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买不起房,说明你家庭能力不行;35岁买不起房,说明你个人能力不行

Rdt-avatar

Rdt

2020-08-09T04:45:41+00:00

这句话很让人反感,因为它直击男士们的痛点。你可以用一万种理由去反驳,却改变不了现实。

25岁,大学刚毕业,或者毕业不久,要买房只能靠父母,这时候买不起,跟自己没关系,确实是家庭财力不足。

35岁,工作十年了,还买不起房,我觉得确实应该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哪里有不足的地方。比如是否过度消费了,或者眼界不宽了,或者思想太偏激了,或者确实就是能力不行,找不到好的营生。

大家可以把自己的情况带入这个公式衡量一下。我觉得前半句没什么好喷的,主要是后半句。35岁买了房的就不用喷了,那不一定说明你能力多强,可能只是机缘巧合或者家庭给力。35岁还没买房的,如果觉得自己确实很有能力,但就是买不起房,我倒真很好奇,你所说的有能力表现在哪里。当然,你说我买不起北上广深的房子,那就别抬杠了,买不起北上广深的房子不丢人,不能说明没能力。至少在二线以下吧。

在25岁的时候买不起房,很多人刚毕业就觉得应该买房,知事实上,我的同学,同事,朋友,没有一个没买房子的,很多还在一线安了家,大部分都是靠自己,因为大家都是普通人出身,家里能给的支持很少,正因为都买了房子,才觉得人到35岁,步入社会十年了还没买房确实是值得反思的事情。

我知道很多人会喷我,但看看这个城市,有几百万套房子,就有几百万个家庭是有房的,而我,只是这几百万人中的普通一个,这样的我也买了房子,那没买房子的,我不敢说能力都不如我,各人有各人的难言之隐,但至少追究起来,大部分应该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吧。

这个问题的痛点在于承认自己能力不足,男人很难做到这一点。我在知乎说我朋友年入三十万属于中产被人鄙视说这也算中产?可同样是在知乎,又有那么多人埋怨房价高。

哪怕是现在,二线均价不到两万,一百平的房子不到两百万,首付60万已经超过三成了,贷款120万吧,每月七八千左右。毕业十年,自己攒个四五十万不算多吧,亲戚朋友借点凑个首付应该可以,两口子一起还七八千的房贷是多点,但也不是承担不起,只是消费上需要节省些。你非要买好地段,买学区房,买大面积,那只能说眼高手低也是能力不足的一种。

我知道的很多没上大学的人,原来租房子的,这两年都在二线城市买了房子,当然,地方偏一些,但好歹买了,这些人只是普通工人,也都是外地来打工的,如果你连这些人都不如,又怎么好意思说自己能力强呢?

其实当下大部分没买房子的都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思想问题。抵触买房,唱衰房市,厌恶社会。他们打从内心里瞧不起这个社会,觉得自己都买不起房,那房价肯定虚高,将来必然腰斩,觉得买房子就是被国家割韭菜,就是接盘侠,不愿当冤大头,也不愿承担风险,房子没有如他们所愿腰斩,他们就更加愤世嫉俗。

其实当你真的认认真真去看待买房这件事,以更平和和宽广的胸怀去面对它,为自己定下目标并为之努力上几年,买房子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但如果你又要买好的,又不肯拼命,又不愿牺牲高消费,又不下心思研究,那就确实会买不起,买不到。

还是那句话,35岁买了房子的不一定是能力行,但当你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十年还买不起房,就需要自我反省一下了。

中国有14亿人,怎么界定能力?人家上学努力了,你没努力,这就是能力,人家工作努力了你没努力,这就是能力,人家肯对自己狠一点,你狠不下来,这就是能力,人家愿意融入社会,你愤世嫉俗,这就是能力。

14亿人,如果算7亿有能力,7亿普通人,其实哪怕说我没能力,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社会不只需要人才,也需要螺丝钉。

人说人生有三个阶段,懂得父母是普通人,接受自己是普通人,允许孩子是普通人。

我很好奇,这楼里会有多少人勇敢地站出来说一句,我只是个普通人,确实能力一般。

只是恐怕,有这样资质的人已经买房了。

哪怕真的没买房,我也敬重他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