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IX9INE DO CRACK
2021-02-25T20:52:59+00:00
听说我校教授每年都在劝学生保本校不要出国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学生整体科研水平在下降呢
概率问题吧,本校的学生质量相对来说是最好的,至少底子在那里
就不能人家是高考失误又不想复读,高中不爱学习大学突然开窍,偏科严重了么?
人家能考上985的研究生就说明人家现在的能力具备985读研的水平。
很多人不理解什么叫真正的科研能力,这和考试是不一样的。科研能力是创新性和发散性,这和考研所要求的其实恰恰是相反的。
考研只是一种选拔制度,它只能挑出基础知识储备足够的人,不能挑出真正的苗子,应该说现在没有任何制度能在这么大基数的人口下挑出好的科研苗子。
另外,绝大多数人读研也不是为了走科研这条路的,所以有什么好纠结的呢,人家考研考上了就有资格读呗。
985本校保研,感觉自己没啥科研能力,身边大佬有,但是不多[s:ac:晕]
[quote][pid=496493886,25713713,1]Reply[/pid] Post by [uid=41516192]不语星河[/uid] (2021-02-28 05:11):
很多人不理解什么叫真正的科研能力,这和考试是不一样的。科研能力是创新性和发散性,这和考研所要求的其实恰恰是相反的。
考研只是一种选拔制度,它只能挑出基础知识储备足够的人,不能挑出真正的苗子,应该说现在没有任何制度能在这么大基数的人口下挑出好的科研苗子。
另外,绝大多数人读研也不是为了走科研这条路的,所以有什么好纠结的呢,人家考研考上了就有资格读呗。[/quote]所以说考研制度本身是不是局限性太大了呢
我还是认为要培养优秀研究生的话 全部使用申请制来招录会好一些
中国真正想搞科研的人少之又少,就算读到博士还是为了就业
[quote][pid=496493939,25713713,1]Reply[/pid] Post by [uid=40185122]剑弑#5233[/uid] (2021-02-28 05:13):
所以说考研制度本身是不是局限性太大了呢
我还是认为要培养优秀研究生的话 全部使用申请制来招录会好一些[/quote]首先申请制在大人口基数下难以实现。2020年考研人数超过300万,这换在瑞典占30%全国人口了,申不过来的。
其次考研申请制也是没办法鉴定科研能力。国外大学的申请制在没有突出经历的情况下最后还是看绩点,这也只是考察知识储备。
另外如果采用申请制,会产生很多不公平现象。
说白了,硕士并不要求特别高的科研能力。你看博士,我国的博士招生制度逐渐从考试变成申请制了,因为申请博士的相对较少,且经历也能更多,更容易判断一个人是否能有做科研的能力(这一点还需要通过博士面试辅助判断)。
[quote][pid=496493939,25713713,1]Reply[/pid] Post by [uid=40185122]剑弑#5233[/uid] (2021-02-28 05:13):
所以说考研制度本身是不是局限性太大了呢
我还是认为要培养优秀研究生的话 全部使用申请制来招录会好一些[/quote]申请制的话什么作为标准?没有明确标准的话暗箱操作只会更加容易
看人,我们学校有个双非的学长,在搞量子计算,搞的很棒,我们教授很赏识他[s:ac:茶]
也有我这种985出来的咸鱼[s:ac:哭笑]
说的好像高考进985的这批人不是通过应试教育进去的
Reply to [pid=496643471,25713713,1]Reply[/pid] Post by 甲王王甲王王(15楼) (2021-02-28 21:00)本科四年起的作用还是很大的,很大程度上没办法被研究生考试体现出来。利益相关没考过研,让我考哪都考不上
我们系主任夸过一个三本考来的(或者专科记不得了)。说他的科研做的好,很沉稳肯花时间。坐标985材料,这不比双非低多了
认识的博士和我说,硕士有个鸡儿的科研能力要求。不是我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