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n580
2021-12-11T15:23:42+00:00
那就是这本书的很多细小的情节都充满了讽刺,或者说黑色幽默的味道。
而这些情节由于过于细小,过于无关紧要,往往会在看完之后就遗忘掉,只把那种荒诞、戏谑的感觉留在读者脑中。
就比如有一个情节,具体已经记不太清了,是燕南行、古熔和齐休三个人因为什么事被大周书院或者御兽门给抓去审问,在被运过去的途中,三个人聊天,就聊到了金丹结婴的话题,聊着聊着,三个人就一起做起了大道通畅、顺利结婴、逍遥快活的“美梦”(原文就是带着讽刺意味的“美梦”)。
这个场景呈现在我脑中就是,三个命不由己、朝不保夕的小人物(相比大周书院和御兽门而言),明明各自暗怀鬼胎,人人奸诈狡猾,却在明知大难临头时,一起天真烂漫地做着虚无缥缈的美梦。
这个场景在书里只是一小段话就带过了,对情节也没有什么补充,就只是一处闲笔,但是带来的黑色幽默意味却特别浓烈,捎带着就把大难临头时的紧张感冲淡了一些。
类似的描写在书中数不胜数,尤其常见于齐休遇到各种劫难、不幸的时候。各种令人难受的虐主情节,也因为这种旁白描写中淡淡的讽刺而变得意味深长起来。就像是一个遭逢了许多大风大浪,已经习惯于苦难与不幸的人,在又一次不幸中的自嘲一样,让人感觉有些滑稽,又有些辛酸。
现在想来,这种感觉可能才是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
而这些情节由于过于细小,过于无关紧要,往往会在看完之后就遗忘掉,只把那种荒诞、戏谑的感觉留在读者脑中。
就比如有一个情节,具体已经记不太清了,是燕南行、古熔和齐休三个人因为什么事被大周书院或者御兽门给抓去审问,在被运过去的途中,三个人聊天,就聊到了金丹结婴的话题,聊着聊着,三个人就一起做起了大道通畅、顺利结婴、逍遥快活的“美梦”(原文就是带着讽刺意味的“美梦”)。
这个场景呈现在我脑中就是,三个命不由己、朝不保夕的小人物(相比大周书院和御兽门而言),明明各自暗怀鬼胎,人人奸诈狡猾,却在明知大难临头时,一起天真烂漫地做着虚无缥缈的美梦。
这个场景在书里只是一小段话就带过了,对情节也没有什么补充,就只是一处闲笔,但是带来的黑色幽默意味却特别浓烈,捎带着就把大难临头时的紧张感冲淡了一些。
类似的描写在书中数不胜数,尤其常见于齐休遇到各种劫难、不幸的时候。各种令人难受的虐主情节,也因为这种旁白描写中淡淡的讽刺而变得意味深长起来。就像是一个遭逢了许多大风大浪,已经习惯于苦难与不幸的人,在又一次不幸中的自嘲一样,让人感觉有些滑稽,又有些辛酸。
现在想来,这种感觉可能才是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