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sszzaacckk
2021-08-11T05:03:56+00:00
2月发了一个帖子[url=https://nga.178.com/read.php?tid=25683613]聊聊各大厂商的SSD[/url],有幸被加精。现在半年过去,SSD市场风云变幻,是时候来一次刷新了。
总体来说,按这个顺序写吧:
1.更新简介
每次更新部分为蓝色部分
Ver 2.1:紧急将SN550移除推荐,修改对其看法。
Ver 2.2:补上修改后的矿盘部分,补充性价比PCIe 4.0*4盘,修改与补充对部分SSD的看法,调整个人推荐,补充传言与拾遗。
2.远离矿盘
[quote]近来一段时间,由于Chia币价格暴跌,大量挖矿SSD流入市场。那为什么我要在这里说绝大多数矿盘不值得购买呢?原因如下:
1.使用强度
虽然在SSD领域这个概念较少被提及,但消费级和企业级/数据中心级/NAS级SSD还是存在适用强度的区别的。隔壁HDD,家用盘只适合5*8的使用强度,而后3者,是可以做到7*24的;同样的,消费级SSD本身就不是为了持续高强度的P盘操作设计的。这种强度的工作,对于盘体的伤害不可估量。
2.散热
根据不同信息渠道,矿老板的水平参差不齐,有暴力扇伺候好的,也有散热没做好导致积热的。你无法了解到去购买的矿盘实际散热环境如何。
3.颗粒与主控
SSD的原理导致P盘操作会减少颗粒的寿命和性能。一般而言,消费级固态在家用主板上P盘,实际寿命至少在TBW标注的2倍左右。部分矿盘看起来只用了20%的PE?回到之前提到的问题,P盘的20%PE和正常家用写入的20%PE可不是一个概念(研究证明高温环境对颗粒寿命不利,会出现明显的写放大),这个对于SSD整体寿命影响是极大的。而且,根据一些测试,P盘的大量写入也会导致性能下降,导致速度降低,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卡死,
说到主控,不良的散热条件会提升暴毙概率,而主控暴毙是这几年SSD损坏的主要原因,
4.清零
部分矿盘可清零,这是重大隐患。清零导致主控和固件不再认得颗粒的现有情况,这导致之前的磨损均衡策略不能进行下去,容易出现对磨损相对严重的颗粒再过度写入的情况。何况清零操作本身就会大幅影响盘体的稳定性,有人买了2块矿盘就有一块根本过不了测试。
5.价格
近期金士顿KC2500、威刚SX8200Pro等价格再次降低,相比之下,价格不便宜多少又充满未知风险的矿盘更不值得购买了。
至于水更深的企业级矿,本身企业级盘就挺难伺候的,用来挖矿的又工况不明,清零问题也存在,一般消费者更需远离。
[/quote]
2.远离嘉合劲威!
[quote]让我发出如此感叹的是光威竟然在以全国产SSD为旗号的奕Pro系列上也存在大面积的偷换物料情况:SATA盘换太极半导体封装NAND;NVMe换主控方案、换自封NAND、换自封DRAM缓存。(详见[url]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345780-1-1.html)[/url]除了主控方案的更换可以理解,其他更换都是严重败坏国产SSD信誉的行为,让人无话可说。
近期阿斯加特发布了AN4,虽然价格还行,但CHH已经有一例DOA,也就是到手掉盘的情况,最近又有用自封片的案例。事实上,AN2、AN3、AN3+也存在掉盘问题,只能怀疑嘉合劲威整体QC不行,再加之以后物料偷换的风险(以及我实在不喜欢全盘模拟的策略),建议谨慎购买。[/quote]
3.各大厂商SSD简谈
考虑到实际情况,这次先把各大厂商的PCIe 4.0*4旗舰盘拉一起聊聊,再谈其他盘。
[quote]PCIe 4.0*4旗舰:
最近半年出了不少PCIe 4.0*4盘 (不算SN750 SE这种丢脸的) ,大致可以按是否使用全盘模拟SLC Cache策略分为2大阵营(全盘模拟的策略能带来大SLC缓内的良好顺序写入体验,但副作用就是温度较高,更大量的持续写入会出现三段式曲线,缓外TLC体验较差,理论寿命更低),暂时先列出我比较清楚的几个盘吧:
[quote]新全盘模拟SLC旗舰:
西数SN850:自研主控+闪迪原厂96L SN850在跑分上相当给力,略低于980Pro的价格实质成为了全盘模拟阵营中的佼佼者。
英睿达P5 Plus:自研主控+美光原厂176L 另一使用全盘模拟策略原厂旗舰就有点尴尬了,主控发热较大,跑分不太好看,不过价格相当可以。值得注意的是,[url=https://www.storagereview.com/review/crucial-p5-plus-ssd-review]该盘在Storegereview的测试中跑出了相当诡异的情况[/url],需要进一步观察,暂不购买为妙。
阿斯加特AN4:英韧IG5236+YMTC原厂128L 这盘的原罪就是嘉合劲威生产,现在基本没有货,之前最后一批货还是自封片的。
雷克沙NM800:英韧IG5236+自封NAND 价格有点德不配位的感觉。
威刚S70:英韧IG5236+自封NAND 威刚也是个喜欢换物料的厂家,但至少比嘉合劲威可靠点。[/quote][quote]新非全盘模拟SLC旗舰:
三星980PRO:自研主控+三星原厂136L 虽然不像970EVO PLUS在PCIe 3.0世代有统治地位,但也算一块顶级好盘,不过在固件更新后还有SLC缓存失效的零星个案。
浦科特M10P:英韧IG5236+铠侠原厂96L 相当优秀的固件设计,温度控制优异。
铠侠XG7:盖标英韧IG5236+铠侠原厂96L 浦科特M10P的姊妹盘,固件相似但更温和,也解决了群联主控时代严重掉标称寿命的问题。
海盗船MP600Pro:群联E18+群联封美光96L 群联代工的旗舰盘不少放弃E16/12世代的全盘模拟SLC Cache策略,但价格仍然较高
希捷Firecuda 530:盖标群联E18+群联封美光176L 希捷在这代旗舰上采用的是半定制公版,B47R带来强劲性能,但价格相当之高,性价比过于低下。[/quote][quote]性价比之选:
海盗船MP600:比起MP600 PRO,放下身段的老旗舰现在成了性价比好选择,2T卖到1500真的很实在。
海盗船MP600 Core:全盘模拟策略的QLC PCIe 4.0*4盘,但价格优势巨大,2T只要1200的话若确认在PS5上体验尚可,可考虑购入。
宇瞻AS2280Q4:别被名字骗了,这也是群联E18配TLC的盘,可以作为MP600的替换选择[/quote][/quote][quote]三星篇:
PCIe 3.0 NVMe:
970EVO Plus:更换980同款主控后SLC Cache增大,缓外降低,可根据个人需求考虑选择。
970PRO:末代皇帝MLC,足够强大的信仰产品。
980:不足以承担970EVO继承者的地位,缓外已经很拉,但满盘更拉。有性价比更好的产品。
SATA3:
860EVO:老SATA盘,质量经得住检验。如果觉得870EVO出来的时间不够长,尚待检验,那就买这个吧。
870EVO:新颗粒新主控,部分指标得到大幅提升。不差钱的SATA选择。
870QVO:建议再等一代,今年新出的QLC盘成熟度普遍较高。[/quote][quote]西数/闪迪篇:
PCIe 3.0 NVMe:
SN750:新版本改进了发热问题。记得打开游戏模式,本身由于使用nCache技术延迟就略大,不开会更大一些。
SN550:23固件的蓝盘或许应该叫SN350 Pro?1T勉强能接受,500G直接拉了闸。
SN350:虽然你的速度很靓仔,但80TBW的质保写入量实在很难看啊,除非价格到500RMB 1T附近,还是请勿考虑。
SATA3:
蓝盘:新的41固件解决了冷数据问题,重回值得购买的轨道。
绿盘:电子垃圾,方案不定。[/quote][quote]铠侠篇:
PCIe 3.0 NVMe:
RD20/RD10/RC10:考虑到XG7已经解决标称寿命下降过速的问题,全线不推荐购买,而且4季度就会有RC10的升级版。
SATA3:
TC10:由于存在类似NVMe盘的寿命下降过速,不建议购买。[/quote][quote]建兴/浦科特篇:
PCIe 3.0 NVMe:
M9P Plus:M9PeG的迭代升级款,在温度控制上做得不错,适合轻负载环境。保修不错。
T12Plus/EVO:难得一见的原厂2242/2230 M.2。需求行货的话算唯一的可靠入手渠道。但2242的暂时在TM旗舰店没货。
SATA3:
M8VC:产品较老,但价格没下来,购买价值不大。
M8VC Plus:作为旗舰级SATA3只有3年保说不过去了。[/quote][quote]美光/英睿达篇:
PCIe 3.0 NVMe:
P2:现在全部QLC,包括500G版本。价格高于普遍期望,不推荐。
P5:全盘模拟SLC Cache方案,发热大。但JD做活动1T版相当便宜,要什么自行车?
SATA3:
MX500:相当性价比的9X层TLC SATA选择,大促时价格太香。但故障率似乎略高(无充分证据,在NGA看到的案例中坏过3块左右)。
BX500:都换QLC了,别买。[/quote][quote]英特尔篇:
PCIe 3.0 NVMe:
H20:相较H10提升不少,但现在暂无售卖。
670P:得益于强大的SM2265主控和优秀的缓存策略,670P在轻度应用下不逊色于TLC M.2,但在深队列和重负载下还是显示出了颗粒质量上的不足,不过出缓后顺序写已经基本达到TLC SATA水平,可用。部分指标优秀,其余的也还行,现在价格接近650RMB 1T,也算可以考虑了。[/quote][quote]致钛篇:
PCIe 3.0 NVMe:
PC005:价格降幅较少,导致在同价位产品中不占优势。
SATA3:
SC001 Active:MAS0902作为最强无缓SATA主控之一,让这盘成为了无缓SATA的最优选。[/quote][quote]金士顿篇:
PCIe 3.0 NVMe:
KC2500:近期疑似清仓,价格相当可以,值得购买。
A2000:由于近期KC2500价格很低,不如加钱。
NV1:1T及以上为QLC,和英睿达P2一个问题,不够便宜[/quote][quote]威刚篇:
PCIe 3.0 NVMe:
SX8200Pro:同是低价的话,比起有7个方案的SX8200Pro,1T的可能KC2500更值得考虑。不过2T的价格确实挺可以的[/quote][quote]海康存储篇:
PCIe 3.0 NVMe:
CC500:这颗MAP1202算是不错的Dram-less主控,但闪存水平由于之前的事件值得怀疑,价格又没有明显优势。[/quote]
4.或许能叫推荐的玩意
个人意见,相当主观,排名按价格大致分先后
[quote]PCIe 4.0*4:海盗船MP600 浦科特M10P 三星980PRO 希捷Firecuda 530
PCIe 3.0和SATA3:
PCIe 3.0*4:金士顿NV1(仅500G版) 威刚SX8200Pro 金士顿KC2500 西数SN750 三星970EVO Plus
SATA3:致钛SC001 英睿达MX500 西数蓝盘 三星860EVO 三星870EVO(金士顿KC600候补)[/quote]
5.传言与拾遗
[quote]
总体来说,按这个顺序写吧:
- 1.各次更新简介
- 2.远离矿盘!
- 3.远离嘉合劲威!
- 4.各大厂商SSD简谈
- 5.或许能叫推荐的玩意
- 6.传言与拾遗(清零相关在此)
1.更新简介
每次更新部分为蓝色部分
Ver 2.1:紧急将SN550移除推荐,修改对其看法。
Ver 2.2:补上修改后的矿盘部分,补充性价比PCIe 4.0*4盘,修改与补充对部分SSD的看法,调整个人推荐,补充传言与拾遗。
2.远离矿盘
[quote]近来一段时间,由于Chia币价格暴跌,大量挖矿SSD流入市场。那为什么我要在这里说绝大多数矿盘不值得购买呢?原因如下:
1.使用强度
虽然在SSD领域这个概念较少被提及,但消费级和企业级/数据中心级/NAS级SSD还是存在适用强度的区别的。隔壁HDD,家用盘只适合5*8的使用强度,而后3者,是可以做到7*24的;同样的,消费级SSD本身就不是为了持续高强度的P盘操作设计的。这种强度的工作,对于盘体的伤害不可估量。
2.散热
根据不同信息渠道,矿老板的水平参差不齐,有暴力扇伺候好的,也有散热没做好导致积热的。你无法了解到去购买的矿盘实际散热环境如何。
3.颗粒与主控
SSD的原理导致P盘操作会减少颗粒的寿命和性能。一般而言,消费级固态在家用主板上P盘,实际寿命至少在TBW标注的2倍左右。部分矿盘看起来只用了20%的PE?回到之前提到的问题,P盘的20%PE和正常家用写入的20%PE可不是一个概念(研究证明高温环境对颗粒寿命不利,会出现明显的写放大),这个对于SSD整体寿命影响是极大的。而且,根据一些测试,P盘的大量写入也会导致性能下降,导致速度降低,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卡死,
说到主控,不良的散热条件会提升暴毙概率,而主控暴毙是这几年SSD损坏的主要原因,
4.清零
部分矿盘可清零,这是重大隐患。清零导致主控和固件不再认得颗粒的现有情况,这导致之前的磨损均衡策略不能进行下去,容易出现对磨损相对严重的颗粒再过度写入的情况。何况清零操作本身就会大幅影响盘体的稳定性,有人买了2块矿盘就有一块根本过不了测试。
5.价格
近期金士顿KC2500、威刚SX8200Pro等价格再次降低,相比之下,价格不便宜多少又充满未知风险的矿盘更不值得购买了。
至于水更深的企业级矿,本身企业级盘就挺难伺候的,用来挖矿的又工况不明,清零问题也存在,一般消费者更需远离。
[/quote]
2.远离嘉合劲威!
[quote]让我发出如此感叹的是光威竟然在以全国产SSD为旗号的奕Pro系列上也存在大面积的偷换物料情况:SATA盘换太极半导体封装NAND;NVMe换主控方案、换自封NAND、换自封DRAM缓存。(详见[url]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345780-1-1.html)[/url]除了主控方案的更换可以理解,其他更换都是严重败坏国产SSD信誉的行为,让人无话可说。
近期阿斯加特发布了AN4,虽然价格还行,但CHH已经有一例DOA,也就是到手掉盘的情况,最近又有用自封片的案例。事实上,AN2、AN3、AN3+也存在掉盘问题,只能怀疑嘉合劲威整体QC不行,再加之以后物料偷换的风险(以及我实在不喜欢全盘模拟的策略),建议谨慎购买。[/quote]
3.各大厂商SSD简谈
考虑到实际情况,这次先把各大厂商的PCIe 4.0*4旗舰盘拉一起聊聊,再谈其他盘。
[quote]PCIe 4.0*4旗舰:
最近半年出了不少PCIe 4.0*4盘
[quote]新全盘模拟SLC旗舰:
西数SN850:自研主控+闪迪原厂96L SN850在跑分上相当给力,略低于980Pro的价格实质成为了全盘模拟阵营中的佼佼者。
英睿达P5 Plus:自研主控+美光原厂176L 另一使用全盘模拟策略原厂旗舰就有点尴尬了,主控发热较大,跑分不太好看,不过价格相当可以。值得注意的是,[url=https://www.storagereview.com/review/crucial-p5-plus-ssd-review]该盘在Storegereview的测试中跑出了相当诡异的情况[/url],需要进一步观察,暂不购买为妙。
阿斯加特AN4:英韧IG5236+YMTC原厂128L 这盘的原罪就是嘉合劲威生产,现在基本没有货,之前最后一批货还是自封片的。
雷克沙NM800:英韧IG5236+自封NAND 价格有点德不配位的感觉。
威刚S70:英韧IG5236+自封NAND 威刚也是个喜欢换物料的厂家,但至少比嘉合劲威可靠点。[/quote][quote]新非全盘模拟SLC旗舰:
三星980PRO:自研主控+三星原厂136L 虽然不像970EVO PLUS在PCIe 3.0世代有统治地位,但也算一块顶级好盘,不过在固件更新后还有SLC缓存失效的零星个案。
浦科特M10P:英韧IG5236+铠侠原厂96L 相当优秀的固件设计,温度控制优异。
铠侠XG7:盖标英韧IG5236+铠侠原厂96L 浦科特M10P的姊妹盘,固件相似但更温和,也解决了群联主控时代严重掉标称寿命的问题。
海盗船MP600Pro:群联E18+群联封美光96L 群联代工的旗舰盘不少放弃E16/12世代的全盘模拟SLC Cache策略,但价格仍然较高
希捷Firecuda 530:盖标群联E18+群联封美光176L 希捷在这代旗舰上采用的是半定制公版,B47R带来强劲性能,但价格相当之高,性价比过于低下。[/quote][quote]性价比之选:
海盗船MP600:比起MP600 PRO,放下身段的老旗舰现在成了性价比好选择,2T卖到1500真的很实在。
海盗船MP600 Core:全盘模拟策略的QLC PCIe 4.0*4盘,但价格优势巨大,2T只要1200的话若确认在PS5上体验尚可,可考虑购入。
宇瞻AS2280Q4:别被名字骗了,这也是群联E18配TLC的盘,可以作为MP600的替换选择[/quote][/quote][quote]三星篇:
PCIe 3.0 NVMe:
970EVO Plus:更换980同款主控后SLC Cache增大,缓外降低,可根据个人需求考虑选择。
970PRO:末代皇帝MLC,足够强大的信仰产品。
980:不足以承担970EVO继承者的地位,缓外已经很拉,但满盘更拉。有性价比更好的产品。
SATA3:
860EVO:老SATA盘,质量经得住检验。如果觉得870EVO出来的时间不够长,尚待检验,那就买这个吧。
870EVO:新颗粒新主控,部分指标得到大幅提升。不差钱的SATA选择。
870QVO:建议再等一代,今年新出的QLC盘成熟度普遍较高。[/quote][quote]西数/闪迪篇:
PCIe 3.0 NVMe:
SN750:新版本改进了发热问题。记得打开游戏模式,本身由于使用nCache技术延迟就略大,不开会更大一些。
SN550:23固件的蓝盘或许应该叫SN350 Pro?1T勉强能接受,500G直接拉了闸。
SN350:虽然你的速度很靓仔,但80TBW的质保写入量实在很难看啊,除非价格到500RMB 1T附近,还是请勿考虑。
SATA3:
蓝盘:新的41固件解决了冷数据问题,重回值得购买的轨道。
绿盘:电子垃圾,方案不定。[/quote][quote]铠侠篇:
PCIe 3.0 NVMe:
RD20/RD10/RC10:考虑到XG7已经解决标称寿命下降过速的问题,全线不推荐购买,而且4季度就会有RC10的升级版。
SATA3:
TC10:由于存在类似NVMe盘的寿命下降过速,不建议购买。[/quote][quote]建兴/浦科特篇:
PCIe 3.0 NVMe:
M9P Plus:M9PeG的迭代升级款,在温度控制上做得不错,适合轻负载环境。保修不错。
T12Plus/EVO:难得一见的原厂2242/2230 M.2。需求行货的话算唯一的可靠入手渠道。但2242的暂时在TM旗舰店没货。
SATA3:
M8VC:产品较老,但价格没下来,购买价值不大。
M8VC Plus:作为旗舰级SATA3只有3年保说不过去了。[/quote][quote]美光/英睿达篇:
PCIe 3.0 NVMe:
P2:现在全部QLC,包括500G版本。价格高于普遍期望,不推荐。
P5:全盘模拟SLC Cache方案,发热大。但JD做活动1T版相当便宜,要什么自行车?
SATA3:
MX500:相当性价比的9X层TLC SATA选择,大促时价格太香。但故障率似乎略高(无充分证据,在NGA看到的案例中坏过3块左右)。
BX500:都换QLC了,别买。[/quote][quote]英特尔篇:
PCIe 3.0 NVMe:
H20:相较H10提升不少,但现在暂无售卖。
670P:得益于强大的SM2265主控和优秀的缓存策略,670P在轻度应用下不逊色于TLC M.2,但在深队列和重负载下还是显示出了颗粒质量上的不足,不过出缓后顺序写已经基本达到TLC SATA水平,可用。部分指标优秀,其余的也还行,现在价格接近650RMB 1T,也算可以考虑了。[/quote][quote]致钛篇:
PCIe 3.0 NVMe:
PC005:价格降幅较少,导致在同价位产品中不占优势。
SATA3:
SC001 Active:MAS0902作为最强无缓SATA主控之一,让这盘成为了无缓SATA的最优选。[/quote][quote]金士顿篇:
PCIe 3.0 NVMe:
KC2500:近期疑似清仓,价格相当可以,值得购买。
A2000:由于近期KC2500价格很低,不如加钱。
NV1:1T及以上为QLC,和英睿达P2一个问题,不够便宜[/quote][quote]威刚篇:
PCIe 3.0 NVMe:
SX8200Pro:同是低价的话,比起有7个方案的SX8200Pro,1T的可能KC2500更值得考虑。不过2T的价格确实挺可以的[/quote][quote]海康存储篇:
PCIe 3.0 NVMe:
CC500:这颗MAP1202算是不错的Dram-less主控,但闪存水平由于之前的事件值得怀疑,价格又没有明显优势。[/quote]
4.或许能叫推荐的玩意
个人意见,相当主观,排名按价格大致分先后
[quote]PCIe 4.0*4:海盗船MP600 浦科特M10P 三星980PRO 希捷Firecuda 530
PCIe 3.0和SATA3:
PCIe 3.0*4:金士顿NV1(仅500G版) 威刚SX8200Pro 金士顿KC2500 西数SN750 三星970EVO Plus
SATA3:致钛SC001 英睿达MX500 西数蓝盘 三星860EVO 三星870EVO(金士顿KC600候补)[/quote]
5.传言与拾遗
[quote]
- 1.据海康测试人员的渠道的消息,SN550/750可清零;Reddit上可能有970evo清零的案例;群联E12主控公版可不完美清零。
- 2.有其他渠道消息也提到SN550/750可清零。
- 3.据Xinxindsq消息,市面上大部分盘可清零,包括SN850/980PRO。
- 4.索尼旗下Nextorage可能会以类似希捷Firecuda 530的方案推出官方PS5兼容扩展S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