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ly to [pid=532897140,27633106,1]Reply[/pid] Post by [uid=60635069]半盏屠苏醉[/uid] (2021-07-16 16:24)
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不能让罪犯留着过年
农忙过了,大家一起去看砍头[s:a2:lucky]
秋后问斩的意思最早来自《礼记·月令》记载:“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
汉儒董仲舒则在《春秋繁露》中将这个含义上升到理论高度,“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认为庆、赏、罚、刑为帝王的四种执政行为,要与四季变化相适应。董仲舒认为,春夏应该行赏,秋冬才可行刑,此即后来所说的“秋后问斩”。
秋收完一般都会开始打仗了,打到快隆冬结束。所以古人认为秋天杀伐气息重,这个时候杀人比较符合氛围[s:ac:哭笑]
百度了一下似乎是迷信导致的,秋天砍头比较符合气氛,春夏生机勃勃不合适。
[quote][pid=532897666,27633106,1]Reply[/pid] Post by [uid=41139535]疯兔王[/uid] (2021-07-16 16:26):
一般死刑要皇帝复核。随便勾几个显示仁慈。[/quote]随便勾几个还能显示仁慈?我怎么记得皇帝用朱笔画勾的人,是被核准死刑啊…?这还仁慈?
一般问斩都在午时,夏天太热,官老爷容易中暑,秋后午时就凉快多了…[s:ac:哭笑]
因为最早儒家文化的天人感应学说影响法律从而产生春秋决狱,秋冬行刑,符合秋冬的肃杀
也因为春夏农忙,没空看砍头,秋冬农民空了,有空来看砍头彰显法律的权威
到明清死刑复核也有秋审,确定该死再杀
[quote][pid=532899261,27633106,1]Reply[/pid] Post by [uid=62289328]Zeus99[/uid] (2021-07-16 16:31):
随便勾几个还能显示仁慈?我怎么记得皇帝用朱笔画勾的人,是被核准死刑啊…?这还仁慈?[/quote]这一年攒了这么多人,皇帝还一个一个看,一个一个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