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be_li
2025-04-19T05:09:56+00:00
凌晨三点,李然(化名)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她迷迷糊糊地划开屏幕,一封来自学校的邮件让她瞬间清醒—她的F-1学生签证被终止了,邮件里没有解释,只有冷冰冰的“15天内离境”通知。她盯着天花板,脑子里闪过无数个“为什么”:上周她只是因为在超市停车场超时缴费,收到了一张罚单,难道这就是原因?
这不是孤例。过去一个月美国超过80所高校中国留学生受到威胁,有人因为超速驾驶被吊销签证,有人因为几年前的一场邻里纠纷被翻旧账,甚至有人在社交媒体上点赞了一条关于巴以冲突的帖子,就被标记为“威胁国家安全”。《华尔街日报》称,已有超过1300名国际留学生被遣返,其中90%以上是中国留学生。
“我现在连开车都怕。”在纽约读研的王雪(化名)苦笑着说。她每天都要检查一遍自己的社交账号,删掉任何可能被误解的内容,连三年前转发的一条搞笑视频都设成了私密。“我爸妈已经催我回国了,他们说美国不安全。”她的同学更惨——因为和前男友吵架时邻居报了警,尽管案件早已撤销,移民局还是以“有逮捕记录”为由取消了她的学生身份。
国务卿卢比奥3月底公开表示,政府的目标是那些“参与违背美国利益活动”的人。但现实是,许多被遣返的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触犯了哪条红线。达特茅斯学院的博士生刘晓天(音译)还在实验室写代码,第二天就被通知“身份失效”。他从未参加过任何抗议活动,甚至没有交通违规记录。“他们连辩论的机会都不给我”
更荒诞的是,连交通罚单都会威胁签证,小红书上,一名留学生焦急地发问:“停车场给我贴了罚单,会影响签证吗?”底下几百条回复里,有人建议“赶紧找律师”,也有人自嘲:“我昨天闯了个黄灯,现在开始收拾行李了。”律师朱可亮经手的案例中,甚至有学生因为大学期间一次酒驾(未定罪)被翻出五年前的记录,直接遭遣返。这些理由根本站不住脚,但是他们就是可以随意执行,有人只是曾在课堂上讨论过巴以问题,有人因为参加了一次校园社团活动。
这场风波正在撕裂留学生的信任感。“我来美国是为了读书,不是为了当嫌疑犯的”一名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法庭听证会上哽咽着说。他每年支付6万美元学费,现在却连图书馆都不敢随便进——因为“怕被监控拍到什么可疑行为”。他的同学已经开始打包行李。
一名被遣返的学生收到移民局的邮件里只有一句话:“你的存在不符合美国利益。”
本来还在想贸易战怎么削减服务逆差,这下好了老美主动帮我们降低逆差了,还有老美不会真以为我们靠那点留学生吧?每年毕业1000万以上根本用不过来,倒是老美自己没了中国留学生可就只能全靠阿三了
这不是孤例。过去一个月美国超过80所高校中国留学生受到威胁,有人因为超速驾驶被吊销签证,有人因为几年前的一场邻里纠纷被翻旧账,甚至有人在社交媒体上点赞了一条关于巴以冲突的帖子,就被标记为“威胁国家安全”。《华尔街日报》称,已有超过1300名国际留学生被遣返,其中90%以上是中国留学生。
“我现在连开车都怕。”在纽约读研的王雪(化名)苦笑着说。她每天都要检查一遍自己的社交账号,删掉任何可能被误解的内容,连三年前转发的一条搞笑视频都设成了私密。“我爸妈已经催我回国了,他们说美国不安全。”她的同学更惨——因为和前男友吵架时邻居报了警,尽管案件早已撤销,移民局还是以“有逮捕记录”为由取消了她的学生身份。
国务卿卢比奥3月底公开表示,政府的目标是那些“参与违背美国利益活动”的人。但现实是,许多被遣返的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触犯了哪条红线。达特茅斯学院的博士生刘晓天(音译)还在实验室写代码,第二天就被通知“身份失效”。他从未参加过任何抗议活动,甚至没有交通违规记录。“他们连辩论的机会都不给我”
更荒诞的是,连交通罚单都会威胁签证,小红书上,一名留学生焦急地发问:“停车场给我贴了罚单,会影响签证吗?”底下几百条回复里,有人建议“赶紧找律师”,也有人自嘲:“我昨天闯了个黄灯,现在开始收拾行李了。”律师朱可亮经手的案例中,甚至有学生因为大学期间一次酒驾(未定罪)被翻出五年前的记录,直接遭遣返。这些理由根本站不住脚,但是他们就是可以随意执行,有人只是曾在课堂上讨论过巴以问题,有人因为参加了一次校园社团活动。
这场风波正在撕裂留学生的信任感。“我来美国是为了读书,不是为了当嫌疑犯的”一名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法庭听证会上哽咽着说。他每年支付6万美元学费,现在却连图书馆都不敢随便进——因为“怕被监控拍到什么可疑行为”。他的同学已经开始打包行李。
一名被遣返的学生收到移民局的邮件里只有一句话:“你的存在不符合美国利益。”
本来还在想贸易战怎么削减服务逆差,这下好了老美主动帮我们降低逆差了,还有老美不会真以为我们靠那点留学生吧?每年毕业1000万以上根本用不过来,倒是老美自己没了中国留学生可就只能全靠阿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