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部分《重生之官路商途》
个人最喜欢的作品
更俗都市以《官商》闻名,以《官路商途》封神
比起《官商》,这本书其实更强化了爽文和H的部分,这可能也是出名的主要原因
但无论怎样,《重生之官路商途》依然是都市文中的翘楚
爽度足够的同时,读者还可以欣赏到更俗不经意借角色之口表达的人生观
部分章节注水严重,又名《水途》
《重生之钢铁大亨》(曾用名:《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场版的重生之官路商途
主角重生到副国级家庭被抛弃的一个子弟身上
与原生家庭的矛盾是这部作品中的亮点
注水程度超过《水途》
敌人脑残程度也大大增加了,让人遗憾。
《官商》
想推,发现忘的差不多了……
印象里这边书其实很多地方比《水途》优秀
但爽度欠缺一些
《大地产商》《非洲酋长》
作为更俗后续的都市文
个人以为没有达到之前的高度
玄幻部分《大荒蛮神》《踏天无痕》
更俗号称都市一条龙,玄幻一条虫
不太值得专门去看
两本书文笔还算过得去,但观感很普通
爽度也不够
只能说玄幻不适合更俗的文风
历史穿越部分《枭臣》
个人第二喜欢的作品。
依然是成功的爽文
主角以特种兵的身份开局,开篇行文细腻,冲突不断,美人权贵,盗匪侠客,无一不有
而这些角色交织在一起,又很好表现了世道崩落,人命如蚁的历史背景
个人以为,即使是在爽文中,《枭臣》的开局都是堪称教科书级别。
(毕竟是柳传志吹过的)
而且这本书算是更俗结尾结的比较漂亮的
《楚臣》
这本书楼主很犹豫要不要推荐。
因为它作为爽文其实有点降格了
但个人实在喜欢,所以推了
更俗在这本书里有一个更加宏大的大纲和主题
但这本书的描写细腻程度远不如前
读不读仁者见仁
与《枭臣》中,主角是后世人格获得当世记忆不同
《楚臣》的主角韩谦是当世的纨绔人格,获取了后世的记忆
这种分裂在故事的前期表现的尤为明显,但也因此注定无法走传统网文的路线。
更别提这还是一个五代十国开局的主角
但楼主喜欢更俗在这本书里塑造的那些理想家的角色
在吃人的时代,终有那么一群分列大江南北,身处高位的士大夫与统治者
他们忧国忧民,有着为百姓请命而不惜名、不惜命的大气节
在《楚臣》的故事中,更俗试图将这些角色串联起来
用他们的抉择和牺牲,让这个分裂而混乱的时局走向一统
以下是很久以前写的长评,折叠了
《楚臣》长评 ...
主角的父亲韩道勋无疑是故事的灵魂,他的牺牲是整篇小说的最高潮
他的死虽然没有正面描写,却让人心生敬畏
用《枭臣》的话说,人皆求生、人皆贪私,这样的求死气节,千年之后,谁人能懂?
主角韩谦明白时局崩坏而不可改,避开金陵这个大泥潭
韩道勋心有不甘,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甘愿踏入天佑帝的局中,死于疯狂的徐氏
临刑前留下血书,远渡重山万水来到主角韩谦手中。
血书内容却是有着看破世事的怅然:“楚州旧事,积郁多年,辕刑在即,此生恍然眼前,真觉生死事小矣,吾儿勿以为念。”
--
“我初仕地方,天下还非三分,当时诸镇割据,我也一心想着搏取功名,以强宗族。你母亲病逝,我将你送回宣州寄养,之后在楚州断过一个案子,还了一对年轻夫妇的清白。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件小事,很快就忘了这事。天佑八年时,楚州也遭兵灾,随军出战时,我与锡程他们走散,为贼所追,逃到一户农舍避祸,主人恰好是当年我断案还其清白的年轻夫妇。他们也尽力掩护我,直到贼兵退去。这原本是一桩美谈,我辞行时还想着回去后着锡程寻到这对年轻夫妇予以厚赠,让他们不至于那么穷困。临行时,年轻夫妇煮了肉汤赠我,以免我饿了几天没有气力走回州府。但是,你想想啊,这对年轻夫妇饿得骨瘦肌黄,我在农舍躲避三天三夜,大家只是食草茎裹腹,哪里可能会有什么肉食?追问之下,才知道他们是拿刚出生的儿子,与邻人易子,煮成肉汤来谢我的恩情啊。为父当年也是铁石心肠,回州府便着锡程他们去将这对年轻夫妇及邻人绑来大狱问刑。锡程他们赶去,这对年轻夫妇已经自缢于柴房。这事以及这世道,是为父多年来都摆脱不了的噩梦……”
--
父亲求死让韩谦不再有穿越者的居高临下
真正试图终结这个吃人的世道
从一个保全自身的纨绔
改变成一个多次亲入一线险地拯救百姓,堪能统一乱世的雄主。
除了韩道勋以外,唯二堪称楚臣的
当然是韩谦称帝后亲笔书“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的杨恩。
杨恩死于君子欺之以方,不愿看到金陵血流飘杵,不惜身败名裂,首倡劝嫁被万人唾骂。
朝野上下,唯有他堪称仅存的楚臣。
最后杨恩与沈漾的对比,也让人读来叹息:
杨恩在上书首倡和亲之事后,也是一病不起,没有再在朝堂上出现。
既然和亲并国的基调定了下来,金陵城内的紧张气氛也就随之缓解下来,市井街巷之间,却对梁主与长信太后之间香艳的风流韵事更感兴趣。
之前只能私下秘传的事情,这时候茶铺酒肆都不禁公开议论,那就越传越离谱、玄乎,以致少帝乃是私生子的传言也大行其道起来;当然,包括天佑帝、延佑帝猜忌陷害忠良的诸多传闻,也在市井街巷之间传播开来。
这时候也没有人再站出来,挥舞“大不敬”的棒子严厉禁止,大楚的根基就在悄然之间垮塌着……
…………
两名似被岁月榨干最后精力的瘦削老人,再也听不下市井流传的这些污言秽语,蹒跚着走出来。
身穿灰布袍子的沈漾,这一刻禁不住冲着杨恩质问:
“大楚就这么彻底垮了,你就得意了,你对得住杨氏列祖列宗,你还记得自己是大楚臣子?”
杨恩将枯瘦的手拢在袖子里,浑浊的老眼看了一眼晴空。
虽然骄阳似火,他却觉得骨子里透漏几许寒意,苍白干瘪的嘴唇抖擞了几下,终究是化作杳不可闻的轻叹,在老仆的搀扶下离去,也没有再回头看沈漾一眼……
第一缺点自然是入为梁主这一情节实在荒谬。我以为更俗或许一开始没打算这么设计,但无奈结尾在即,草草了之。毕竟千古以降,哪有真正的禅让一说?梁帝朱裕或许是一代雄主,能与韩谦有所共鸣,因为知己,但做出这种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决定,还最后让梁国没有大的混乱,这就有点玄幻的味道了。
第二缺点则是韩谦在一系列战争中获胜的理由不够充足。《枭臣》好歹是常规的种田流攀科技,到了《楚臣》更俗或许想尝试别的路子,但在战争方面设计的心力又明显不如《枭臣》一作,就导致主角怎么打怎么赢,颇有统帅光环加BUFF的感觉。
第三缺点则是一以贯之的烂尾:更俗的小说里,水途是和起点闹翻而不得已,《枭臣》最为完整,两部玄幻作品都很尴尬,《大地产商》《非洲酋长》也都是戛然而止,《楚臣》不算没有结局,但也只是仓促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