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点高中退学去上职高,洋洋妈妈心里挺坚定

Pandaman20-avatar

Pandaman20

2021-07-15T23:41:35+00:00

2018年,“3+4”在中考前一个月落地。这第一届总共录取了38人,其中有个孩子叫金洋洋,金华市永康的考生,中考成绩573分,能上永康一中这所当地最好的重点高中。但她在拿到人民职校的录取通知书后,到永康一中办了退学,她的同学们很受震动。

对走职高这条路,洋洋妈妈心里挺坚定。她对应试教育很反感。初三,学校希望大家去补习,说是自愿的。她跟女儿说,如果班上有一半的同学去,那我们就去,结果报名了40多人,那洋洋也只好去。一学期是20个周末的课,一开始没说收钱,有一天洋洋回来说,这个补习班可能要交4000多块钱。“我老公挣钱很辛苦,我好心疼那份钱。”第二学期,洋洋就没再去了,成了班上唯一没参加周末补习班的学生。

家里条件不好,洋洋妈妈于是“千万百计地想给女儿找到一条不同的路”,快乐一点的路。她琢磨,人是会自卑的,学会做题,只会考试,就像社会上吐槽的“小镇做题家”,会在大学里败下阵来。她很怕孩子也是这样的。“比如文化课平平无奇,但会滑板车,会唱歌,会弹琴,都是自信的加分项。”她希望洋洋能有一技之长,成为一个自信心比较足的孩子。

此外,洋洋妈妈有个认知,比如学木工、学雕工,都是初中毕业后十五六岁开始学,她认为那是学手艺的黄金时间。洋洋有艺术细胞,喜欢唱歌、跳舞和画画,但她们家条件不好,从小也没给她上过什么兴趣班,她就想给洋洋抓住学习艺术的最后时机。“现在看到有这种路,我就很希望让她走一走。”

洋洋从比较小的时候就对老师这个职业有好感,很早就相中人民职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但它当时只有“3+2”,且只在杭州本市招生。她们曾退而求其次,转向金华本地一所最好的职校,母女俩去这所职校和与它配套的大专学校考察过,有点偏远,校舍也旧,但有钢琴房、舞蹈室,新的校舍也在修建中。洋洋跟她妈妈说,为了读学前教育,受苦受累也要去。

洋洋妈妈评估了两种选择的优劣。假如去读重点高中,错过学手艺的黄金时间不说,那种高考的严酷压力,可能会把孩子压垮。周围不是没有这样的例子。她有个亲戚的孩子,三岁就认上千个字,家里条件好,给孩子弄了个书房,整个房间满满当当都是书,期待很高。孩子初中读书是很好,考进重点高中,读到高二就开始抑郁了,后来就退学了。

她们当时还抱有一种“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想法,进重点中学,那洋洋应该是排在比较后面的,在班上平平无奇,假设读得很郁闷,到时候考大学或许只是个二本,人生会有遗憾的,可能会后悔当时没选“3+2”。

出于这些考虑,洋洋与妈妈就一心一意地决定去读职高,尽管周围的老师、亲戚都反对。反对的声音还挺大,比如班主任跟洋洋说,“那种地方”是学校500名之后的学生去的,绝对不能去那种学校。初三换了一个班主任,也听说她们家特殊,孩子读书这么好,要求这么低。开家长会的时候还特地找家长聊天,讲到最后说:“这个女儿是不是你亲生的?如果这样选择的话,她未来要被糟蹋掉的。”家里的亲戚也说她们,别人都往高处走,你们怎么往下看,说到这些时都是摇头的。

今年洋洋已经读完三年职校,过完这个暑假,就要去浙师大开始中本班的后半段。这个班的家长们最大的感触是,这条路没选错。洋洋的同学何林颖三年前选人民职校,是因为与它合作的本科院校是浙江师范大学。作为小学历史老师,何林颖的妈妈本能地觉得这是条捷径。何林颖的文科强,理科弱,总成绩虽然还可以,但一进入高中,偏科的孩子会压力非常大。“3+4”意味着直升浙师大,几乎算是另辟蹊径,避开了那条残酷的独木桥。

这个班第一届是在全省招生,其中台州招4人,每个区只收1人。何林颖的中考成绩距台州最好的高中差15分,这个成绩能上排名第二的重点高中,上一所职校绰绰有余,但她们仍担心,唯一的名额很可能被人抢走。所以何林颖初中班上的很多同学直到快高中毕业,都不太清楚原来她上了所中职学校。

对于这个中本班,很多人的感觉是“划算”,连校长金卫东也这样说。他算了一笔账,浙江每年30万高考考生,浙师大录取分数线在3万名左右,相当于全省前10%。而杭州市每年参加中考的学生数量约有2.7万,杭州学生的成绩相比其他市要好一点,不说10%,按20%来算,那就是中考前5000名的学生能考上浙师大。前5000名,意味着杭州前三的高中(杭州第二中学、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之外的学生,未必能考得上。
Oby--avatar

Oby-

他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ttwiv-avatar

ttwiv

逆天zsbd
Kawaii-avatar

Kawaii

[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哦,需要有常识才可以阅读理解。
HardBPlayer-avatar

HardBPlayer

[quote][pid=533040824,27640510,1]Reply[/pid] Post by [uid=282972]风行骓[/uid] (2021-07-17 07:59):

快乐教育的极致参考郑亚旗 家里没北京十套房的就别考虑了。。。[/quote]人家是买了十套房放读者的来信,住的更多,是时候交房产税了
Dchat-avatar

Dchat

划重点:直升浙师大
Num4† (Murciélago)-avatar

Num4† (Murciélago)

真当人家傻的
中本班
“3+4”
直升浙师大

不知道是啥东西得自己搜一搜
Nevi_09-avatar

Nevi_09

[quote][pid=533041142,27640510,1]Reply[/pid] Post by [uid=4544202]学生会的一己之见[/uid] (2021-07-17 08:01):
能不能看完再说?这文章的重点是最终能上浙师大吧[s:ac:喷][/quote][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重点高中的学生还需要蹭政策的顺风车上浙师大?
Nevi_09-avatar

Nevi_09

[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软文不妨继续写,补习班不妨继续开
qxicksmash-avatar

qxicksmash

工人不够用了,大家都想出国当人上人
shimo the ice hashira-avatar

shimo the ice hashira

看成洋妈妈了
HisFanya~-avatar

HisFanya~

快乐教育的极致参考郑亚旗 家里没北京十套房的就别考虑了。。。
Kawaii-avatar

Kawaii

[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a2a2f43.png[/img]这么快就开始有回帖了。

到底是阅读理解为零,还是没脑子呢。。。

人家这个不是简单的职高,是有选择性的职高,走政策,可以上大学或学院的职高,很平常讲的职高不是一回事。
MandoAde915-avatar

MandoAde915

啊这…怕是没有哪个傻子家长愿意把孩子交到职高里去吧[s:ac:哭笑]
✧.-avatar

✧.

浙师大有合作 没合作还有人去吗[s:ac:茶]
bgmod-avatar

bgmod

能不能看完再说?这文章的重点是最终能上浙师大吧[s:ac:喷]
Kawaii-avatar

Kawaii

[quote][pid=533041142,27640510,1]Reply[/pid] Post by [uid=4544202]学生会的一己之见[/uid] (2021-07-17 08:01):
能不能看完再说?这文章的重点是最终能上浙师大吧[s:ac:喷][/quote]其实是介绍另一种上大学或学院的办法。

给成绩不好的选,成绩好的不会选。

[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其实我也不知道,小孩都到这个阶段,被动吸收了一些,要不然我就滚出了。
𝑪𝒉𝒓𝒊𝒔 𝒔𝒂𝒕𝒛𝒖  雪-avatar

𝑪𝒉𝒓𝒊𝒔 𝒔𝒂𝒕𝒛𝒖 雪

这不就是相当于直升本科?特殊专业提前批的提前批
bgmod-avatar

bgmod

[quote][pid=533041394,27640510,1]Reply[/pid] Post by [uid=43030213]冬天的夕阳湖畔[/uid] (2021-07-17 08:03):

[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重点高中的学生还需要蹭政策的顺风车上浙师大?[/quote]不看完就别回复了[s:a2:囧]里面都有写
bellaistoaost-avatar

bellaistoaost

[quote][pid=533040824,27640510,1]Reply[/pid] Post by [uid=282972]风行骓[/uid] (2021-07-17 07:59):

快乐教育的极致参考郑亚旗 家里没北京十套房的就别考虑了。。。[/quote]大号练废了后人家又练了个小号 生了二胎,老老实实送去上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