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goham
2021-10-13T06:48:37+00:00
刚吃饭时跟女友看了《觉醒年代》的部分片段,内容是一群清北学生在搞《青年杂志》,在那洋洋洒洒高谈阔论半天之后,卖出了2000本。然后一结账收支平衡,给编辑发了120块大洋的工资。我这一想,心中没有数的话不能理解,于是查了一下资料,发现1927年之前普通工人月工资大概是15-20块大洋,特殊工人30块左右。当时工人算中等收入阶层,所以大概120块大洋最少约等于现在三万多快四万块。卖2000本书就能开四万块工资,那一本书得卖多少钱啊?妥妥的得向美帝看齐啊。
然后带着这个换算比例认真看了后面一小段,发现这资本家拍出来的东西真是没革命味。
先是李大钊街边救人,随手就给出了30大洋,一换算就是一万块。这钱还是他到新就任的杂志社一张口就提前预支出来的。
然后是震旦学院里面学生卖杂志,一本差不多3块钱,折算出来是一千块。
有个女生赶着上课碰倒水桶淋到了这些卖杂志的青年,被喊之后随手一丢就是十块大洋,折算三千多四千块。
看完这些之后,我就去锤DOTA2了。
现在想想啊,这类剧有两个主要问题,第一是拍剧的大多是心里“不识数”的那啥生,涉及钱的东西都是一拍脑袋就就来。第二个问题更严重也更深刻,就是这种资本家拍出来的剧,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史,舞台上基本都是各种“高富帅”和“白富美”们各种嘴炮撒泼。至于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就是仿佛美帝那边的火鸡一样,平时上不了台面随便宰割,关键时刻哪一个出来被“解救”一下就皆大欢喜了。
而且普通百姓的日子多苦根本拍不出来,基本只能靠一两个乞丐来强行展现。
革命剧跟还是之前坚持人民史观的剧有革命味,资本家拍出来的东西啊,真是没味道。
然后带着这个换算比例认真看了后面一小段,发现这资本家拍出来的东西真是没革命味。
先是李大钊街边救人,随手就给出了30大洋,一换算就是一万块。这钱还是他到新就任的杂志社一张口就提前预支出来的。
然后是震旦学院里面学生卖杂志,一本差不多3块钱,折算出来是一千块。
有个女生赶着上课碰倒水桶淋到了这些卖杂志的青年,被喊之后随手一丢就是十块大洋,折算三千多四千块。
看完这些之后,我就去锤DOTA2了。
现在想想啊,这类剧有两个主要问题,第一是拍剧的大多是心里“不识数”的那啥生,涉及钱的东西都是一拍脑袋就就来。第二个问题更严重也更深刻,就是这种资本家拍出来的剧,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史,舞台上基本都是各种“高富帅”和“白富美”们各种嘴炮撒泼。至于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就是仿佛美帝那边的火鸡一样,平时上不了台面随便宰割,关键时刻哪一个出来被“解救”一下就皆大欢喜了。
而且普通百姓的日子多苦根本拍不出来,基本只能靠一两个乞丐来强行展现。
革命剧跟还是之前坚持人民史观的剧有革命味,资本家拍出来的东西啊,真是没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