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2021-03-25T16:13:52+00:00
除开空气中的空气的显卡不谈,DIY市场从锐龙1代开始重新回暖,到ZEN2 ZEN3和30系显卡发布前夕相对和谐的发展,让这个夕阳产业稍微有了那么一丢丢的朝气。毕竟锐龙这个搅局者到现在的领导者成功地让intel牙膏管挤爆。不管是厌恶死14nm的科技进步党还是极限性价比党,INTEL的主流家用平台上终于用到了8核以上。抛开扩展性不谈,10代酷睿这个集合了前代所有旗舰i7的产品序列在目前的国内外价格下还是让消费者实打实享受到了优惠。8核锐龙搅局者的影响深远是毋庸置疑的。
DIY话题和讨论的又由视频自媒体的成长(甚至可以说是泛滥)而逐渐变得火热起来。主板配置,超频性能,扩展力配比这些数据变得更加透明化。最后的结果就是板厂互相竞争,高端用料下放到入门甜点板,价格持续下压消费者受益,B550M, B460M ,B560M“四大天王”这种讨论模式也是最近DIY的大趋势。板厂差异化发展方向的选择又变的多样化起来。堆料已经基本到头,主流8c平台拿出20相直出90A的供电模组已经远远高于DIY用户的基础供电需求,那么满足了大方向的目标后,接下来就是小细节和人性化体验中的优化。
锐龙的可玩性和实际达到标称性能所需要折腾的硬性需求让诸如MSI等板厂在B450时代就开始普及debug led。但是AMD的模块化设计和intel新架构的OC rule的复杂性让debug led不能满足更高阶超频用户的需求时, QCODE也逐渐开始普及。可惜qcode模块的成本和主板分层分定位的必须性(要恰饭的嘛)让那些“四大金刚”板在满足了大方向目标后并无法满足更高阶的超频需求。
这个时候,我在林大之前视频里面看到了一个他重点带过货的东西:Z590 GODLIKE配备一个OC DASHBOARD, 或者中文就简单明了的叫超频控制盒。
小小地算了一笔账,一个普通的想尝试超频乐趣但是又不想直接下血本买MEG主板的用户,买一个未来支持JOCDASH接口的主板配上一个超频盒子,成本会比直接买高端主板来的低很多,但是有控制盒中power, reset, clr cmos, bios flashback, QCODE和超频按钮的下超频体验会好的很多,不用盯着DEBUG LED猜到底是哪个方面出了问题。信息回馈方便直白了许多,和网友
DIY主板发展到这个阶段,这种更加人性化的配件也是未来竞争的重点之一,毕竟堆料堆到头,影响用户实际交互体验的小细节也能决定一代主板销量的成败。MSI Z590/B560都终于附赠了USB,小螺丝刀而不只是光盘、螺丝和SATA线了。 MSI这种应运而生的超频控制和算是开了一个好头。虽然这类产品无法跨板厂通用,但是依然希望以后有更多板厂提供类似的超频工具。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31/9aQ8gms-iul3ZhT3cSu0-1hc.jpg[/img]
最后,祝武运昌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