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pt
2021-09-27T00:36:11+00:00
标题改了呀,实在是之前那俩词吸引了太多关注点...虽说起标题的时候,是有哗众取宠的成分在的。
(标题嘲讽了些。从结果看,确实很嘲讽。对内容稍微修改下,减少大家的喷点。)
发帖的目的:
通过介绍个人状态,获取他人视角的看法,获取新的信息量。
当前我的现实生活中,很难跟他人交流很多很深。通过发帖,可以一次性陈述完毕且更加清晰明确。如果有能认真看完的坛友,希望能不吝回复,非常感谢。
近两年的精神状态:
情绪由低到高按0-100打分的话,长期55分,非常少见的情况超出45-65这个区间,超出了也会1分钟内意识到自己情绪波动变大了,3分钟内自动调整完毕,回归常态。
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
不涉及自身利益的情况下,会由衷的帮他人考虑问题。
会主动提供举手之劳的帮助。
面对不麻烦的要求,一般会提供帮助。
面对非分要求,一般会用委婉的方式(某种拙劣的谎言)把自己坚定的拒绝传达出去。
个人爱好:
1.猫——没理由的喜欢。
2.日常事件的思维训练——解释一下,就是生活中一件或许很小的事情,都可以引发我的思考,我会去思考事件中每一个主体的行为模式,到底是什么样的底层思维让他们最终采取了相应的行为。
一般情况下,难以向当事人进行询问,即便询问,对方也不一定会告知真实想法,抑或是对方没有这样的思考能力、没有去识别自己底层思维的意识,当然也有人不认可是自己的底层思维指导了自己的行为。
3.没了。其他就没有什么爱好了,都可以玩一玩,做一做,表现也不错,但是都算不上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不会主动选择去做。
三观的基石:
1.理性。纯粹的理性,休谟之叉,只看客观事实和逻辑演绎。这种理性赋予了我自认为的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比如说坛里的《相亲圣经》,其中种种手段都是抬高自身价值的外在表现,其内核是一致的,只要能清晰判断对方行为的客观价值,就都能甄别出来。
2.中立/无常/虚无,承认所有存在的合理性。可以说,99.99%的事情都不会引起我的情绪波动,让我产生惊讶、难以置信的感觉。这个点容易引起误解,被人攻击,需要些哲学的底子,比较难举出一个非常合适的现实例子,不展开了。
3.底层思维决定现实行为。我认为所有行为都可以向上追溯,追溯到“没有理由”,这时候“没有理由”的这个东西就是人的底层思维。比如说,为什么喜欢猫,我“没有理由”,那么“喜欢猫”就是我的底层思维;A“呆萌呆萌的”,为什么喜欢呆萌,A“没有理由”,那么“喜欢呆萌”就是A的底层思维。
同一件事情,底层思维可以有很多层,每层都可以有很多种。我们日常生活的各种行为,都是由所有人的底层思维的交互共同决定的。
(我的哲学水平是民科级别,基本没读过完整的原著,都是自己瞎琢磨。蛮好奇类似观点有哪些大家提出过,望知道的大佬不吝赐教)
这三者单拎出来都很普通,但交织起来就产生了很奇妙的化学反应(有兴趣的我们再展开聊)。直接说结果,会让我在生活中,只获取客观事实,忽略对方的底层思维/主观判断,对外也只传达客观事实,不提供额外的情绪价值。
外在表现上就是,我接触的稍微多一点的人,这个群体包括的年龄范围等各个方面都不能算小了,没有哪一位能情绪非常稳定,他们都会有自己在意的、自觉或不自觉会对外进行输出的底层思维(我承认我现在的行为也可以视为一种底层思维的输出),当面对源自跟自己底层思维冲突较大的行为时,会难以控制情绪。这也是我认为冲突的来源——底层思维的不一致&对不一致的不认可。
结束项目或阶段:
总的东西差不多都说完了,其实感觉没啥意思,还是对日常小事的深挖让我感觉有趣,天天脑补小剧场。
举个最新的例子,女同事(以下称C)人还不错,面对别人寻求帮助,会调笑下“你求我啊”。当然了,就是单纯说下,我的反应一般是愣一下,emmm刚开始吟唱“额~”,C也就已经开始帮忙了。目前收集到的最高情商的应对是“我求人都是抱大腿求”,蛮机智的,但没法学。
我思考C这种行为的底层思维,目前觉得应该是谋取高价值。不是说C有意识的,就是一种天赋/本能吧。面对请求,直接就做,在对方心目中的价值,往往会不如事情也帮忙了,但还额外增加一个“你求我啊”这种的情绪价值。
往黑暗一点想,这是不是一种调教或者pua的最初始版本呢。凡事讲究一个度,情侣之间,如果一方做事情都是默默做了,另一方做同样的事情的时候,会增加一个额外的小要求,久而久之,事情会不会量变引起质变呢。这点在《相亲圣经》中也有对应,牛 圣经 牛。
可能有人以为我钻牛角尖,蛇精病啊想这些有的没的,我也被人这样指责过。但我真没有,我想这些的时候也没有情绪,也不是想教别人做事,也没有对错的概念,就是好奇,觉得好玩。
写完了,等会借个账号去发帖。欢迎私信,男女皆可,老少咸宜,交流中学习,更好的生活。我更喜欢一对一聊天,可以随时打断对方,询问某一个词模糊的可能存在歧义的概念,是真的在听对方说什么,而不是你讲完你的故事,whatever,我再开始讲我的故事。
End
(标题嘲讽了些。从结果看,确实很嘲讽。对内容稍微修改下,减少大家的喷点。)
发帖的目的:
通过介绍个人状态,获取他人视角的看法,获取新的信息量。
当前我的现实生活中,很难跟他人交流很多很深。通过发帖,可以一次性陈述完毕且更加清晰明确。如果有能认真看完的坛友,希望能不吝回复,非常感谢。
近两年的精神状态:
情绪由低到高按0-100打分的话,长期55分,非常少见的情况超出45-65这个区间,超出了也会1分钟内意识到自己情绪波动变大了,3分钟内自动调整完毕,回归常态。
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
不涉及自身利益的情况下,会由衷的帮他人考虑问题。
会主动提供举手之劳的帮助。
面对不麻烦的要求,一般会提供帮助。
面对非分要求,一般会用委婉的方式(某种拙劣的谎言)把自己坚定的拒绝传达出去。
个人爱好:
1.猫——没理由的喜欢。
2.日常事件的思维训练——解释一下,就是生活中一件或许很小的事情,都可以引发我的思考,我会去思考事件中每一个主体的行为模式,到底是什么样的底层思维让他们最终采取了相应的行为。
一般情况下,难以向当事人进行询问,即便询问,对方也不一定会告知真实想法,抑或是对方没有这样的思考能力、没有去识别自己底层思维的意识,当然也有人不认可是自己的底层思维指导了自己的行为。
3.没了。其他就没有什么爱好了,都可以玩一玩,做一做,表现也不错,但是都算不上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不会主动选择去做。
三观的基石:
1.理性。纯粹的理性,休谟之叉,只看客观事实和逻辑演绎。这种理性赋予了我自认为的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比如说坛里的《相亲圣经》,其中种种手段都是抬高自身价值的外在表现,其内核是一致的,只要能清晰判断对方行为的客观价值,就都能甄别出来。
2.中立/无常/虚无,承认所有存在的合理性。可以说,99.99%的事情都不会引起我的情绪波动,让我产生惊讶、难以置信的感觉。这个点容易引起误解,被人攻击,需要些哲学的底子,比较难举出一个非常合适的现实例子,不展开了。
3.底层思维决定现实行为。我认为所有行为都可以向上追溯,追溯到“没有理由”,这时候“没有理由”的这个东西就是人的底层思维。比如说,为什么喜欢猫,我“没有理由”,那么“喜欢猫”就是我的底层思维;A“呆萌呆萌的”,为什么喜欢呆萌,A“没有理由”,那么“喜欢呆萌”就是A的底层思维。
同一件事情,底层思维可以有很多层,每层都可以有很多种。我们日常生活的各种行为,都是由所有人的底层思维的交互共同决定的。
(我的哲学水平是民科级别,基本没读过完整的原著,都是自己瞎琢磨。蛮好奇类似观点有哪些大家提出过,望知道的大佬不吝赐教)
这三者单拎出来都很普通,但交织起来就产生了很奇妙的化学反应(有兴趣的我们再展开聊)。直接说结果,会让我在生活中,只获取客观事实,忽略对方的底层思维/主观判断,对外也只传达客观事实,不提供额外的情绪价值。
外在表现上就是,我接触的稍微多一点的人,这个群体包括的年龄范围等各个方面都不能算小了,没有哪一位能情绪非常稳定,他们都会有自己在意的、自觉或不自觉会对外进行输出的底层思维(我承认我现在的行为也可以视为一种底层思维的输出),当面对源自跟自己底层思维冲突较大的行为时,会难以控制情绪。这也是我认为冲突的来源——底层思维的不一致&对不一致的不认可。
结束项目或阶段:
总的东西差不多都说完了,其实感觉没啥意思,还是对日常小事的深挖让我感觉有趣,天天脑补小剧场。
举个最新的例子,女同事(以下称C)人还不错,面对别人寻求帮助,会调笑下“你求我啊”。当然了,就是单纯说下,我的反应一般是愣一下,emmm刚开始吟唱“额~”,C也就已经开始帮忙了。目前收集到的最高情商的应对是“我求人都是抱大腿求”,蛮机智的,但没法学。
我思考C这种行为的底层思维,目前觉得应该是谋取高价值。不是说C有意识的,就是一种天赋/本能吧。面对请求,直接就做,在对方心目中的价值,往往会不如事情也帮忙了,但还额外增加一个“你求我啊”这种的情绪价值。
往黑暗一点想,这是不是一种调教或者pua的最初始版本呢。凡事讲究一个度,情侣之间,如果一方做事情都是默默做了,另一方做同样的事情的时候,会增加一个额外的小要求,久而久之,事情会不会量变引起质变呢。这点在《相亲圣经》中也有对应,牛 圣经 牛。
可能有人以为我钻牛角尖,蛇精病啊想这些有的没的,我也被人这样指责过。但我真没有,我想这些的时候也没有情绪,也不是想教别人做事,也没有对错的概念,就是好奇,觉得好玩。
写完了,等会借个账号去发帖。欢迎私信,男女皆可,老少咸宜,交流中学习,更好的生活。我更喜欢一对一聊天,可以随时打断对方,询问某一个词模糊的可能存在歧义的概念,是真的在听对方说什么,而不是你讲完你的故事,whatever,我再开始讲我的故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