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ryu
2021-03-31T14:58:41+00:00
越来越卷是个趋势,但是感觉15.16年开始一下子比以前加速了。以前还没有这样人人考研,本科文凭是鸡肋。也没那么多996,人人转码农。
那时候在银行当柜员,进四大做审计,跟中字头下工地,对于毕业生都是不错的工作。伴随着房价一翻倍,这些工作几千块的工资在大城市不值一提了。
本质还是经济增长乏力,蛋糕来不及做大了,被分的太快了。
房价应该算是重要推手吧,内需和房贷真是相爱相杀
涨价去库存,货币化安置,轰轰烈烈的棚改,企业债务向居民转移。
当时身处其中没感觉,现在回头想想,上面真挺有办法的。
多方面的吧
其实现在的宣传口也拧巴
一方面宣传让普通人接受平凡 ,说什么平凡最美
然而另一方面各种无论电影还是综艺,总是充斥着对平凡人的嘲笑与恶意
结果就是大家嘴上说着好听,说什么平凡工作者最美
心里却都揣着嫌贫爱富,笑贫不笑娼
其实你要说房价真有多大影响? 其实影响也没那么大,曾经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之别更令人绝望,现在你还能租得起一线的房,曾经那是没法想的
但是现在全社会都在宣传浮躁,都在营销焦虑,几乎每个人都潜移默化的接受了“你买不起一线的房子,你就是弱者,就是下等人”
许多人未必就对一线房子有什么情节,死了都要买
但是人性本身谁都不愿意被当作弱者歧视
我觉得这也是根源所在
房价灾难本质上就和古代的饥荒 大动乱差不多,都是影响了人民的安身立命
[quote][pid=505938721,26223839,1]Reply[/pid] Post by [uid=40726803]传说中的开启者[/uid] (2021-04-06 23:09):
多方面的吧
其实现在的宣传口也拧巴
一方面宣传让普通人接受平凡 ,说什么平凡最美
然而另一方面各种无论电影还是综艺,总是充斥着对平凡人的嘲笑与恶意
结果就是大家嘴上说着好听,说什么平凡工作者最美
心里却都揣着嫌贫爱富,笑贫不笑娼[/quote]男人走出去被抨击一句这么普通却自信
回家只能努力卷起来了
别搞笑了
08年房价就起飞了...
16年顶多算是一点余波
Reply to [pid=505939667,26223839,1]Reply[/pid] Post by [uid=62635873]迅捷大只佬[/uid] (2021-04-06 23:13)
16年底那波是最猛的,当年秋天买的房子,第二年过完年已经涨了一倍了
我去上海的时候印象特别深刻。
餐馆服务员工资也是三千。比我们这四线城市多了几百。
人均GDP差三倍,为什么落到底层工作者身上就这么点?
为什么越来越卷。
只能说越来越多人认识到了。
你不拼命挤上车的话,发展关你鸟事。
你可以说用上了手机用上了空调,那只是一堆塑料拼出来的玩意。
你不拼命挤上车的话,你现在吃面纠结加不加一份牛肉,过十年你还得继续这么纠结。
差不多吧。我2016年毕业那会,感觉大家都不大想读博士,就业找工作完事了,毕业群里老师经常发些哪哪学校的老师有名额招去读书的什么的都没人要去。过了几年,特么形势逆转,都要打黑工等名额了。。。。
[quote][pid=505938989,26223839,1]Reply[/pid] Post by [uid=6593065]17楼求交往[/uid] (2021-04-06 23:10):
男人走出去被抨击一句这么普通却自信
回家只能努力卷起来了[/quote]我从来不觉得一个脱口秀能有多大社会影响
这事儿与其说是男女矛盾,不如说是资本套了个性别矛盾的壳子在贩卖焦虑罢了
普通而自信,这其实不是在歧视男性,这是在歧视“普通的”男性, 竞争中的优胜者比如男性富人是不在其中的
其本质还是在不断的打压广大普通上班族
让你们为自身有限的收入而焦虑,进而用资本去异化每个人
要说什么时候年轻人向钱看吧,我觉得是985校招互联网和传统行业两极分化的时候那几年。[s:a2:鬼脸]太多的年轻人发现互联网和金融不讲武德,也正是那个时候,年轻人觉得自己在传统行业呆着就是等死,这个时候就开始向钱看了。[s:a2:不明觉厉]你互联网赚大钱,那我就去高杠杆炒房;你金融赚大钱,那我还是去炒房,我经营贷炒房。 [s:ac:黑枪]互联网和金融逼的嘛,本来想在物理建筑等领域耕耘的,你逼的嘛,只能借力打力了[s:a2:囧]
过去更卷,以前找工作要给中介费,进私人工厂都要求人
房价从来没低过,不然你以为过去喜欢一家子拥挤在三四十平方米的小房子里面吗?厕所都是公共厕所。
这还算好的,过去很多人都是农民,每天起早贪黑,从年初到年尾。下雨在家缝缝补补,编织簸箕,捡瓦片(修漏雨的屋顶)
但几乎没多少肉吃。
如果现在的人,只求吃肉,住小房子。随便在老家当个保安或者服务员都能比过去舒服一百倍。
Reply to [pid=505940008,26223839,1]Reply[/pid] Post by [uid=62590618]强手裂颅[/uid] (2021-04-06 23:15)
很多人有一种错觉,觉得国家从一穷二白到今天老百姓解决温饱,能用上手机电视,是罕见的奇迹。其实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人口红利对之前发展缺失的回补,到了一定阶段,如果没有新的路子,发展不可持续,悲观的看已经没戏啦
[quote][pid=505939929,26223839,1]Reply[/pid] Post by [uid=62410998]fftinghoho[/uid] (2021-04-06 23:15):
16年底那波是最猛的,当年秋天买的房子,第二年过完年已经涨了一倍了[/quote]你今年多少岁啊
我只能说你别搞笑了,08年那会是持续不断的涨了好几年,16年只是疯长了一年多点
算算总量的话08年那波顶得上好几个16年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