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ma
2025-04-05T16:07:50+00:00
回复完了才想到,万一我解释的不对,是不是就误导别人了……
纯手打,知识有限,我这个回复应该不会太离谱吧?
原文如下:
发动机有一个最佳工况,处于最佳工况下,发动机的效率才能达到最高。
大功率发动机跑低功率,就会出现高油耗的情况,本身发动机维持自转就要消耗不少能量,你支付完维持自转的能耗以后,只要求发动机出小小的力给车轮,大头都花在发动机自转上了,就像开着一台工业级300瓦电风扇给一个人纳凉一样,不划算。
小功率发动机跑高功率,就会出现发动机使出吃奶的劲,功率拉满勉强为车子提供动力,噪音大还伤发动机,就像16个人待在一个房间里凑了四桌麻将,你只开一个12瓦的小吊扇给这16个人纳凉一样。
我们开车的速度需要根据路面情况变化,比如你转弯要减速,比如你超车要加速,所以发动机是很难维持一个固定的功率的,为了兼顾高速和低速,发动机只能把功率覆盖范围做大,变速箱就是为了配合发动机各种工况而发明的(这里我们不展开变速箱的部分)
这些动力需求不一定是发动机的最佳工况。
汽车在设计的时候,往往会把最佳工况设定在时速100左右,当然不同汽车设计的不一样,比如主打低速省油的买菜车马路三大妈那种,可能设定最佳工况在时速60,比如主打性能的轿跑,可能设定最佳工况在时速150
一辆排量1.0L的车如果设定最佳工况在时速60,那么你让他跑120也是能跑到的,但是就会出现这个小功率发动机转速拉得很高噪音很大的情况。
一辆排量2.0T的车如果设定最佳工况在时速150,那么你让他跑60也是没问题的,但是会出现发动机不敢把转速拉高,不然会超速,只能用低转速,降档行车,档位越低越费油。
(档位越低扭矩越大,档位越高越省油)
现在我们重新设计一款汽车,这款汽车加入了电机、电池和发电机。发动机不再直接连接车轮,而是连接发电机,假设这款发动机是2.0T的,设定最佳工况相当于跑时速150的时候,因为我们发动机已经不再直接连接车轮了,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让发动机使出它的最佳工况,相当于时速150的力,反正发动机没有直接连接车轮,发动机出多大的力都不会导致车子超速。
发动机用它的最佳工况,稳定的带动发电机,发电机发出来的电,提供给电机驱动车轮,电机用不完的那些电存到电池里,行驶一段时间后,电池有存了不少电了,则发动机关闭,用电池里的电提供给电机驱动车轮。
这就是是増程式混动车的基本原理。
有了电池以后,发动机可以不用管当前的车速是多少,每次都用最高热效率的转速来工作。驱动车辆行驶的动力已经交给电池和电机了。
没有电池和电机的传统油车,发动机是直接驱动车轮的,需要高速时,让发动机满功率工作,噪音巨大。需要低速时,让变速箱把转速降低、扭矩放大,用80的力跑着40的速度,白白浪费一半的热量。
当然能量的转换都是有损失的,发动机出的力,带动发电机,再充入电池,整个过程损失了一些能量,电池和电机的重量也消耗了一部分能量。但是比起变速箱降低转速放大扭矩来说,这个损失小得多(变速箱最大齿比和最小齿比能相差数倍)
如果纯油车在高速行驶,用的变速箱第五档,最小的齿比,他其实是比混动车省油的,因为他省了发电机到电池的转换。
如果纯油车在中高速行驶,用变速箱的第四档,算下来和混动车半斤八两。第四档的齿比有一定能量损失,发电机和电池也有一定能量损失。
如果纯油车在低中速行驶,用变速箱的1-3档,能耗不如混动车,变速箱降低的转速太多,动力全用来放大扭矩了,这个时候混动车的优势巨大的体现了出来,速度越慢,混动车优势越大(速度越慢意味着纯油车用的档位越小,变速箱降低的转速越大)
所以混动车里面,有一种叫插混车,这种车型完全结合了增程车低速的优点和纯油车高速的优点,他给发动机保留了一个第五档的连接,车速适合1-4档时,用増程式混动车的方案,花一些能量在发动机和电池身上,让发动机工作在最佳热效率。车速适合5档时,发动机直接连接车轮,这时候已经是最佳热效率了,和纯油车一样,省去了发电机和电池的能量损耗(但它仍然付出了电池电机重量上的能耗)。
而且,插混车还拥有了一个増程式混动和纯油车都没有的优点,那就是双动力同时输出,瞬间爆发惊人的动力。(纯油车没有电机,增程车的发动机不能驱动车轮,所以它们没有这个能力,只有插混车,他既有电机,发动机又能直连车轮)
纯手打,知识有限,我这个回复应该不会太离谱吧?
原文如下:
发动机有一个最佳工况,处于最佳工况下,发动机的效率才能达到最高。
大功率发动机跑低功率,就会出现高油耗的情况,本身发动机维持自转就要消耗不少能量,你支付完维持自转的能耗以后,只要求发动机出小小的力给车轮,大头都花在发动机自转上了,就像开着一台工业级300瓦电风扇给一个人纳凉一样,不划算。
小功率发动机跑高功率,就会出现发动机使出吃奶的劲,功率拉满勉强为车子提供动力,噪音大还伤发动机,就像16个人待在一个房间里凑了四桌麻将,你只开一个12瓦的小吊扇给这16个人纳凉一样。
我们开车的速度需要根据路面情况变化,比如你转弯要减速,比如你超车要加速,所以发动机是很难维持一个固定的功率的,为了兼顾高速和低速,发动机只能把功率覆盖范围做大,变速箱就是为了配合发动机各种工况而发明的(这里我们不展开变速箱的部分)
这些动力需求不一定是发动机的最佳工况。
汽车在设计的时候,往往会把最佳工况设定在时速100左右,当然不同汽车设计的不一样,比如主打低速省油的买菜车马路三大妈那种,可能设定最佳工况在时速60,比如主打性能的轿跑,可能设定最佳工况在时速150
一辆排量1.0L的车如果设定最佳工况在时速60,那么你让他跑120也是能跑到的,但是就会出现这个小功率发动机转速拉得很高噪音很大的情况。
一辆排量2.0T的车如果设定最佳工况在时速150,那么你让他跑60也是没问题的,但是会出现发动机不敢把转速拉高,不然会超速,只能用低转速,降档行车,档位越低越费油。
(档位越低扭矩越大,档位越高越省油)
现在我们重新设计一款汽车,这款汽车加入了电机、电池和发电机。发动机不再直接连接车轮,而是连接发电机,假设这款发动机是2.0T的,设定最佳工况相当于跑时速150的时候,因为我们发动机已经不再直接连接车轮了,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让发动机使出它的最佳工况,相当于时速150的力,反正发动机没有直接连接车轮,发动机出多大的力都不会导致车子超速。
发动机用它的最佳工况,稳定的带动发电机,发电机发出来的电,提供给电机驱动车轮,电机用不完的那些电存到电池里,行驶一段时间后,电池有存了不少电了,则发动机关闭,用电池里的电提供给电机驱动车轮。
这就是是増程式混动车的基本原理。
有了电池以后,发动机可以不用管当前的车速是多少,每次都用最高热效率的转速来工作。驱动车辆行驶的动力已经交给电池和电机了。
没有电池和电机的传统油车,发动机是直接驱动车轮的,需要高速时,让发动机满功率工作,噪音巨大。需要低速时,让变速箱把转速降低、扭矩放大,用80的力跑着40的速度,白白浪费一半的热量。
当然能量的转换都是有损失的,发动机出的力,带动发电机,再充入电池,整个过程损失了一些能量,电池和电机的重量也消耗了一部分能量。但是比起变速箱降低转速放大扭矩来说,这个损失小得多(变速箱最大齿比和最小齿比能相差数倍)
如果纯油车在高速行驶,用的变速箱第五档,最小的齿比,他其实是比混动车省油的,因为他省了发电机到电池的转换。
如果纯油车在中高速行驶,用变速箱的第四档,算下来和混动车半斤八两。第四档的齿比有一定能量损失,发电机和电池也有一定能量损失。
如果纯油车在低中速行驶,用变速箱的1-3档,能耗不如混动车,变速箱降低的转速太多,动力全用来放大扭矩了,这个时候混动车的优势巨大的体现了出来,速度越慢,混动车优势越大(速度越慢意味着纯油车用的档位越小,变速箱降低的转速越大)
所以混动车里面,有一种叫插混车,这种车型完全结合了增程车低速的优点和纯油车高速的优点,他给发动机保留了一个第五档的连接,车速适合1-4档时,用増程式混动车的方案,花一些能量在发动机和电池身上,让发动机工作在最佳热效率。车速适合5档时,发动机直接连接车轮,这时候已经是最佳热效率了,和纯油车一样,省去了发电机和电池的能量损耗(但它仍然付出了电池电机重量上的能耗)。
而且,插混车还拥有了一个増程式混动和纯油车都没有的优点,那就是双动力同时输出,瞬间爆发惊人的动力。(纯油车没有电机,增程车的发动机不能驱动车轮,所以它们没有这个能力,只有插混车,他既有电机,发动机又能直连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