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土木工程专业的三大幻觉

ricenose-avatar

ricenose

2020-07-26T08:16:14+00:00

因为LZ也是985土木专业的, 这几天看讨论, 大部分都是明白人, 但可能有些局外人看到自己身边同学有光鲜亮丽的例子, 还对这个专业存在以下幻想, 比如下面3种观点
[quote]"土木就业广泛, 好一点的可以去甲方或设计院, 不一定搬砖."[/quote]
  • 正好LZ就是你们嘴里的国企设计院, 干到现在也是个高工, 从入职到现在也就没隔几年, 设计院的收入和社会地位是肉眼可见的急速下降: 以前我们入职有入职培训, 企业文化讲座, 还拉到景区搞素质拓展训练, 现在入职这些都没了, 直接让你下到工程部, 去东南亚非洲工地呆一年, 然后这个出差不算设计人员现场工代也不算出差, 没有补贴, 只发一般的入职工资. 然后一年以后到设计部门入职基本也是马上去国外工地, 因为没有老员工愿意去, 只安排的动新人, 而且新人去补贴发的少可以节省开支. 等你最终从工地回来了, 面对的是从没画过的图纸从没用过的软件, 然后自然会有甲方+主设+项目经理+科室主任4边一起催你的图. 对了再提醒一句, 现在设计责任终身制.
  • 以前设计师是人人敬仰的技术人员, 甲方催图归催图但也不会太没分寸, 图急的时候会亲自派人来给你发工作餐, 发零食, 甚至加班多了会顾生活保姆打下手. 而现在你只是资本的一个棋子, 甲方的一条狗, 混的好的设计院都是舔甲方舔的舒服的, 甲方让改方案不管合理不合理, 就算是李德来指挥游击战你也得按他说的改, 不满足规范自己想办法自己担责任, 在方案会上你一个设计根本没有说话的余地. 多一句嘴就是LZ单位很多上世纪90年代入职的设计师的老婆是当时的纺织女工, 当时纺织工人的社会地位就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铁饭碗, 然而后来纺织业不再需要工人, 说失业就失业令人唏嘘, 但是你设计自诩为高端人才, 以后电算发展也是向着不需要人为干预的方向, 想想你自己以后难道不会是下一个纺织工人? 现在这电算自动化程度, 大专生也能画图, 你在学校学的什么材力结力流力统统不给力, 大专生在学校学3年规范入职时比你只会搞有限元的研究生适应性强多了.
  • 待遇方面就不说了, 以前有年终奖, 现在没有, 这几年只能接些小工程, 产值又低干起来又麻烦, 按产值发钱恐怕人人都得饿死. 另外设计院是典型的按资排辈, 我们这有很多专业部门, 大部分生产部门都跳槽跳出了年龄断层, 唯独土建部年龄衔接是完整的, 30~45岁的人一堆, 你猜这是为什么? 也许你会说这是你单位不行是个例, 但是你把"这几年设计院普遍不好过"这句话拿出去说, 是大家都认可的.

[quote]"土木是大后期专业, 混到领导或者包工头可以月入2狗, 不用去工地."[/quote]
  • 这个问题要从几方面说, 首先我们来说说包工头: 包工头顾名思义大多是从工地工人出身的, 但是混到包工头靠的不是你985的专业知识, 而是长期积累的人脉关系网, 从这个角度来讲, 一个中专生比一个985硕士更有希望混成包工头, 因为他比你在工地上多呆了7年. 所以想当包工头, 请去读中专, 然后猛练抽烟喝酒拍马屁的能力, 比你高考考700都有用. 诚然, 包工头也是有赚有赔的, 就拿打桩单位来讲, 你和甲方签总价合同, 甲方一定会把工程量压的很低很低, 到你打桩的时候下面土层指不定什么样, 搞不好一会又是串桩一会又是设备挖不动的. 我前面一个工程, 试桩报告做的好好的, 试桩单位闭着嘴什么问题都不说, 然后打桩单位进场一打, 充盈系数50%. 在这种情况下施工方想盈利只能是靠层层分包, 而你个小包工头自然是分包最底层被坑的最惨的.
  • 然后再来说说施工, 前面有个帖子说过了, 施工的领导也是要常驻工地的, 而且领导在工地是事最多, 会最多, 熬夜最多, 责任最大的那个人, 并且你施工领导的位子也是靠抽烟喝酒损肝伤肾换来的, 只是你不用亲自去绑钢筋, 但是钢筋没绑好甲方不会直接去找工人, 而是直接来训你. 另外舔好甲方的同时你还要伺候好监理, 不然监理开会时随便提点问题就够你喝一壶的, 毕竟施工现场哪能完全没问题? 想靠当施工领导来出头的先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这么厚的脸皮和这么好的肝肾.

[quote]"家里有关系的可以进甲方, 发展快."[/quote]
  • 首先我想问是怎样的关系? 如果不是大领导的直系亲属, 那土木进来你还是免不了要去工地; 如果是的话, 那你早晚继承皇位, 为什么不去读管理学?
  • 上面施工和设计院都说过了, 借这里说下甲方. 首先最大的误区就是甲方领导不用去工地. 就管理层而言, 甲方常驻工地的人数是施工方的几倍, 在工地所有人都可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唯独甲方不行, 那毕竟是你的钱, 所有问题都需要你主动发现主动处理, 所有工地会议都是甲方组织, 1天1小会, 5天1大会, 和施工不同的是施工领导会上挨骂, 甲方领导会上一边骂人一边施压, 我不信你自己血压不跟着升高. 另外甲方按职能是分为2种, 一种是建设完了留在已建项目上搞运维管理, 另一种是跟着工程走, 他们的区别也只是长期在一个地方出差还是天天换着地方出差而已.
  • 那么甲方有没有传说中永远不用去工地的工程师呢? 是有的, 每个甲方企业总部会有那么一两个专管技术的工程师, 只审图审方案不去工地. 但是这个职位不是你应届生能拿到的, 一方面它也是按资排辈, 另一方面它往往不取决于你多努力. 它很微妙, 肯实干的人不会担任这个职位, 除了靠关系安排以外, 你会发现这个职位往往很多是女工程师... 我不是那个意思

我是分割线

那么说了这么多有人会问, 我已经入了土木坑了, 难道我下半辈子就这么完了吗? 也不尽然, 在无法转专业的情况下从现在开始留意, 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脱坑:
  • 进建行: 建行只是个指代, 很多银行都会收土木工程专业的应届生作为工程概预算的储备力量, 但是每年招的人数有限, 刷到招聘信息了自己偷偷地去, 不要大张旗鼓. 进了银行不敢说一定比你们同期的收入高, 但一定是最安逸, 劳动性价比最高的入职选择.
  • 考公上岸: 专业不行时的通用解. 会给土木工程专业提供职位的部门好一点的比如建委, 市政规划局, 教育局等等, 差一点的也有地震局, 各种地质方面的部门等.
  • 进国家体制内公司或它自带的设计部门(注不是设计院): 比如国网公司或者市政工程部的设计部门, 肥水不流外人田, 这些部门往往接的都是最肥的那些活, 而且由于资质限制都不是什么大活. 这算是专业内能找到的最好的工作了, 当然也不是一般人能进的, 要走正常招聘流程不但要个人简历十分突出, 还要考核选拔, 并且职位也不是年年有有很大的运气成分, 但是只要政策不变天, 进了这种单位基本可保后半生无忧.
  • 考注册证, 然后找个私企挂资质: 这个应届生基本做不到, 私企也是社会招聘居多, 现阶段收入是不低的, 但是社保公积金往往交的是最低那档. 缺点是收入不稳定且注册证价值这两年肉眼可见下跌中, 而且有些私企设计院舔甲方舔的更没节操, 还是那句话设计责任终身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