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mansland
2021-06-28T07:01:39+00:00
1906 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评选工作已经来到了最后的关键阶段,有两位化学家成为了最终的候选人。其中一位便是因为编制了元素周期表而名震欧洲科学界的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当时瑞典皇家科学会中有10 名委员具有投票资格,其中有4 人投给了门捷列夫,1 人弃权,而其余5 人则投给了另外一名候选人。门捷列夫遗憾地与1906 年诺贝尔化学奖失之交臂。更为令人遗憾的是,1907 年门捷列夫就因病逝世了,不知道这与上一年憾失诺贝尔奖有没有关系,他失掉了再次被评选的可能,这不能不说是诺贝尔奖历史上一次重大遗憾。
究竟是谁击败了当时化学界的一代宗师—— 门捷列夫?他又有着什么更为惊人的贡献?
他就是法国化学家莫瓦桑。
发明假钻石的
门神没的诺奖是诺奖的损失吧
门捷列夫的贡献真的可以说一句:诺奖什么臭鱼烂虾[s:ac:嘲笑1]
莫瓦桑制取了氟单质怎么不见你提[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8638067.png[/img]
诺奖配不上他啊 诺奖给杨振宁发奖是宇称不守恒,而不是规范场
门捷列夫得罪了当时诺奖委员会的主席,因此没得奖,诺奖从来都不是完全公正的[s:a2:中枪]
元素周期表的作用可比物理届的牛顿大啊
他不光总结了已发现的,他还能从表上推找出各种人类未发现的元素
堪比牛顿加爱因斯坦
诺奖的价值就是获奖者体现的,不选大佬选野鸡,那它就变成了野鸡奖
我觉得最高荣誉就是能写进教科书,如果全世界教科书都有你的名字,什么奖不奖的根本就不重要了
[quote][pid=527954749,27382936,1]Reply[/pid] Post by [uid=62276891]银河幻影2077[/uid] (2021-06-28 15:14):
诺奖的价值就是获奖者体现的,不选大佬选野鸡,那它就变成了野鸡奖[/quote]莫瓦桑是野鸡?
[quote][pid=527953756,27382936,1]Reply[/pid] Post by [uid=41477274]清晨一想[/uid] (2021-06-28 15:10):
你看看俄国几个拿诺奖的[s:ac:茶][/quote]苏联加俄罗斯,一共32个[s:ac: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