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dagoatmane
2022-06-28T11:03:27+00:00
三个典中典弱势方宣称加一个堡宗迷惑操作[s:a2:不明觉厉]论没气节的程度应该怎么排?“大魏吴王”应该算是程度最轻的吧
大魏吴王可不一样,真要算是曹丕输得更多[s:ac:哭笑]
这四个里面有两个 是形势比人强
有一个真假未知
剩下一个是纯纯的贱种
大魏吴王算是孙权这辈子最成功的一次战略欺骗了
拿这个黑孙权其实挺逗的
堡宗除外,其它三不算离谱
帖木儿给东察合台带过路、奥斯曼和莫斯科都替蒙古征服者征过税、巴布尔戴过小红帽、努尔哈赤给李成梁当过家丁。
古代世界没那么多道德,形势比人强跪就跪了。
这有什么问题吗?
臣服于强者是古代世界最朴素、最通用的道德,又不丢人。
别看士大夫们喜欢扯礼仪、气节,满清入关不还是跪得比谁都快?
大魏吴王毕竟最后是伸了啊,其他几个不是到死或者退位都是屈的
全都是自己做得死,说什么”形势比人强“,不是他们自己犯傻,怎么会陷入到别人形势强的地步?
孙权不是自己要背刺刘备,还非要杀了关羽逼得刘备不得不战,有什么必要向曹魏形式上称臣?
石敬瑭自己造反又打不过,只能联络契丹献出幽云十六州,称儿皇帝,纯粹为了个人野心,他自己手下人都看不下去。为此牺牲了中原的重大利益,称历史罪人也不为过。
赵构自己被金国吓得心胆俱裂,自毁长城也要向金国求和称臣。他要不杀岳飞支持北伐,搞不好金熙宗要反过来向他求和自称”臣亶“。
朱祁镇他自己一手送掉了明军精锐,完了还要当叫门天子,脸都丢光了,在明朝十六个皇帝里不是倒数第一,也是倒数第二。
无非就后果来看,孙权的后果最轻,基本没有,丢脸的程度小一点。
后面这三个自己作死危及天下,石敬瑭坑了之后的北宋;赵构之后南宋的北伐再也没有掀起风浪;朱祁镇要不是有于谦帮他收拾烂摊子,明朝搞不好要提前关张了。这三个有什么资格怪到形势上去?
真所谓”形势比人强“,为了国家利益不得不低头, 是吕后回冒顿单于书那种,这三个配和吕后相提并论吗?
那肯定大魏吴王比他们强多了啊,就辛弃疾有写到大魏吴王的那几首,都是觉得大魏吴王比当朝的强[s:ac:哭笑][s:ac:哭笑][s:ac:哭笑]
吴王应该是不配跟这三个活宝比的,除了逍遥津输的太臭,吴王前半生也算是审时度势,为了江东一亩三分地尽力了。
还是别把孙权跟这几个放一起吧,就算是单拎出来后期那个脑子被门挤过的孙权都能吊打那仨......平时乳权乳的是他对面是曹刘,但好歹还是正常人,其他那几个都是能在耻辱柱上争位置的存在......
[quote][pid=622724050,32560256,1]Reply[/pid] Post by [uid=60384731]博丽神社的雾雨[/uid] (2022-07-04 20:18):
全都是自己做得死,说什么”形势比人强“,不是他们自己犯傻,怎么会陷入到别人形势强的地步?
孙权不是自己要背刺刘备,还非要杀了关羽逼得刘备不得不战,有什么必要向曹魏形式上称臣?
石敬瑭自己造反又打不过,只能联络契丹献出幽云十六州,称儿皇帝,纯粹为了个人野心,他自己手下人都看不下去。为此牺牲了中原的重大利益,称历史罪人也不为过。
赵构自己被金国吓得心胆俱裂,自毁长城也要向金国求和称臣。他要不杀岳飞支持北伐,搞不好金熙宗要反过来向他求和自称”臣亶“。
朱祁镇他自己一手送掉了明军精锐,完了还要当叫门天子[/quote]孙权不背刺刘备刘备会还荆州吗[s:a2:不明觉厉]
孙权没法,他确实找不出法理当皇帝,一直也是犹犹豫豫,后面下定决心了就是你带魏是篡位得国不正,你大汉都亡了,蜀汉也是立国不正,只有老子是奉天承运
我觉得最恶心的还是要数“量中华之物力结友邦之欢心”[s:ac:茶]
Reply to [tid=32560256]Topic[/tid] Post by [uid=42490319]大蒂汁〇[/uid] (2022-07-04 19:08)
第一个算是纯内部问题 排除
第二个最滑稽,石敬瑭本来就不是汉人 李嗣源和耶律德光是同辈人,沙陀人给契丹人做儿皇帝 算纯外部矛盾 排除 (至于什么历史错误 拜托 沙陀人要为汉人负哪门子责?)
真正可以比一比的 也就是 赵构和叫门
那么就简单 赵构各方面远胜叫门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