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zie
2021-08-23T13:24:41+00:00
就是你起码中文本身运用要正确吧,比如孑与2说自己是当地作协主席,之前起点给我推了他的书,看到第三行我就毒发了,很难受。
“雪雕高傲的飞翔在蓝天与雪山之间。”
我觉得这里怎么也该用“地”吧,看的我真的很难受,你都堂堂作协主席了,起码得有个示范作用吧,不能让别人看了,觉得作协的人连基本的文字运用都不对吧
[s:ac:茶]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8/29/ekQ176-kqcnZlT3cSdw-hu.jpg.medium.jpg[/img]
主席不谈,作协成员里,一大堆人估计也不会。你以为作协平均水准有多高。。
建国之前好像的地得不严格区分的,他这么写可能是追求古韵
[quote][pid=545597377,28276606,1]Reply[/pid] Post by [uid=61093945]不瑞克3[/uid] (2021-08-29 21:29):
建国之前好像的地得不严格区分的,他这么写可能是追求古韵[/quote]还有这种说法?[s:a2:你这种人…]
我之前看一本小说,开头前三章就有一句,“因为xxx的原因”。
[s:ac:哭笑]
[quote][pid=545597377,28276606,1]Reply[/pid] Post by [uid=61093945]不瑞克3[/uid] (2021-08-29 21:29):
建国之前好像的地得不严格区分的,他这么写可能是追求古韵[/quote]那把他送回去吧
[quote][pid=545597604,28276606,1]Reply[/pid] Post by [uid=553809]carwind2[/uid] (2021-08-29 21:30):
地的很早就不区分了,小学都不考这个了。[/quote]真的吗?这么大的事我都没听说过?的地得都不分了?[s:ac:惊]
说实话,这方面平均来说刘备文都比网文表现好。网文大多数还是以套路包袱取胜,文字功夫不是重点,读者也不在乎。
唐家三少是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北京作协副主席。
网文写到“大神”级别自然就入了,跟所谓的文学没半点关系。
没有人仔细审稿、作者自己又粗心大意(或者不在意)是这样的。网文编辑工作量大,具体职能和传统图书编辑不一样,错字错句只能靠作者自己避免,会出现这种事情太正常了。
实体书作者交给编辑的稿子都有一审二审终审,就算这样实体书也会有错误。
如果你看的这本书有实体版可能开头就会改了。
作协又不是啥好东西,还不如广电呢[s:ac:哭笑]
话说刘慈欣加入作协后就没啥像样作品了,虽然不是直接联系。当然他也说过,曾经作协组织老作家给他们这些新晋作家讲过课。
你以为作协是他们想要的吗?那是牛鼻环,马嚼子。[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
[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当初他写汉乡的时候聊过这事
用他自己的话说,别人给你脸,你就得接着,不能掉地上
如果要比喻的话,你是刘云天,现在给你个机会当姜昆,你去不去?
进作协又不看你水平,一个分粮饷的地方你还指望它真起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