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an, Consumer of Crayola
2020-05-28T04:05:35+00:00
我百度了一下,1962年的曲子,1967年的台湾电影《龙门客栈》就用上了,那段时间陆台还有这种文化交流的吗?
[quote][tid=22035856]Topic[/tid] Post by [uid=43297656]黄金时代艾尔星灵[/uid] (2020-06-04 12:13):
我百度了一下,1962年的曲子,1967年的台湾电影《龙门客栈》就用上了,那段时间陆台还有这种文化交流的吗?[/quote]你要知道6 70年代每年有多少人跑去了香港或者东南亚[s:pst:眼袋][s:pst:眼袋]真当没交流呢
那时候我们的革命文化输出相当强劲,是如今灯塔这种级别的。
[quote][pid=427324213,22035856,1]Reply[/pid] Post by [uid=62229257]Liplus[/uid] (2020-06-04 13:38):
确定是62年的曲子?[/quote]确实不是62年的,应该说是59年的
我还想问叶问系列是怎么找得到川井宪次做bgm的 这电影系列真的有一半都是bgn的功劳
你可以百度一下”粤语残片“,香港在黑白电影的发展史蛮长的
当年受益于两波难民潮,很多文化方面艺人都从大陆逃到那个弹丸之地,当年的”粤语残片“很多的艺人,都是从粤剧还有其他曲艺舞台转变过去的,所以像”小刀会序曲“这种曲艺上时常用到的歌曲自然也会移植到电影行业上。
另外说一下,早期成家班六小福这些动作明星,也是师从粤剧界的龙虎武师
文化圈,音乐圈还有名人圈子没有想象中这么大的,很多人都是互相认识或者沾亲带故,没你想的这么封闭。
香港文化界很左的,容易收到当时更左的大陆的影响不奇怪。当然,67年香港新华社组织的罢工运动被镇压妖魔化之后,香港左派就渐渐和大陆政府若即若离了。
我从另一个角度想,香港确实应该衰弱了
当年那么多人才去到香港
现在的人才多少会去香港呢?发展的空间,生活的空间?文化的包容?
除了依然国际化,很多地方的优势已经不多了,吸引人才的能力越来越弱了
[quote][pid=427322536,22035856,1]Reply[/pid] Post by [uid=61967649]银枪效节度[/uid] (2020-06-04 13:31):
那时候我们的革命文化输出相当强劲,是如今灯塔这种级别的。[/quote]那就扯淡了,那时候苏联都比不上这会的美国,那里来的灯塔这种级别。
Reply to [pid=427375089,22035856,1]Reply[/pid] Post by [uid=2229155]萨满还是圣骑?[/uid] (2020-06-04 17:01)
外国电影里跟革命挂钩经常会有镰刀锤子,另一个就是毛选。
[quote][pid=427376383,22035856,1]Reply[/pid] Post by [uid=1168304]a275694409[/uid] (2020-06-04 17:05):
外国电影里跟革命挂钩经常会有镰刀锤子,另一个就是毛选。[/quote]然后那?这就敢和灯塔比文化输出?
[quote][pid=427376383,22035856,1]Reply[/pid] Post by [uid=1168304]a275694409[/uid] (2020-06-04 17:05):
外国电影里跟革命挂钩经常会有镰刀锤子,另一个就是毛选。[/quote]输出革命不等于输出文化
[quote][pid=427375089,22035856,1]Reply[/pid] Post by [uid=2229155]萨满还是圣骑?[/uid] (2020-06-04 17:01):
那就扯淡了,那时候苏联都比不上这会的美国,那里来的灯塔这种级别。[/quote]文化输出不完全看国力。
[quote][pid=427377138,22035856,1]Reply[/pid] Post by [uid=2229155]萨满还是圣骑?[/uid] (2020-06-04 17:08):
然后那?这就敢和灯塔比文化输出?[/quote]灯塔能输出一些公知在网上阴阳怪气,我们那时候能直接输出到黑人上街,日本全共斗,你觉得哪个强力?
在中美建交之前,我国一直引领亚洲革命潮流,意识形态输出爆炸。香港六七十年代也爆发过如火如荼的左派工人学生运动。
建交之后就没人信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