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abird
2020-12-27T06:48:48+00:00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2/29/-7Q5-1pwvZdT1kShs-12g.jpg.medium.jpg[/img][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2/29/-7Q5-5ps6ZeT1kShs-12g.jpg.medium.jpg[/img]
冷知识:刘邦进关中,萧何先去秦王宫里拿的秦朝运行指南,没有秦朝运行指南,刘邦咋打项羽?
[quote][pid=480792089,24874876,1]Reply[/pid] Post by [uid=41149693]圣代凰火[/uid] (2020-12-29 15:00):
冷知识:刘邦进关中,萧何先去秦王宫里拿的秦朝运行指南,没有秦朝运行指南,刘邦咋打项羽?[/quote]不算运行指南,应该是原始数据。没有土地人口本册这些东西,汉朝绝对两眼一抹黑
秦制:
1.秦朝指定的官方文字小篆和隶书
2.秦朝统一,实行全国的度量衡
3.秦朝开始的大一统
看了眼认证
律师总是对自己领域外的知识有莫名其妙的自信
当然 这波可能他根本在第五层
屁股决定脑袋 借古讽今
你看他的观点:
1. 中央集权是错,应该对地方进行分封处理,尊重地方或者特殊知识领域的自治权力,采取怀柔政策
2. 减刑,降低法律法规的约束能力,下放法律解释权
各位看官自辨吧[s:ac:偷笑]
秦以后的所有中央集权国家在漕运制度上都要叫秦朝一声爸爸,漕运制是中央集权的根基,有本事不要用漕运[s:ac:汗]
秦朝最大的优点就是一拳打烂了六国,,不然汉朝拿头统一天下,韩信扫北时候,如果是真六国哪能那么快打得下来。
就算是汉朝统一了六国,分封制度还是天下人根深蒂固的思想,,秦的灭亡就是必然,汉如果吞下的是昔日六国也是完蛋。
刘邦明白了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分封继续分,但非刘姓不得称王。天下真正的大一统到汉武帝时期才完成。
三公九卿、二十等军功爵都是直接继承秦朝的
甚至有人认为约法三章也只是宣传而已,因为史料都提到汉初基本沿用了秦律,后来被抱怨太严苛,才有修改
秦朝的郡县制给汉朝指了路了。
正面是郡县制会极大的加强中央权力,有利于行政和统一。
反面是反对的声音比较大,会导致贵族造反。
后来汉朝就徐徐图之了,那也经历了七国之乱,最后胜利了才得以继续下去。
而且汉朝除了在政治,文字,度量衡上做到统一,而且在思想和文化上也做到了统一。
律师嘛,你懂的,也就能从律法条条框框上给你整点活,显摆显摆了。
大概他觉得律师比搞历史的更懂历史吧
不知道他想讲什么,但汉承秦制没有错,刘邦就是嬴政的迷弟,旧有的分封制其实比想象的更顽固,真被项羽搞起了分封制可能又要等下一个秦始皇了。
三公九卿制打破世卿世禄制度
意义是:官僚制度取代贵族制度。
这是秦朝在政治制度最大的进步。
其意义远胜于什么郡县制、度量衡。
这才是“汉承秦制”的出处根源。
就如隋朝必称科举制的“选官制度”革命。
唐朝必称“三省六部制”。
元朝的“行省制”
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制度进步。
PS:郡县制战国时期就有了。
[quote][pid=480794272,24874876,1]Reply[/pid] Post by [uid=3180013]猫厨师[/uid] (2020-12-29 15:06):
看了眼认证
律师总是对自己领域外的知识有莫名其妙的自信
当然 这波可能他根本在第五层
屁股决定脑袋 借古讽今
你看他的观点:
1. 中央集权是错,应该对地方进行分封处理,尊重地方或者特殊知识领域的自治权力,采取怀柔政策
2. 减刑,降低法律法规的约束能力,下放法律解释权
各位看官自辨吧[s:ac:偷笑][/quote]不能够一棍子打死啊
泥潭不也喜欢对时政指指点点吗?真的从事方面的人又有几人呢
拿我自己说吧,我自己专业对口的话题很少参与,怕出丑被大佬吊打,专业不对口的话题倒是挺喜欢参与的。
没有秦就没有汉,为何汉朝几乎不废吹灰之力就完成一统,而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才堪堪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