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诡秘》吸引人?原因之一正是结构!浅析《诡秘之主》中的戏剧结构分形理论

Sefton-avatar

Sefton

2022-05-10T01:17:05+00:00

《诡秘之主》是潭里得到大多数人推崇的作品,但即便是这样一部作品,在讨论起来的时候仍然有诸多“缺点”。比如部分潭友称其开篇的三连痛像是“小学生一样”,也有人认为前期的翻译腔文笔又白又难以忍受,更有人指出诡秘之主的开篇节奏缓慢,如果换个新人来写,注定扑街……但是在这样或那样的一些“瑕疵”的影响下,诡秘仍然是近年来无可争议的,难得的叫好又叫座的作品。

那么究竟是《诡秘》的哪个优点让它脱颖而出?在《诡秘》的许多优点中,我挑选它的戏剧结构来进行主要论述,浅析一下《诡秘》在结构上的优点。

这里引入两个关于戏剧结构的概念,一个是五幕式,另一个是分型叙事

五幕式是一种划分情节的方法,把一个情节划分成以下五个部分:
1,诱发事件(引诱平凡的主角进入未知的世界,伴随有一定程度的“犹豫”,“迷茫”和“抵抗”)
2,探索(进入未知的世界并开始探索)
3,发现(随着主角的探索,未知的世界揭示了一个重大的发现,而这将立刻把主角带入一个剧烈的冲突之中)
4,危机(上一阶段所发现到的事物造成了重大危机,并伴随有“损失”,“死亡”等概念以或实在发生,或以符号化象征化的形式出现在戏剧中)
5,终结(矛盾已经无可避免,主角以某种方法解决了危险,并达到了结局)

关于“五幕式”,需要注意的有两点。第一,五幕式不能代表一个情节好不好看,但通常代表一个情节是否“完整”,而“完整”的情节总是容易比“不完整”的情节更精彩一些。第二,这种划分方法并不仅仅存在于一个大情节中,同时也存在于嵌套在大情节之内的小情节里。第二点很重要,因为这关系到稍后会详细说明的分型叙事这一概念。

首先,我们将《诡秘》第一卷的情节带入五幕式之中。

1,诱发事件(引诱平凡的主角进入未知的世界,伴随有一定程度的“犹豫”,“迷茫”和“抵抗”)
1~32章:值夜者找到了小克。在犹豫和抉择之后,他成为了值夜者,服食了占卜家魔药,踏入超凡世界之中。

2,探索(进入未知的世界并开始探索)
33~114章:小克成为了超凡者,无论是线上生活还是线下生活都有条不紊。他越来越熟悉超凡领域,学习了三定律,扮演法等一系列知识,提升装备,结识超凡世界的人脉。

3,发现(随着主角的探索,未知的世界揭示了一个重大的发现,而这将立刻把主角带入一个剧烈的冲突之中)
这里乌贼无论有意还是无意的处理都堪称绝妙:在115章到130章这部分,发生了两件事。第一,小克发现了兰尔乌斯诈骗案,发现了他和梅高乌斯有一个孩子,这是情节上的重大发现。在发现兰尔乌斯诈骗案后,小克紧接着立即就处理了一起失控者的案件,第一次面对失控者,或者说,“发现”了失控者。
发现兰尔乌斯诈骗案,是情节上的重大发现;而首次发现“失控者”,又是象征意义上的发现。

4,危机(上一阶段所发现到的事物造成了重大危机,并伴随有“损失”,“死亡”等概念以或实在发生,或以符号化象征化的形式出现在戏剧中)
130章~200章。随着对“红烟囱”,“兰尔乌斯案件”,“雪伦夫人”等等事件的调查,氛围持续走低,气氛渐渐紧张,危机四伏的感觉出现。在这里,乌贼刀了一个老尼尔,用来强化“损失”,“死亡”等概念。

5,终结(矛盾已经无可避免,主角以某种方法解决了危险)
201章~213章。从201章的队长服用队友的非凡特性开始,引出接下来狂风骤雨一般的真造邪神事件,最终,小克消灭了邪神幼子,保护了廷根。


我们可以看出来,《诡秘之主》第一卷,无论是从章节的位置分布,还是情节之间的关系,都是符合“五幕式”的。虽然这还暂时不能证明它是一个优秀精彩的情节,但这至少证明了它是一个完整的情节。
但《诡秘》的结构之优秀还远远不止如此而已。

接下来,我们回顾第一卷的大情节中,第一个情节的节点。

1,诱发事件(引诱平凡的主角进入未知的世界,伴随有一定程度的“犹豫”,“迷茫”和“抵抗”)
1~32章:值夜者找到了小克。在犹豫和抉择之后,他成为了值夜者,服食了占卜家魔药,踏入超凡世界之中。

同时,我们放大1~32章这一部分情节的细节,又能得到相似的“五幕式”结构。

1,诱发事件(引诱平凡的主角进入未知的世界,伴随有一定程度的“犹豫”,“迷茫”和“抵抗”)
1~7章:小克首次开启了塔罗会,见到了正义和倒吊人,确认了超凡世界的存在,从周明瑞改名为克莱恩。

2,探索(进入未知的世界并开始探索)
8~16章:第8章用正义和倒吊人的视角描写超凡世界,第9章引出古代秘辛的笔记,第10~16章则是普通人小克与梦魇队长,通灵者戴莉的接触。这一部分都是在探索未知的世界。

3,发现(随着主角的探索,未知的世界揭示了一个重大的发现,而这将立刻把主角带入一个剧烈的冲突之中)
17~24章:小克终于加入了“黑荆棘安保公司”,成为了一位值夜者。这里也接二连三的出现各种惊人的发现:亵渎石板,序列,魔药,大帝日记,008,笔记相关的情报。
在“发现”的阶段,通常有一些象征意义上的处理,比如“进入洞穴”,“引导者”。在这部分,“洞穴”就是黑荆棘安保公司,而“引导者”就是邓恩队长。

4,危机(上一阶段所发现到的事物造成了重大危机,并伴随有“损失”,“死亡”等概念以或实在发生,或以符号化象征化的形式出现在戏剧中)
25~28章:从教堂开始,就有人在跟踪小克,而且还跟踪到了家里,准备谋杀。死亡的气息,枪械的对峙,危机重重。

5,终结(矛盾已经无可避免,主角以某种方法解决了危险)
28~32章:小克是个正常人,普通人,却卷入了超凡世界中,这本身就是最大的矛盾和最大的危险——是时候解决了!他凭借在“危机”阶段中的勇气和决断得到了邓恩队长的认可,获得功勋,服用了老尼尔调配的魔药,成为了“占卜家”。


在之前,我们将《诡秘》第一卷按照“五幕式”分成了五个部分。而接下来,我们又把《诡秘》第一卷五幕式的第一部分(1~32章),研究起细节,又从中分出了“五幕式”。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么?
还没有!
让我们再看看第二次拆分出的“五幕式”中的第一部分:

1,诱发事件(引诱平凡的主角进入未知的世界,伴随有一定程度的“犹豫”,“迷茫”和“抵抗”)
1~7章:小克首次开启了塔罗会,见到了正义和倒吊人,确认了超凡世界的存在,从周明瑞改名为克莱恩。

现在,我们把上述情节(1~7章)继续放大其细节,继续研究其中内容:

1,诱发事件(引诱平凡的主角进入未知的世界,伴随有一定程度的“犹豫”,“迷茫”和“抵抗”)
1章:周明瑞发现自己穿越成了克莱恩,并且在章节末尾发现自己脑袋上居然有一个枪洞,脑浆子流出来,整个人都吓坏了。

2,探索(进入未知的世界并开始探索)
2~4章:周明瑞处理好枪伤,开始在这个崭新的世界中探索。他遇见了自己的妹妹,又出门逛了一圈,购买了黑面包,领略了维多利亚时期的风土人情,然后接受了免费占卜。这里都是在探索未知的异世界。

3,发现(随着主角的探索,未知的世界揭示了一个重大的发现,而这将立刻把主角带入一个剧烈的冲突之中)
5~6章:周明瑞回家,用四块黑面包举行仪式,并且发现了塔罗会,同时见到了正义与倒吊人,发现并且确定“超凡者”的存在。
前文提到过,“发现”阶段经常有“进入洞穴”,“引导者”等象征意义上的处理。那么,这里的“洞穴”就是灰雾塔罗会,而“引导者”就是阿尔杰了。

4,危机(上一阶段所发现到的事物造成了重大危机,并伴随有“损失”,“死亡”等概念以或实在发生,或以符号化象征化的形式出现在戏剧中)
5~6章:在进入灰雾塔罗会时,周明瑞的大脑产生了剧痛,并且在原文中自嘲“不作死就不会死”。接下来,正义和阿尔杰的迷茫和询问,也让周明瑞感受到了身份性上的巨大危机,面临着抉择。

5,终结(矛盾已经无可避免,主角以某种方法解决了危险)
6~7章:周明瑞为了取信于二人,自愿献身当起了“邪神”,开启了诡秘之主的坑蒙拐骗之路。在短暂的首次塔罗会结束后,周明瑞改名为“克莱恩”。


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受制于篇幅原因,3,4,5阶段有一定的重叠和平行,但仍然能够从1~7章这短短的几章里看出经典的“五幕式”。

所以,《诡秘》1~213章出现了“五幕式”结构(大情节),1~32章出现了“五幕式”结构(中等情节),1~7章也出现了“五幕式”结构(小情节)……这种像是“套娃”一般,相互嵌套的重重“五幕式”结构,在戏剧创作中称为“分型叙事”

在这里,“分型”使用了一个几何概念,也就是“一个形状,可以分成数个部分,而且每一个部分都是整体缩小后的形状,且可以无限细分下去”。像《诡秘之主》这样子,从第一卷的大情节可以拆出“五幕式”,大情节的1阶段又能拆出中等情节的“五幕式”,中等情节“五幕式”的1阶段又能拆出小情节“五幕式”,就是“分型叙事”……换言之,仅仅《诡秘》第一卷《小丑》卷中存在的,就并非一个大型的“五幕式”情节,而是大几十个甚至近百个“五幕式”情节!这些情节或大或小,相互嵌套,相互交错,组成了迷人的《小丑》卷。

如此结构清晰的第一卷正是《诡秘之主》成为网文史里程碑的原因之一。

除了《诡秘之主》外,其他同样拥有“分型叙事”结构的作品几乎是如雷贯耳:《星球大战》,《哈利波特》,《权力的游戏》……在结构上和这些前辈们媲美,《诡秘》的火爆一点也不奇怪。

如果说“五幕式”代表了情节本身的完整性,那么“分型叙事”就代表了情节结构的组织性和节奏感。

《诡秘》第一卷,无疑是把这些都做到了极致。

“分型叙事”这样的手法既符合读者的认知模型,也符合事物的自然发展,只是可惜,并非每个作者都能像乌贼一样或下意识或有意设计地写出《诡秘》第一卷如此迷人的结构。而即便是乌贼本人,面对《诡秘》这个庞大的工程,面对设定上天然的后期隐患,面对网文连载的各种需求,也在某些卷里逐渐失控,让“五幕式”的结构失衡,难以做到第一卷的结构清晰。

但作为新时代网文标杆,《诡秘》第一卷的结构,无疑是一众网文中最值得分析的。

…………

以上,就是《诡秘》结构的简单分析,希望能帮助到写作中的朋友们,或者为大家提供一个看书时全新的鉴赏视角。
2NZ7-avatar

2NZ7

写的很好,支持一下。
ょゎぃぉ(MightyAkiyama)-avatar

ょゎぃぉ(MightyAkiyama)

[s:ac:惊]哇,屌。那么有没有系统性学习结构的书呢?
exodus-avatar

exodus

好长的分析啊,真的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Sefton-avatar

Sefton

Reply to [pid=611442169,31945941,1]Reply[/pid] Post by [uid=43320837]DuesChees[/uid] (2022-05-18 09:29)

通俗文学的话,直接用电影编剧的书入门就好了,比如《千面英雄》,《救猫咪》 ,我这里的“五幕式”是简化的《千面英雄》里的英雄之旅12步。
SleepyHeadBanga-avatar

SleepyHeadBanga

顶zsbdzsbd
NinjaDJ-avatar

NinjaDJ

好像很厉害
adrianm08-avatar

adrianm08

额,这不就是起承转合嘛
trevor-avatar

trevor

[quote][pid=611456823,31945941,1]Reply[/pid] Post by [uid=60249163]阿巴黎撬[/uid] (2022-05-18 10:26):

额,这不就是起承转合嘛[/quote]起承转合没错。
但难点在于:
1.两百章的一卷的起承转合
2.在这两百章的中,每十几章就有完整的起承转合
3.总共一千多章,每卷如此

想想就头皮发麻,更别提伏笔的埋下与揭开,大雾事件中以小见大的深刻描写。
Sefton-avatar

Sefton

Reply to [pid=611456823,31945941,1]Reply[/pid] Post by [uid=60249163]阿巴黎撬[/uid] (2022-05-18 10:26)

原理类似,但细节上不太一样……

起承转合是写议论文章用的,“转”是反面论证,“合”是合论总结。

“五幕式”是研究戏剧研究出来的套路,专门用来划分情节结构的。

这俩有分工上的不同。

比如起承转合就不会固定在“起”的时候要求主角犹豫扭捏迷茫一会儿,不会在承的时候要求主角探索未知,不会在转的时候让主角象征意义上“进入山洞”,“被引导者引导”,然后遇见危机并且经历“死亡的气息”……

用起承转合代替五幕式来分析,会缺少一些戏剧结构上比较重要的细节。

不过也一样能体现分型叙事就是了。
zasta8-avatar

zasta8

单凭一个货币体系,就已经能够碾压不少网络小说了
adrianm08-avatar

adrianm08

Reply to [pid=611462040,31945941,1]Reply[/pid] Post by [uid=63821694]高千山[/uid] (2022-05-18 10:46)味太冲了哥。这个所谓的“五幕式”但凡剧情跌宕起伏一点都能套,真没这么稀奇。
dembis-avatar

dembis

五幕式啥都能套。。。五幕式不是故事最基本的讲法吗?
CaptainFish-avatar

CaptainFish

又学到了点暂时没啥用的知识
dembis-avatar

dembis

我看过很多根据星球大战之类电影去分析五幕式,然后佐证五幕式如何如何的视频,真的是超级没有营养,根本说明不了什么,因为五幕式只是很宽泛,可以随着解读者发理解无限自适应进作品中,而非作品一定遵循五幕式去创作,很多时候你只要按照因果逻辑去创作,自然生长出来的故事就是符合五幕式的
Sefton-avatar

Sefton

Reply to [pid=611467651,31945941,1]Reply[/pid] Post by [uid=60249163]阿巴黎撬[/uid] (2022-05-18 11:07)

“这个五幕式但凡剧情跌宕起伏一点都能套。”
是啊,因为它是从许多戏剧情节里总结出来的套路嘛,不但是好莱坞剧本创作的参照物,更是通俗文娱的经典套路,要是套不上反而说明戏剧结构有可能出问题了。

“真没那么稀奇。”
我在主楼和任何回复里什么时候说过它很稀奇?

你好像不是很友善,而且缺乏与我在戏剧结构方面展开有益对话的基础认知,如果你还回复一些需要我向你解释基础概念的东西,那我也觉得没必要和你继续交流什么了
Sefton-avatar

Sefton

Reply to [pid=611471385,31945941,1]Reply[/pid] Post by [uid=63744877]人影寥落与狂风骤雨[/uid] (2022-05-18 11:21)

一个好故事自然生长的样子,往往就会符合一些套路范式,这确实是真的。但让一个故事生长成这种模样,不正是作家的天赋才能么。
dembis-avatar

dembis

[quote][pid=611472148,31945941,1]Reply[/pid] Post by [uid=63821694]高千山[/uid] (2022-05-18 11:24):

一个好故事自然生长的样子,往往就会符合一些套路范式,这确实是真的。但让一个故事生长成这种模样,不正是作家的天赋才能么。[/quote]我是说你这种行为和那些视频没什么区别,你去分析斗破苍穹斗罗大陆一样是五幕式,这东西就是个啥都能往里装的筐
bigbird546-avatar

bigbird546

诡秘成功之一在于乌贼是真的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上层社会的穷奢极欲,底层社会的极度贫苦,这方面的刻画是非常写实的
BigMike3525-avatar

BigMike3525

我一直觉得五幕式是好莱坞编剧速成班喜欢聊的。。。我看尼尔盖曼,桑德森的课程都不提这东西,因为这东西是个纯粹的经验主义产物,还很功利心,很空洞又很宽泛,好像有道理但其实对创作一点帮助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