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A_Deadpool
2021-12-21T07:59:45+00:00
这次雄狮少年事件里,豆瓣也对资方举手投降了,至此从各种新闻通稿清一色的“高评分”,然后对着惨不忍睹的票房掩耳盗铃,只有少数会说到“NGA、贴吧、s1”里对这个电影有不同看法,而很多不怎么关注网络论战的人想去看电影时,只会得到这个电影评分很高的信息。
所以,诸君,是时候推出NGA自己的评分了。
这次事件中现有的评分全部失效,而贴吧和s1这些地方的框架又都不太好搞出一个评分,NGA这次是全村最后的希望了。
————————上面是发公愤,下面是个人的私货设想————————
当前各种评分都很难摆脱被恶意控分的影响,豆瓣之前声誉不错,但也饱受“不看就能打分”之类的攻击,如果自己评分体系有影响力了,这也必然会发生。
一个应对思路是根据站内等级/参与评分次数之类设置权重,但这会催生“养号”的人,怎么判断号是正常用还是养的,又是个无休止的道魔之争,判断标准是否公正也是无休止的口水战。
所以我的一个思路是:每次评分根据与全站评分偏差而得到/失去积分,以评分人积分作为加权权重,来计算最终的“NGA用户加权评分”。
这样也有弊端:很多人不是电影上映后第一时间看电影,而为了保证分数的影响又需要第一时间出分,一个能反应群体里所有人意见和的分数,必须包含所有合法打分。而如果出分后还可以再打分,且打的分与目前平均分的差距会导致自己被扣分/加分,这会是对打分独立性构成强烈干扰,导致操纵第一波分数会有巨大收益……
我更青睐的思路是:影响个人权重分数得失的不是打分与平均分的差,而是预测电影票房与最终实际票房的差(露出混电影票房吧与名作之壁吧的尾巴)。
好处是电影票房是专资办公布的官方数据,即便有偷票房和票房注水,误差占比还是很小的,更不受水军影响。另外对票房的竞猜完全可以在电影上映前就启动,每天对所有预测做个统计可以得出“预测票房”的行情来,设置一个最终日期结算预测结果是加分还是减分。
当然坏处也有,这个体系的纠错能力在票房预测数据而非打分数据,水军完全可以理性预测票房而偏颇打分。
不知道谁有没有更好的构思?
所以,诸君,是时候推出NGA自己的评分了。
这次事件中现有的评分全部失效,而贴吧和s1这些地方的框架又都不太好搞出一个评分,NGA这次是全村最后的希望了。
————————上面是发公愤,下面是个人的私货设想————————
当前各种评分都很难摆脱被恶意控分的影响,豆瓣之前声誉不错,但也饱受“不看就能打分”之类的攻击,如果自己评分体系有影响力了,这也必然会发生。
一个应对思路是根据站内等级/参与评分次数之类设置权重,但这会催生“养号”的人,怎么判断号是正常用还是养的,又是个无休止的道魔之争,判断标准是否公正也是无休止的口水战。
所以我的一个思路是:每次评分根据与全站评分偏差而得到/失去积分,以评分人积分作为加权权重,来计算最终的“NGA用户加权评分”。
这样也有弊端:很多人不是电影上映后第一时间看电影,而为了保证分数的影响又需要第一时间出分,一个能反应群体里所有人意见和的分数,必须包含所有合法打分。而如果出分后还可以再打分,且打的分与目前平均分的差距会导致自己被扣分/加分,这会是对打分独立性构成强烈干扰,导致操纵第一波分数会有巨大收益……
我更青睐的思路是:影响个人权重分数得失的不是打分与平均分的差,而是预测电影票房与最终实际票房的差(露出混电影票房吧与名作之壁吧的尾巴)。
好处是电影票房是专资办公布的官方数据,即便有偷票房和票房注水,误差占比还是很小的,更不受水军影响。另外对票房的竞猜完全可以在电影上映前就启动,每天对所有预测做个统计可以得出“预测票房”的行情来,设置一个最终日期结算预测结果是加分还是减分。
当然坏处也有,这个体系的纠错能力在票房预测数据而非打分数据,水军完全可以理性预测票房而偏颇打分。
不知道谁有没有更好的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