边工程”的时候
20年底的项目就放飞自我了,基本上是一层一层出,施工一层要一层,大商业大公建,一层好几万平。于是上面还没想好要不要做某些东西,基础就要干得明明白白了。等上面想好了方案,土建再根据方案做好布置,下面刚干完的东西就很可能要加固改造了。这样的操作带来了很多后果:
1是图纸质量差。关于图纸质量差的原因非常多,不展开说了,千言万语就是,赶出来的东西,能好才怪。。
2是建模计算这种事只能一个人干,干三边工程,就要求那个人又要顾上面几层的方案调整,又要顾下面先施工的图纸疑问、及赶工带来的隐患和改造。那个人会非常累,变态累。这种人偏偏通常是比较能干的,所以也是离职的主力。
一层一层出图,出的图虽然问题多,但是也算是倾尽设计单位各方毕生所学,还可以比较准。
今年的项目,更是离谱。。居然要一段一段出图!
就是说后浇带把一个平面分成十几个区格,这个区格干的快,就会先找你要图,那个干的慢,就晚两天要。总之就是每天都让你不得安宁,又要配合施工现场,又要配合上部的方案调整,每天都在抢时间,真的累到爆炸,心累。“每天都在改图,出图”这就是现在的公建设计。甲方爸爸要“五彩斑斓的黑”,在这一行也不是什么传说。这边现场图给了,模板支一半了,那边甲方大boss又要求改方案,重新设计局部的情况,也是多到不胜枚举,真的考验心态。施工单位那边跟甲方也是一纸死合同,你一个小小的设计单位,要人家多等两天?门都没有。
现在市面上真的,没几个项目不是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土木老哥累是其次的,关键是这种社会地位低下、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感觉,会让你怀疑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