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zstance
2020-12-02T15:49:53+00:00
在医院实习已是小半年,复习也都差不多了。今早醒来什么也不想做,从起床玩到现在。离睡觉的点还有一个种头,于是便打算站在学生生涯的终点,大致回顾一下自己的得失。
准确地说,“这一次”并不特指某一段恋情,而是指高三到大四这段时间。不同于初中的懵懂,那时恋爱这个概念在脑中还不曾明确,做出了一些现在看来有些啼笑皆非的操作。高中的我,已是在有意无意间经受过诸多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中关于恋爱的洗礼了。
不大清楚其他省份是否与我相同,联邦制包邮省的学子在大一时同时学习语数外物化政史地生八门学科,然后在高二进行文理分班(高考只有语数外三门算分数,其他学科为ABCD的等级制,文科语文有40分附加题,理科则是数学),在根据选修科目的不同分成譬如理科物化班,物生班,文科政史班啥的。
高二稳稳当当地度过,我的成绩还算不错,在老师那里算是有点点小小特权,可以一个人坐在最后头(坐后排好处在于一是上课的时候去厕所很方便,有的时候无心听课,便寻个机会利用教室至厕所这段短短路程散心,二是班主任年级主任从办公室潜行过来由于最后一排恰好在窗户不起眼的角落的缘故我能第一时间发觉。)
妈的说了一堆屁话,那么直接快进到剧情开始。
那是高三深秋的一个雨夜,在晚自习第二节课的课间。隔壁的好姬友过来寻我。对话大意如下:
没带伞,放学一起走。
你咋不去找XXX?
别屁话。
那我放学去找你。
放学了,我走到她们班后门,一眼瞥见这崽种在和前后左右的人讲话,收书包mancidaci (系方言,指一个人动作拖拖拉拉),顿时心生不爽,因为本来放学人多交通就会很拥堵,而下雨只会加剧这不幸。嘴里小声念叨,组织语言并排练如何抑扬顿挫,有理有据地数落她。这时她的老父亲穿着雨衣带着伞走了过来,于是我打了个招呼后,只留下一句你小子逃过一劫便溜溜球了。(不是方言,指一个人因归心似箭而动作迅速地从当前场景离开)
这是碰上另一个从开裆裤玩到现在的旁友,对话如下
这么巧,雨这么大,一起走回家吧。
别放屁,你家离得近可以走,老子电瓶车回家还要开个十来分钟呢。
遂分道扬镳。
接下来我干等,宁可迟一点等人差不多走光光,也不想和车流人海搅一起。
这时候她一脸严肃地朝我走来,这时侯挺晚了,我看她手里没伞,于是“没人接你吗”,未有回应,并且依旧面无表情。
我心想,妈的,好叼,于是错身而过。
走到走廊尽头,回头一看,发现她站在教室后门一动不动。
心生一计,于是我又走了回去“你是我们班的吧”
点头,不说话。
我有两把伞,还有一把放在车上,需要的话就和我一起去拿吧。(之前姬友找我也是知道我有这种以备不测的习惯,我和她是初二初三高一都挺巧的分在一个班)
她疑惑,为什么不直接拿给我呢
这时候我,我忘了这时候我说的啥了,反正我转身走回走廊尽头等了一会,她走上来说等她一下,她和在楼上那个班锁门的朋友说一下。
这时候我有所察觉,嗯,锁门,一般都是住宿的同学锁门。
淦,我以为她是像我姬友那种出门晴天就不会往书包带伞的马大哈,然后又有个无情不来送伞的老父亲,故而等到老晚像个孤儿。结果人家是住宿的,也不差淋这一会儿雨奔回宿舍,孤苦伶仃往后门一站纯粹是等拖拉机同伴(系方言,同样指动作慢,做事情拖拖拉拉)
weile,困觉。
准确地说,“这一次”并不特指某一段恋情,而是指高三到大四这段时间。不同于初中的懵懂,那时恋爱这个概念在脑中还不曾明确,做出了一些现在看来有些啼笑皆非的操作。高中的我,已是在有意无意间经受过诸多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中关于恋爱的洗礼了。
不大清楚其他省份是否与我相同,联邦制包邮省的学子在大一时同时学习语数外物化政史地生八门学科,然后在高二进行文理分班(高考只有语数外三门算分数,其他学科为ABCD的等级制,文科语文有40分附加题,理科则是数学),在根据选修科目的不同分成譬如理科物化班,物生班,文科政史班啥的。
高二稳稳当当地度过,我的成绩还算不错,在老师那里算是有点点小小特权,可以一个人坐在最后头(坐后排好处在于一是上课的时候去厕所很方便,有的时候无心听课,便寻个机会利用教室至厕所这段短短路程散心,二是班主任年级主任从办公室潜行过来由于最后一排恰好在窗户不起眼的角落的缘故我能第一时间发觉。)
妈的说了一堆屁话,那么直接快进到剧情开始。
那是高三深秋的一个雨夜,在晚自习第二节课的课间。隔壁的好姬友过来寻我。对话大意如下:
没带伞,放学一起走。
你咋不去找XXX?
别屁话。
那我放学去找你。
放学了,我走到她们班后门,一眼瞥见这崽种在和前后左右的人讲话,收书包mancidaci (系方言,指一个人动作拖拖拉拉),顿时心生不爽,因为本来放学人多交通就会很拥堵,而下雨只会加剧这不幸。嘴里小声念叨,组织语言并排练如何抑扬顿挫,有理有据地数落她。这时她的老父亲穿着雨衣带着伞走了过来,于是我打了个招呼后,只留下一句你小子逃过一劫便溜溜球了。(不是方言,指一个人因归心似箭而动作迅速地从当前场景离开)
这是碰上另一个从开裆裤玩到现在的旁友,对话如下
这么巧,雨这么大,一起走回家吧。
别放屁,你家离得近可以走,老子电瓶车回家还要开个十来分钟呢。
遂分道扬镳。
接下来我干等,宁可迟一点等人差不多走光光,也不想和车流人海搅一起。
这时候她一脸严肃地朝我走来,这时侯挺晚了,我看她手里没伞,于是“没人接你吗”,未有回应,并且依旧面无表情。
我心想,妈的,好叼,于是错身而过。
走到走廊尽头,回头一看,发现她站在教室后门一动不动。
心生一计,于是我又走了回去“你是我们班的吧”
点头,不说话。
我有两把伞,还有一把放在车上,需要的话就和我一起去拿吧。(之前姬友找我也是知道我有这种以备不测的习惯,我和她是初二初三高一都挺巧的分在一个班)
她疑惑,为什么不直接拿给我呢
这时候我,我忘了这时候我说的啥了,反正我转身走回走廊尽头等了一会,她走上来说等她一下,她和在楼上那个班锁门的朋友说一下。
这时候我有所察觉,嗯,锁门,一般都是住宿的同学锁门。
淦,我以为她是像我姬友那种出门晴天就不会往书包带伞的马大哈,然后又有个无情不来送伞的老父亲,故而等到老晚像个孤儿。结果人家是住宿的,也不差淋这一会儿雨奔回宿舍,孤苦伶仃往后门一站纯粹是等拖拉机同伴(系方言,同样指动作慢,做事情拖拖拉拉)
weile,困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