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cracker
2020-03-10T23:42:44+00:00
3月16日英返沪留学生,沪籍。
拿的剧本是机上隔离——海关申报健康信息——机场核酸检测——专车送到隔离点——等待转入居家隔离。供归档和参考。
就读于top1(双关)重灾区牛津(截止出发牛津郡共23例确诊,大学内部共7例,实际大概1000例/摊手。)。由于3月9日至13日开始有发热和干咳症状,所以机场路上全程穿戴了化学实验室顺来的N95和防护服。提前四小时到的机场,由于航班(东方航空)爆满,办理登机牌的过程大概持续了90分钟左右,总体时间还算充裕。如果有行程相似的同学可以参考。所有中国乘客都带了口罩,部分穿了防护服和眼罩,因此准备出发的同学也不必担心自己的防护措施格格不入。英国机场内出关流程和安检措施与疫前基本一致,时间充裕的同学可以在机场商店购买一些日用品和食物(下详)。
登机口额外设置了体温检测,由于登机时没有发烧,选择了上飞机后向空乘申报病史。机舱后三排留空作为疑似乘客隔离区,我也被安置在了隔离区角落。隔离区会被安排机上指定的洗手间,以保护普通旅客。被隔离的乘客会被要求提供病史以及服药情况,之后的每小时会被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记录体温。机舱内温度不低,由于防护服透气性差导致的体温升高也引起了几例"机上发烧"的误会,希望注意。机上还会给所有乘客分发健康信息表,如实填写就好。机上不提供热食,只有上座前就分发在座位上的零食和饼干,所以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在候机厅买好口粮。请准备至少10只口罩备用。
北京时间16日下午四时降落后,作为被隔离旅客,由检疫人员优先带出机舱,前往入境信息登记处。由于海关与航空公司隶属于不同系统,还会被要求分别填写一张纸质健康信息表和一份微信小程序表格。之后会被集中测量体温,以及由医护人员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价值3000美金的核酸检测(啊——张嘴咽拭子)。监测区域人口异常拥挤,请各位做好防护。以上流程花费时间大约二小时。
部分无病史无体温异常的乘客可以自行回家隔离(16日以后由于新规,没有居家隔离的选项了。),体温异常乘客会被直接送往医院,其余疑似乘客会被安排到隔离区域进行等待后续观察。(同机六位牛津的小伙伴由于疫情严重,即使无症状也被隔离了。)等待时间大概在四小时到五小时左右。整个等待时间不能摘口罩,没有食品提供,可以使用机场内卫生间。之后被隔离乘客会被全体由专车送到指定隔离点。车辆为消毒过的普通长途客车,一人两座,没有邻座接触风险。到达隔离点的时间大约为次日凌晨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整个流程没有机会拿托运行李。所以请尽可能在随身行李内带好食物换洗衣物和必要物资。
隔离点为在浦东空港酒店南楼,到达隔离点后微信扫码登记上报安排入住/隔离。入住后会提供毛巾,肥皂等个人清洁用品。隔离点硬件设备很好,有电视,USB充电口,独立卫浴(甚至坐北朝南有落地窗XD)。个人经历是两天出核酸结果,检测结果没问题的话,沪籍居民会被防疫系统送到各自居家隔离点(不允许家长亲自来接),临近省(如浙江)人员会被专车送往各自省份由地方检疫所安排。如果后续目的地是广州之类无法直接送达的省份,会被要求自行购买机票前往目的地(迷惑操作?到达后再被隔离数天,三年又三年?)。隔离点一日三餐会送在门口的小篮子(动物园投喂即视感),不提供换洗衣服服务,所以在个人行李里最好备一两套衣服。个人没有备用衣物,采取的措施是小件洗完吹风机吹干。当然,房间全隔离,由内循环空调,你要是真不想洗衣服……懂的都懂。隔离点不提供瓶装水饮用,但有烧水壶和水杯。隔离点原则上不收快递和家人送来的物资,但实际上日用品类的快递收到后每日会分发一次。不收外卖。有疑问可以通过房间内电话咨询前台,大概率会被骂出PTSD。
截止3月18日上午,同行的浙江同学已经在被安送回家路上。我还在等核酸结果,不过大概率没事,猜测只是因为运送回家的安排未定所以暂未通知,我相信市政府不会在检查结果全部出来之前,冒风险让部分乘客回家。
居家隔离期间,家父隔离结束前都住酒店,家母申了事假。各位请放心。
从机场到隔离点到安置回家,可以感受到由于入境人数激增,临时搭建的防控体系各部门间沟通不够充分,耽误了很多时间,也充满了很多不够人性化的措施,作为归国留学生,甚至可以称为防疫体系的一员,大家都能互相理解。这批归国人员应该也算体验了本次防控体系的试运行。衷心希望之后的流程能更严密,更效率,以应对后续更高强度的入境人数。
cheat sheet:
1,登机全程做好防护工作,保护自己,机上备十只口罩,穿防护服的同学注意体温。
2,随身行李内备好食物,日用品,换洗衣服。解除隔离前大概率无法取回投运行李,隔离点再补充物资会非常非常不方便。
3,务必如实申报,机组人员和地勤检疫人员都是小天使,不必担心会被区别对待。
4,把自己当作防疫体系的一环,对社会负责。
5,托运行李会在隔离结束后,统一领取。
以上均为真实经历,即将返沪的留学生对流程有疑问欢迎回复或私信咨询。
以此纪念我与物理系第一可爱的小学妹总计三天三夜的隔离经历。
愿万物春晖。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3/18/-7Q5-iy8jZ1gT3cS140-u0.jpg[/img]
补充一个小学妹参与工作的疫情汇总,欢迎各地留学生踊跃参与: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3/18/-7Q5-8drwZ1bT3cSu0-190.jpg.mediu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3/18/-7Q5-8awfZ1bT3cSu0-190.jpg.mediu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3/18/-7Q5-awufZ1eT3cSu0-190.jpg.medium.jpg[/img]
拿的剧本是机上隔离——海关申报健康信息——机场核酸检测——专车送到隔离点——等待转入居家隔离。供归档和参考。
就读于top1(双关)重灾区牛津(截止出发牛津郡共23例确诊,大学内部共7例,实际大概1000例/摊手。)。由于3月9日至13日开始有发热和干咳症状,所以机场路上全程穿戴了化学实验室顺来的N95和防护服。提前四小时到的机场,由于航班(东方航空)爆满,办理登机牌的过程大概持续了90分钟左右,总体时间还算充裕。如果有行程相似的同学可以参考。所有中国乘客都带了口罩,部分穿了防护服和眼罩,因此准备出发的同学也不必担心自己的防护措施格格不入。英国机场内出关流程和安检措施与疫前基本一致,时间充裕的同学可以在机场商店购买一些日用品和食物(下详)。
登机口额外设置了体温检测,由于登机时没有发烧,选择了上飞机后向空乘申报病史。机舱后三排留空作为疑似乘客隔离区,我也被安置在了隔离区角落。隔离区会被安排机上指定的洗手间,以保护普通旅客。被隔离的乘客会被要求提供病史以及服药情况,之后的每小时会被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记录体温。机舱内温度不低,由于防护服透气性差导致的体温升高也引起了几例"机上发烧"的误会,希望注意。机上还会给所有乘客分发健康信息表,如实填写就好。机上不提供热食,只有上座前就分发在座位上的零食和饼干,所以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在候机厅买好口粮。请准备至少10只口罩备用。
北京时间16日下午四时降落后,作为被隔离旅客,由检疫人员优先带出机舱,前往入境信息登记处。由于海关与航空公司隶属于不同系统,还会被要求分别填写一张纸质健康信息表和一份微信小程序表格。之后会被集中测量体温,以及由医护人员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价值3000美金的核酸检测(啊——张嘴咽拭子)。监测区域人口异常拥挤,请各位做好防护。以上流程花费时间大约二小时。
部分无病史无体温异常的乘客可以自行回家隔离(16日以后由于新规,没有居家隔离的选项了。),体温异常乘客会被直接送往医院,其余疑似乘客会被安排到隔离区域进行等待后续观察。(同机六位牛津的小伙伴由于疫情严重,即使无症状也被隔离了。)等待时间大概在四小时到五小时左右。整个等待时间不能摘口罩,没有食品提供,可以使用机场内卫生间。之后被隔离乘客会被全体由专车送到指定隔离点。车辆为消毒过的普通长途客车,一人两座,没有邻座接触风险。到达隔离点的时间大约为次日凌晨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整个流程没有机会拿托运行李。所以请尽可能在随身行李内带好食物换洗衣物和必要物资。
隔离点为在浦东空港酒店南楼,到达隔离点后微信扫码登记上报安排入住/隔离。入住后会提供毛巾,肥皂等个人清洁用品。隔离点硬件设备很好,有电视,USB充电口,独立卫浴(甚至坐北朝南有落地窗XD)。个人经历是两天出核酸结果,检测结果没问题的话,沪籍居民会被防疫系统送到各自居家隔离点(不允许家长亲自来接),临近省(如浙江)人员会被专车送往各自省份由地方检疫所安排。如果后续目的地是广州之类无法直接送达的省份,会被要求自行购买机票前往目的地(迷惑操作?到达后再被隔离数天,三年又三年?)。隔离点一日三餐会送在门口的小篮子(动物园投喂即视感),不提供换洗衣服服务,所以在个人行李里最好备一两套衣服。个人没有备用衣物,采取的措施是小件洗完吹风机吹干。当然,房间全隔离,由内循环空调,你要是真不想洗衣服……懂的都懂。隔离点不提供瓶装水饮用,但有烧水壶和水杯。隔离点原则上不收快递和家人送来的物资,但实际上日用品类的快递收到后每日会分发一次。不收外卖。有疑问可以通过房间内电话咨询前台,大概率会被骂出PTSD。
截止3月18日上午,同行的浙江同学已经在被安送回家路上。我还在等核酸结果,不过大概率没事,猜测只是因为运送回家的安排未定所以暂未通知,我相信市政府不会在检查结果全部出来之前,冒风险让部分乘客回家。
居家隔离期间,家父隔离结束前都住酒店,家母申了事假。各位请放心。
从机场到隔离点到安置回家,可以感受到由于入境人数激增,临时搭建的防控体系各部门间沟通不够充分,耽误了很多时间,也充满了很多不够人性化的措施,作为归国留学生,甚至可以称为防疫体系的一员,大家都能互相理解。这批归国人员应该也算体验了本次防控体系的试运行。衷心希望之后的流程能更严密,更效率,以应对后续更高强度的入境人数。
cheat sheet:
1,登机全程做好防护工作,保护自己,机上备十只口罩,穿防护服的同学注意体温。
2,随身行李内备好食物,日用品,换洗衣服。解除隔离前大概率无法取回投运行李,隔离点再补充物资会非常非常不方便。
3,务必如实申报,机组人员和地勤检疫人员都是小天使,不必担心会被区别对待。
4,把自己当作防疫体系的一环,对社会负责。
5,托运行李会在隔离结束后,统一领取。
以上均为真实经历,即将返沪的留学生对流程有疑问欢迎回复或私信咨询。
以此纪念我与物理系第一可爱的小学妹总计三天三夜的隔离经历。
愿万物春晖。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3/18/-7Q5-iy8jZ1gT3cS140-u0.jpg[/img]
补充一个小学妹参与工作的疫情汇总,欢迎各地留学生踊跃参与: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3/18/-7Q5-8drwZ1bT3cSu0-190.jpg.mediu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3/18/-7Q5-8awfZ1bT3cSu0-190.jpg.mediu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3/18/-7Q5-awufZ1eT3cSu0-190.jpg.medium.jp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