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
2022-02-17T12:31:01+00:00
“凭啥你喜欢的角色负责膨胀,我喜欢的角色负责控制”
标题是看到这句经典台词后的想法。
这话作为冲策划的理由错没错?从个体角度来说,没错,每个人的发言都是为了保障自己的游戏体验对得起付出。
但问题在哪呢——就是这句话每个人对每一个角色都可以这么说,玩家都有各自的需求,当大家都期望自己想要的角色强的时候,假设策划选择满足所有人的期望,那结果一定是所有角色都在膨胀,而数值膨胀的结果是所有人都不满意。
为了论证观点,我们可以来看看近期的角色流水表现,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2/18/l2Q17k-l4gkZmT3cSu0-z8.jpg.medium.jpg[/img]
可以发现,流水高低与角色强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基本可以说角色强度决定了米哈游营收的多少。那么从这一角度是否可以说明厨力在强度面前不堪一击?策划期望以数值膨胀来盈利?从资本逐利性决定了厂商的原罪性?非也。
事实上,原神的流水曲线不能完全说明强度党决定了游戏走向。说句直白的话,实际上厨力党掏钱比强度党爽快的多,在原神这一低难度pve游戏中,氪佬豪掷千金肯定不是为了深渊那点原石,十个里面九个是为了真爱。但为什么流水却不符合这一说法呢?它反馈的是一个众多玩家在分析厂商行为中被总忽视的一个指标因素:用户满意度。
在很多玩家眼中,策划唯利是图,为了kpi和骗钱使尽下三滥手段。“逐利性”这一出发点固然没错,但要满足利益最大化,用户满意度也是策划们的切身利益相关,不知道玩家想法的策划是不合格的,策划比玩家更了解玩家需求真的不是一句玩笑。实际上,原神流水反应的是玩家们对自己喜欢角色的满意度,能够乱杀的角色满意度高,玩家们也就掏钱买单,这一层面上强度党和厨力党本身就是一体的。玩家希望自己喜欢的角色更完美,这点策划心知肚明,为什么不这么做?为了长久的运营和平衡。
这是典型的囚徒困境问题。回到标题本身,从这一模型来分析,发声小的玩家会被发声大的玩家代表,导致自己喜欢的角色更难被加强(硬抬)容易被削弱(针对),但若大家都在拼命维护自己喜欢的角色,对新角色的强度挑剔,那么基于舆论、流水双方面影响,可以甘雨、胡桃、神里池为例,结果注定是数值膨胀,损害的是所有角色的保值性。
最后打个比方,玩家们冲强度这一行为就是消费者要求店家提供更好的服务,但是对店家来说满足你的这一消费要求时会损害其他消费者的利益,玩家所要求的,是店家实际上做不到的。
负责任的店家会拒绝你的要求,真正就想赚你钱的店家会对你笑脸相迎服务好,暗地里捅其他消费者刀子。其结果是所有人都被捅刀子,而后者的名声短期内会比前者好得多。不知各位更喜欢哪家店呢?
补充一下,不是说什么策划骂不得了,而是基于真正解决问题的角度。什么手感、剧情好坏、关卡设计合理性之类的问题,不适用于上述分析。
现在的游戏环境总是在骂策划本质是一种矛盾转嫁,和社会上用战争转移内部矛盾是一回事,强度问题的症结是玩家群体的内部需求差异。提一些能够共赢的建议远比无止境的屁股大站战好得多,也不用奇怪有其他玩家来找你茬。
标题是看到这句经典台词后的想法。
这话作为冲策划的理由错没错?从个体角度来说,没错,每个人的发言都是为了保障自己的游戏体验对得起付出。
但问题在哪呢——就是这句话每个人对每一个角色都可以这么说,玩家都有各自的需求,当大家都期望自己想要的角色强的时候,假设策划选择满足所有人的期望,那结果一定是所有角色都在膨胀,而数值膨胀的结果是所有人都不满意。
为了论证观点,我们可以来看看近期的角色流水表现,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2/18/l2Q17k-l4gkZmT3cSu0-z8.jpg.medium.jpg[/img]
可以发现,流水高低与角色强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基本可以说角色强度决定了米哈游营收的多少。那么从这一角度是否可以说明厨力在强度面前不堪一击?策划期望以数值膨胀来盈利?从资本逐利性决定了厂商的原罪性?非也。
事实上,原神的流水曲线不能完全说明强度党决定了游戏走向。说句直白的话,实际上厨力党掏钱比强度党爽快的多,在原神这一低难度pve游戏中,氪佬豪掷千金肯定不是为了深渊那点原石,十个里面九个是为了真爱。但为什么流水却不符合这一说法呢?它反馈的是一个众多玩家在分析厂商行为中被总忽视的一个指标因素:用户满意度。
在很多玩家眼中,策划唯利是图,为了kpi和骗钱使尽下三滥手段。“逐利性”这一出发点固然没错,但要满足利益最大化,用户满意度也是策划们的切身利益相关,不知道玩家想法的策划是不合格的,策划比玩家更了解玩家需求真的不是一句玩笑。实际上,原神流水反应的是玩家们对自己喜欢角色的满意度,能够乱杀的角色满意度高,玩家们也就掏钱买单,这一层面上强度党和厨力党本身就是一体的。玩家希望自己喜欢的角色更完美,这点策划心知肚明,为什么不这么做?为了长久的运营和平衡。
这是典型的囚徒困境问题。回到标题本身,从这一模型来分析,发声小的玩家会被发声大的玩家代表,导致自己喜欢的角色更难被加强(硬抬)容易被削弱(针对),但若大家都在拼命维护自己喜欢的角色,对新角色的强度挑剔,那么基于舆论、流水双方面影响,可以甘雨、胡桃、神里池为例,结果注定是数值膨胀,损害的是所有角色的保值性。
最后打个比方,玩家们冲强度这一行为就是消费者要求店家提供更好的服务,但是对店家来说满足你的这一消费要求时会损害其他消费者的利益,玩家所要求的,是店家实际上做不到的。
负责任的店家会拒绝你的要求,真正就想赚你钱的店家会对你笑脸相迎服务好,暗地里捅其他消费者刀子。其结果是所有人都被捅刀子,而后者的名声短期内会比前者好得多。不知各位更喜欢哪家店呢?
补充一下,不是说什么策划骂不得了,而是基于真正解决问题的角度。什么手感、剧情好坏、关卡设计合理性之类的问题,不适用于上述分析。
现在的游戏环境总是在骂策划本质是一种矛盾转嫁,和社会上用战争转移内部矛盾是一回事,强度问题的症结是玩家群体的内部需求差异。提一些能够共赢的建议远比无止境的屁股大站战好得多,也不用奇怪有其他玩家来找你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