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rbZs
2024-04-17T06:34:00+00:00
从小城市到大城市工作半年了,遇到身边好几个30+,自身条件不错,但主动或被动选择不婚不育的青年男女,这与小城市的情况有很大差异,遂对当今青年人婚恋意愿底下的原因简单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受媒体宣传和环境等因素影响,女性对婚姻的期许被拉高,导致了过高的择偶需求。当前女性消费者消费能力领先于其他群体,资本的趋利性导致媒体偏向于输出女性喜闻乐见的内容。电视剧、广告、自媒体等大量充斥以女性视角为主的作品,特别是城市独立女性形象深入人心。片面追求消费主义,导致部分女性自我认识与实际有较大偏差,在择偶时没有充分考虑自身条件和社会实际,片面追求配偶身高、家庭条件、月薪、稳定工作等苛刻条件,实际上绝大部分男性难以满足其要求。
二是受经济形势下行影响,婚姻双方特别是男性对于未来婚姻生活充满悲观情绪。受传统思想影响,“男性负责赚钱养家”成为大多数男性的自我责任认识。但当前经济形势,除极少部分人外,年轻男性难以在40岁前依靠自身完成买房、买车等“婚姻前置项目”。当自己都没有信心让自己和伴侣未来生活过得还不错时,更不能给对方以信心。再加上遇到几次因经济问题而告吹的恋爱,就更不会对婚恋报以乐观态度。再加上高昂的育儿成本,没有谁能确定自己的孩子能比自己过得好,有几个人有勇气面对未来的一切呢?
三是现代社会较大的生存压力,极大压缩了适婚青年婚姻开展前置流程活动的时间。谈恋爱、相亲都是需要花时间的,996的生活节奏,动辄一天好几个小时的通勤时间,还有几个人有心思再去折腾?再加上对于男性青年来说,解决生理需求有很多替代方式(斐济杯、等身娃娃等),为何要选择时间成本最高、收益前景最不确定的一种?这个B,不艹也罢!所以,男青年越来越不主动,受传统思想影响(女追男,隔层纱),也没有多少女青年会主动追求异性,公园里谈恋爱的,大多数是学生而非上班族。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快捷便利种类丰富的娱乐方式(短视频、游戏、小说...)+体量庞大的社会维稳力量,即使很多人都找不到另一半,也不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下降的新生儿出生数造成的影响,还需要几十年才能显现出来,这样的话,谁又愿意站出来改变现状呢?
综上,青年人恋爱受挫、心灰意冷,不愿意谈婚论嫁的原因,并非主要是个人原因,而是大势所趋,不应该有任何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负面想法。只能说,当下能够顺利走入婚姻殿堂的人只是少数幸运儿罢了。
一是受媒体宣传和环境等因素影响,女性对婚姻的期许被拉高,导致了过高的择偶需求。当前女性消费者消费能力领先于其他群体,资本的趋利性导致媒体偏向于输出女性喜闻乐见的内容。电视剧、广告、自媒体等大量充斥以女性视角为主的作品,特别是城市独立女性形象深入人心。片面追求消费主义,导致部分女性自我认识与实际有较大偏差,在择偶时没有充分考虑自身条件和社会实际,片面追求配偶身高、家庭条件、月薪、稳定工作等苛刻条件,实际上绝大部分男性难以满足其要求。
二是受经济形势下行影响,婚姻双方特别是男性对于未来婚姻生活充满悲观情绪。受传统思想影响,“男性负责赚钱养家”成为大多数男性的自我责任认识。但当前经济形势,除极少部分人外,年轻男性难以在40岁前依靠自身完成买房、买车等“婚姻前置项目”。当自己都没有信心让自己和伴侣未来生活过得还不错时,更不能给对方以信心。再加上遇到几次因经济问题而告吹的恋爱,就更不会对婚恋报以乐观态度。再加上高昂的育儿成本,没有谁能确定自己的孩子能比自己过得好,有几个人有勇气面对未来的一切呢?
三是现代社会较大的生存压力,极大压缩了适婚青年婚姻开展前置流程活动的时间。谈恋爱、相亲都是需要花时间的,996的生活节奏,动辄一天好几个小时的通勤时间,还有几个人有心思再去折腾?再加上对于男性青年来说,解决生理需求有很多替代方式(斐济杯、等身娃娃等),为何要选择时间成本最高、收益前景最不确定的一种?这个B,不艹也罢!所以,男青年越来越不主动,受传统思想影响(女追男,隔层纱),也没有多少女青年会主动追求异性,公园里谈恋爱的,大多数是学生而非上班族。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快捷便利种类丰富的娱乐方式(短视频、游戏、小说...)+体量庞大的社会维稳力量,即使很多人都找不到另一半,也不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下降的新生儿出生数造成的影响,还需要几十年才能显现出来,这样的话,谁又愿意站出来改变现状呢?
综上,青年人恋爱受挫、心灰意冷,不愿意谈婚论嫁的原因,并非主要是个人原因,而是大势所趋,不应该有任何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负面想法。只能说,当下能够顺利走入婚姻殿堂的人只是少数幸运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