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ne
2020-05-27T07:17:07+00:00
听说他完本了,我才开始看这部很有名的小说。作者也挺逗,一开始就说了不抄诗。
虽然少了很多现成的装逼情节,但也不像儒道至圣,抄诗抄出个圣人来
[s:ac:哭笑]因为作者但是怼了新宋这种文抄公情节的,所以明说不当文抄公
虽然后边还是有直接用就是了 无名氏或者说是路边看到的 [s:ac:哭笑]
[quote][pid=425814992,21951170,1]Reply[/pid] Post by [uid=39641573]高大先生[/uid] (2020-05-29 15:20):
还有赘婿这种垃圾[/quote]不至于吧
还是有两次的……不过后面那次用太祖的诗用的位置好,不会让人有文抄公的恶心感
[quote][pid=425814695,21951170,1]Reply[/pid] Post by [uid=38934741]吃饼公子是也[/uid] (2020-05-29 15:19):
[s:ac:哭笑]因为作者但是怼了新宋这种文抄公情节的,所以明说不当文抄公
虽然后边还是有直接用就是了 无名氏或者说是路边看到的 [s:ac:哭笑][/quote]就用了一句古道西风瘦马,还被人拆穿了
[s:ac:哭笑]印象里是和诗王安石,天净沙秋思;托为王安石书信,泊船瓜洲;小说卷首题诗,念奴娇赤壁怀古;游山寺一首,这首我忘了
别的小短句也很多,就不列举了。均不称为己作
抄的取巧,而且次数很少。
基本上从宰执天下、赘婿开始,文抄是越来越巧妙,越来越合理,越来越有深度了。之前的实在太暴力了。
最主要的还是,文抄渐渐成为次要情节,锦上添花增加小说趣味而已,而不再成为关键乃至核心剧情了。
无论是血手人屠还是韩相,都不是靠抄上位的。这情节还是靠谱的。
有还是有的
说的严格点宰执也有点文抄公情节
但是宰执这方面风评比较好主要是因为韩冈志不在文道,人家是去搞社会演进和工业革命的,偶尔抄个天净沙秋思还直接不写作者让别人猜
儒道这就不太行,从科举开始一路抄别人的名作能抄到成圣就nm离谱[s:ac:哭笑]
[quote][pid=425816110,21951170,1]Reply[/pid] Post by [uid=42776315]雷泽诺夫万歳[/uid] (2020-05-29 15:25):
就用了一句古道西风瘦马,还被人拆穿了[/quote]后边。。。
一个是写了个游记用了杨慎的临江仙,就滚滚长江东逝水 整本书的作者是无名氏
一个是描写韩大锤已经是个彻彻底底的士大夫的时候经常随口吟诗吟词,吟了苏轼的赤壁怀古 当然别人问起作者的时候大锤也说了是苏轼的作品,当然书中的苏轼没写过
不过呢,文抄情节用的也很巧妙,对主线影响也不大就是了
[quote][pid=425821380,21951170,1]Reply[/pid] Post by [uid=39689993]曜曜曜曜曜曜曜[/uid] (2020-05-29 15:44):
[s:ac:哭笑]印象里是和诗王安石,天净沙秋思;托为王安石书信,泊船瓜洲;小说卷首题诗,念奴娇赤壁怀古;游山寺一首,这首我忘了
别的小短句也很多,就不列举了。均不称为己作[/quote]卷首是临江仙,赤壁怀古是后头游西北的时候随口吟出来的
其实文抄公是这样的
儒道里面主角是自带一个大图书馆加自动检索才能抄的那么狠,古代指望抄出名堂基本是妄想
哪怕一路顺利,见了皇上,一问:朕闻爱卿才思敏捷,诗词双绝,试咏XXX助兴
哦豁,完蛋,一首水准之上的东西都拿不出来,愣抄脍炙人口的名诗,里面不少带有怨望的,没点文化水平看不懂用典,到时候一出口,死定了,这可是欺君之罪[s:ac:哭笑]
Reply to [pid=425841325,21951170,1]Reply[/pid] Post by [uid=38934741]吃饼公子是也[/uid] (2020-05-29 16:55)
[s:a2:偷吃]哦对,记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