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概股美股退市,对港股股价有什么影响?

aelric-avatar

aelric

就港股那点流动性,这些大屁股就没多少成交量了,跌到某个价位横盘了
TrowPix-avatar

TrowPix

之前有过先例没
MNIJeffsu-avatar

MNIJeffsu

[quote][tid=43790526]Topic[/tid] Post by [uid=10760297]zabine[/uid] (2025-04-11 06:08):

比如阿里。大佬们帮忙解读下[/quote]除了拼多多,基本都是adr,直接回港股就行,没什么真实影响的,阿里不是还有200亿美元的回购额度,按目前的价格再加,几十亿就可以把美股的adr全部回购
SoraRimu-avatar

SoraRimu

这还真不知道,理论上来说应该等于美股投资者掏钱帮公司回购注销股票,所以昨天有消息的跑了?

对A港股利好?是不是这样理解
ResidentFuckBoi-avatar

ResidentFuckBoi

[quote][tid=43790526]Topic[/tid] Post by [uid=10760297]zabine[/uid] (2025-04-11 06:08):

比如阿里。大佬们帮忙解读下[/quote]这些公司美股的流通股应该都不是很多 公司垫钱赎回来放港股上卖就完事了
Erqym-avatar

Erqym

[quote][pid=818088774,43790526,1]Reply[/pid] Post by [uid=65518115]春风万里不如你[/uid] (2025-04-11 07:59):

除了拼多多,基本都是adr,直接回港股就行,没什么真实影响的,阿里不是还有200亿美元的回购额度,按目前的价格再加,几十亿就可以把美股的adr全部回购[/quote]阿里港股很少的,大头在美股那边,要私有化起码2000亿刀
Shadow wizard money gang-avatar

Shadow wizard money gang

Reply to [pid=818089836,43790526,1]Reply[/pid] Post by [uid=12290722]LockJack[/uid] (2025-04-11 08:09)

我一直很好奇私有化退市跟强制摘牌上有没有区别。
Math-avatar

Math

Reply to [pid=818083853,43790526,1]Reply[/pid] Post by [uid=66539601]爱唱歌的IU[/uid] (2025-04-11 06:15)
但是肯定会有外资流入啊。
全世界难道就没人想买中概股了吗?
MNIJeffsu-avatar

MNIJeffsu

[quote][pid=818089836,43790526,1]Reply[/pid] Post by [uid=12290722]LockJack[/uid] (2025-04-11 08:09):

阿里港股很少的,大头在美股那边,要私有化起码2000亿刀[/quote]好像是的,一份adr等于8股[s:ac:茶]
Gello-avatar

Gello

退市会有什么后果,看好中概股的会去港交所买?换个交易平台而已
Erqym-avatar

Erqym

主动和被动的区别
ThePdubs-avatar

ThePdubs

退市不就是美股投资者买单吗,然后全来港股?
BornFromHell-avatar

BornFromHell

Reply to [pid=818085365,43790526,1]Reply[/pid] Post by [uid=622624]cxj829[/uid] (2025-04-11 07:05)
20年威胁过一次,22年威胁过一次,很无聊的把戏
arexh-avatar

arexh

如果美股中概股被强制退市,对港股的影响需从短期和长期、资金流动、市场结构等多维度综合分析。结合当前市场动态及搜索内容,具体影响如下:

### 一、**利好因素**
1. **优质标的增加,提升港股吸引力**
中概股回归港股二次上市或双重主要上市,将为港股引入更多优质科技和新经济企业(如阿里巴巴、京东等),丰富港股市场结构,吸引全球资金关注。例如,2024年已有超过80%的中概股完成港股二次上市。此举长期可增强港股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2.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内资主导定价权**
近年来南向资金占港股成交额比例已从15-25%提升至40-50%,成为港股重要支撑力量。若中概股退市,内资可能进一步加仓港股,推动市场流动性提升。例如,2025年4月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超150亿港元,连续多日维持高位。

3. **估值修复潜力**
港股当前估值显著低于美股同类公司(如腾讯PE为19倍,Meta为30倍),中概股回归可能带动港股科技板块估值向国际靠拢。此外,港股流动性改善后,估值折价有望收窄。

4. **政策支持与战略资本介入**
中央汇金、中国诚通等央企近期增持股票资产,表明政策层面对资本市场的维稳意图,可能对冲中概股退市引发的短期波动。

---

### 二、**利空因素**
1. **短期流动性冲击**
若大量中概股集中回归港股,可能面临融资压力。据估算,若所有符合条件的中概股回港,新增融资规模或达1300亿港元,占港股年融资规模的20%。叠加港股日均成交额仅千亿港元水平,短期可能引发市场资金分流压力。

2. **外资被动抛售风险**
部分外资机构(如ETF)因投资限制无法持有港股,可能被迫抛售退市中概股,导致相关个股价格承压,并拖累港股整体情绪。例如,若外资减持15%的中概股持仓,对应资金流出或达1.2万亿港元。

3. **估值差异与流动性折价**
港股流动性低于美股,回归企业可能面临估值下行压力。例如,阿里巴巴在美股退市后转为港股交易,其流动性可能下降,导致股价长期低于美股时期的水平。

---

### 三、**综合判断**
- **长期利好为主**:中概股回归将优化港股市场结构,吸引长期资金布局,并推动中国科技资产定价权回归亚洲市场。政策支持(如央企增持)和南向资金持续流入为港股提供韧性。
- **短期波动难免**:退市进程可能伴随外资抛售、流动性紧张等冲击,但市场已通过ETF调仓(如中概互联网ETF转向港股标的)提前消化部分风险。

### 四、**投资者应对策略**
1. **关注港股二次上市的优质标的**:如腾讯、美团等已纳入恒生科技指数的龙头股,受益于长期资金配置需求。
2. **利用ETF分散风险**:可转向恒生科技ETF(159747)或南方恒生科技指数基金,规避个股退市的不确定性。
3. **警惕流动性敏感板块**:对尚未完成二次上市的中概股(约10%),需关注其私有化或转板进展,防范估值剧烈波动。

**结论**:中概股退市对港股长期是结构性利好,但短期需关注资金面冲击。市场能否消化压力,取决于政策协同、外资情绪及中概股回归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