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s
2022-04-29T03:22:58+00:00
李靖
1.李靖曾经是李世民幕僚
2.李靖弟弟李客师是李世民心腹,玄武门当天李客师也去了
3.李渊曾想杀李靖两次,李世民救过李靖
4.李靖曾往洛阳运送粮草,洛阳是李世民地盘
李绩
1.李绩早年军功都是从李世民而来
2.李绩向李世民推荐了张亮,张亮是李绩旧部,李世民派张亮经营洛阳,张亮上了玄武门
当然李绩的立场其实没李靖明确
说到史料吗,《通鉴考异》是这么说的:
[quote]统纪云:“秦王惧,不知所为。李靖、李勣数言大王以功高被疑,靖等请申犬马之力。”刘餗小说:“太宗将诛萧墙之恶以主社稷,谋于卫公靖,靖辞;谋于英公徐勣,勣亦辞。帝由是珍此二人。”二说未知谁得其实。然刘说近厚,有益风化,故从之。
[/quote]资治通鉴采用隋唐嘉话的说法只是因为这个说法有益风化而已。
从凌烟阁排序来看,应该是这两个人立场中立。
同时代排十大名将,这两个人是唐朝唯二入选的,李世民也认可他们的军事能力;但是凌烟阁“功臣”,这两位名次并不靠前…
[quote][pid=608787876,31797727,1]Reply[/pid] Post by [uid=61882326]一块钱两条狗[/uid] (2022-05-07 12:58):
从凌烟阁排序来看,应该是这两个人立场中立。
同时代排十大名将,这两个人是唐朝唯二入选的,李世民也认可他们的军事能力;但是凌烟阁“功臣”,这两位名次并不靠前…[/quote]凌烟阁也不是按照玄武门来排的啊,否则也不至于李孝恭第二秦琼最后,玄武门还没爆发就去世的殷开山也能上榜
[quote][pid=608787876,31797727,1]Reply[/pid] Post by [uid=61882326]一块钱两条狗[/uid] (2022-05-07 12:58):
从凌烟阁排序来看,应该是这两个人立场中立。
同时代排十大名将,这两个人是唐朝唯二入选的,李世民也认可他们的军事能力;但是凌烟阁“功臣”,这两位名次并不靠前…[/quote]凌烟阁是按照当时最大官爵排位的,赠官在实官前,李靖死后是赠司徒,超过了长孙无忌的司徒,当然这么排的话,房玄龄最后会变成第一
凌烟阁这个东西,偶然性极大,这里面最贼的应该是尉迟敬德,在凌烟阁正式发布前辞官了,否则的话他是倒数第一
[quote][pid=608792306,31797727,1]Reply[/pid] Post by [uid=62375219]我奶造纸农狮也[/uid] (2022-05-07 13:18):
凌烟阁是按照当时最大官爵排位的,赠官在实官前,李靖死后是赠司徒,超过了长孙无忌的司徒,当然这么排的话,房玄龄最后会变成第一[/quote]但是官爵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长孙无忌是大舅哥,天然绑定了的铁杆,第一;
尉迟敬德的将略和战功从唐到今,不会有一个人觉得比李靖高,但是他官爵在李靖上面,原因也很简单,“朕之功臣”;
徐茂公是被钦点的世之名将、大唐双壁,官爵在24个人里排倒数第二。
绝对考虑到关系亲疏的。
你再想想另外的故事,李世民用司马懿来“勉励”李靖,用服从性测试来搞徐茂公(徐茂公但凡懒病犯了不肯搬家,他就脑袋搬家了),李世民从来对这两个人都不太放心的。
Reply to [pid=608794939,31797727,1]Reply[/pid] Post by [uid=61882326]一块钱两条狗[/uid] (2022-05-07 13:29)
第一,尉迟恭不在贞观十七年辞官,那他就是倒数第一
第二,如果凌烟阁晚一年发布,那么李靖的排名就会上升两位,次于房玄龄
第三,长孙无忌排得高那是因为他在贞观三年以后就不干涉实务了,又是外戚,于是给了他一个司徒的虚职
第四,李绩早期的实绩一般般,他开始发力是从贞观十九年征高句丽开始的
第五,资治通鉴这两段都来自于隋唐嘉话,李靖那段可信度如何不清楚,然而李绩那一段问题很大,时间上李绩压根来不及到地方赴任,李绩从贬官到升官这个过程是无缝衔接的,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他就在长安动都没动过
而且李绩这人和小说形象差距很大,他性子直的很。资治通鉴喜欢采用小说内容,考证如何不来说,隋唐嘉话这书呢,整体可信度着实一般,估摸着是这类记载类似于帝王心术一类的东西,与“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相合吧
Reply to [pid=608796138,31797727,1]Reply[/pid] Post by [uid=10238219]zhuhe_1[/uid] (2022-05-07 13:35)
旧唐书时间线不明,隋唐嘉话那一段按时间来说,这两位都在地方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