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ICE
2021-05-18T06:05:42+00:00
当今这个社会,总有人一天收入顶你一年收入的。但是就因为追不上,就不去努力了?生活毕竟是自己过的,我记得水区有个帖子“我说来不及 你就不学了” ,难道不是同样的道理么? 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不是为了和别人比 我觉得是为了让自己选择能更多点吧。
房价的确是一道很难越的坎,但是别想着一步到位啊。买偏一点的,小一点的然后置换,这才是合理的吧。
说说我自己的经历吧,资质不高,家里也没啥关系,工作全是自己找的 本科三本(我记得水区说过 三本还不如大专呢)专业烂大街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对了 毕业后从事的行业还是水区最鄙视的化工行业,应该算是个比较普通的起点吧。 87年,09年毕业于三本,南京毕业后就回常州了。
出来第一份工作, 找了个外贸公司,做水处理和中间体的,职位外贸销售,基本就是客户询盘,自己外面找供应商,报价,然后客户下单这样的流程。第一年就做了一单, 第二年陪客户去云南看厂,然后客户直接和工厂合作,抛开了我。
于是下决心想去工厂试试并且学习下。
在外贸公司 工资一个月到手2000多一点吧,5险都是最低标准交的,第一年年底拿了7000多提成,买了台电脑。这就是工作前两年的收入水平。
离开外贸公司后,去了滨江化工园区的一家做原料药的工厂。
工厂通过美国FDA审计,但是销售其实都不多,就固定的合作客户,也为后来离职埋下了伏笔。
因为前面2年的工作,销售采购都懂一点,而工厂的产品由于体系关系,价格比化工厂产品高不少,所以销售事情少,我就经常看看公司的SOP,去生产看看了解生产流程,一来二去,和EHS,质量也熟了,于是这方面的东西也学了点,然后我们本来就和采购沟通多,采购那边就让我过去帮忙,于是工厂从采购到销售出货,我都多多少少了解到了皮毛,说不上精通,都知道点而已。就这么过了半年,由于销售低,纳税低,达不到当地政府税收要求,工厂要搬迁。
这一年 工资收入是每个月3500多到手。
由于半年时间做事还行,采购老大提出让我去老板在常州的另一家化工厂,继续采购销售一起做。于是我就和老大一起去了卜弋桥那边。
在那边,工作慢慢还是以工厂采购原料为主,因为老板在宿迁还有工厂,以及前面说的要搬迁的厂,还有一个研发实验室。采购老大就把常州的采购慢慢放给我来处理,从11年到16年大概5年时间,我基本接手了3个工厂,1个实验室的主要采购事项,当然大金额之类的还是会给采购老大审核,小金额的有自己的处理权。
这5年,工资从3500涨到6000多到手,年底大概有个3000-4000的奖金
到了16年,接到一家贸易公司的电话,老板是打算把外贸采购销售分开,于是想招个对销售懂,对国内采购也懂的人来专门做采购。
当时去面试,老板是属于那边比较感性的人,比较看重人这一块。于是聊的不错,也就入职了,当时谈的薪资是年收入保底10万+提成,每月工资6000,年底提成加上去如果不到10万就不足,超过的话就不管。
这家公司基本都是和自己年龄相仿的人,氛围蛮好的,大家私底下会组织运动 唱K ,老板基本不介入我们的工作,公司人不多,部门分的比较清,采购部我负责,底下1名采购员,
销售部3人,销售负责人年龄和我一样,公司主要客户就一个。
市场部1人,文件1人,财务1人,行政人事1人。
16年入职,正好赶上吉利德丙肝药物索菲,雷迪帕韦,维帕他韦项目的飞速起来,我们的大客户是印度大药企,所以那一年大概做了4000万销售。我提成到手4万多吧
比较有趣的是,当时提成总额下来,老板是让我和销售来负责怎么分的,因为如果做的来分,大客户是在销售负责人手上的,其他销售员和采购员分的很少,于是我和销售负责人就把我们的部分拿了点出来,分给其他人,然后我和他46分。
在这边最大的收获就是老板鼓励我们自己下决定。把以前养成的犹豫,不好做主的毛病给治好了
这家公司做了2年,到了18年,一方面丙肝市场萎缩,大客户那边也有人事变动,另一方面来了新的台湾股东,公司氛围没有以前那么好了,于是人开始离职。因为一些事,我也离职了。
那时候我工作的第一家公司找我,他们接了一家外国药企的中国区sourcing的业务,想要找个懂的人来接手,正好我这几年的工作就是做这个的。
然后我回到了第一家公司,工资开了8000一个月加年底提成。
做了一年 不开心,因为觉得自己这一年完全学不到新东西。
然后就是接到现在公司的电话,算是行业龙头了,经过面试入职。
收入1.5加年底奖金,五险一金都是按照实际交,虽然当地房价高,但是靠着公积金也能上车。
看着工作的10年,自己也没啥关系,行业也不是什么风口行业,自己也不是懂化学的人,也就是想着多学点然后一步步上来的。工资和一线的比是不能够了,但是在当地也还行了,虽然也知道我这个年龄的收入和有些刚毕业的人拿的差不多,但是我也不觉得有什么,毕竟这十年自己也在一步步前进,自己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我觉得大漩涡有很多人起点都比我高,真没必要咸鱼,努力下,往前多走半步那也比昨天的自己更好,难道不是么
房价的确是一道很难越的坎,但是别想着一步到位啊。买偏一点的,小一点的然后置换,这才是合理的吧。
说说我自己的经历吧,资质不高,家里也没啥关系,工作全是自己找的 本科三本(我记得水区说过 三本还不如大专呢)专业烂大街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对了 毕业后从事的行业还是水区最鄙视的化工行业,应该算是个比较普通的起点吧。 87年,09年毕业于三本,南京毕业后就回常州了。
出来第一份工作, 找了个外贸公司,做水处理和中间体的,职位外贸销售,基本就是客户询盘,自己外面找供应商,报价,然后客户下单这样的流程。第一年就做了一单, 第二年陪客户去云南看厂,然后客户直接和工厂合作,抛开了我。
于是下决心想去工厂试试并且学习下。
在外贸公司 工资一个月到手2000多一点吧,5险都是最低标准交的,第一年年底拿了7000多提成,买了台电脑。这就是工作前两年的收入水平。
离开外贸公司后,去了滨江化工园区的一家做原料药的工厂。
工厂通过美国FDA审计,但是销售其实都不多,就固定的合作客户,也为后来离职埋下了伏笔。
因为前面2年的工作,销售采购都懂一点,而工厂的产品由于体系关系,价格比化工厂产品高不少,所以销售事情少,我就经常看看公司的SOP,去生产看看了解生产流程,一来二去,和EHS,质量也熟了,于是这方面的东西也学了点,然后我们本来就和采购沟通多,采购那边就让我过去帮忙,于是工厂从采购到销售出货,我都多多少少了解到了皮毛,说不上精通,都知道点而已。就这么过了半年,由于销售低,纳税低,达不到当地政府税收要求,工厂要搬迁。
这一年 工资收入是每个月3500多到手。
由于半年时间做事还行,采购老大提出让我去老板在常州的另一家化工厂,继续采购销售一起做。于是我就和老大一起去了卜弋桥那边。
在那边,工作慢慢还是以工厂采购原料为主,因为老板在宿迁还有工厂,以及前面说的要搬迁的厂,还有一个研发实验室。采购老大就把常州的采购慢慢放给我来处理,从11年到16年大概5年时间,我基本接手了3个工厂,1个实验室的主要采购事项,当然大金额之类的还是会给采购老大审核,小金额的有自己的处理权。
这5年,工资从3500涨到6000多到手,年底大概有个3000-4000的奖金
到了16年,接到一家贸易公司的电话,老板是打算把外贸采购销售分开,于是想招个对销售懂,对国内采购也懂的人来专门做采购。
当时去面试,老板是属于那边比较感性的人,比较看重人这一块。于是聊的不错,也就入职了,当时谈的薪资是年收入保底10万+提成,每月工资6000,年底提成加上去如果不到10万就不足,超过的话就不管。
这家公司基本都是和自己年龄相仿的人,氛围蛮好的,大家私底下会组织运动 唱K ,老板基本不介入我们的工作,公司人不多,部门分的比较清,采购部我负责,底下1名采购员,
销售部3人,销售负责人年龄和我一样,公司主要客户就一个。
市场部1人,文件1人,财务1人,行政人事1人。
16年入职,正好赶上吉利德丙肝药物索菲,雷迪帕韦,维帕他韦项目的飞速起来,我们的大客户是印度大药企,所以那一年大概做了4000万销售。我提成到手4万多吧
比较有趣的是,当时提成总额下来,老板是让我和销售来负责怎么分的,因为如果做的来分,大客户是在销售负责人手上的,其他销售员和采购员分的很少,于是我和销售负责人就把我们的部分拿了点出来,分给其他人,然后我和他46分。
在这边最大的收获就是老板鼓励我们自己下决定。把以前养成的犹豫,不好做主的毛病给治好了
这家公司做了2年,到了18年,一方面丙肝市场萎缩,大客户那边也有人事变动,另一方面来了新的台湾股东,公司氛围没有以前那么好了,于是人开始离职。因为一些事,我也离职了。
那时候我工作的第一家公司找我,他们接了一家外国药企的中国区sourcing的业务,想要找个懂的人来接手,正好我这几年的工作就是做这个的。
然后我回到了第一家公司,工资开了8000一个月加年底提成。
做了一年 不开心,因为觉得自己这一年完全学不到新东西。
然后就是接到现在公司的电话,算是行业龙头了,经过面试入职。
收入1.5加年底奖金,五险一金都是按照实际交,虽然当地房价高,但是靠着公积金也能上车。
看着工作的10年,自己也没啥关系,行业也不是什么风口行业,自己也不是懂化学的人,也就是想着多学点然后一步步上来的。工资和一线的比是不能够了,但是在当地也还行了,虽然也知道我这个年龄的收入和有些刚毕业的人拿的差不多,但是我也不觉得有什么,毕竟这十年自己也在一步步前进,自己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我觉得大漩涡有很多人起点都比我高,真没必要咸鱼,努力下,往前多走半步那也比昨天的自己更好,难道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