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tha
2021-05-24T12:52:11+00:00
先说结论
主办方责任最大 参赛者次之 老天也有责任
如果老头不赏脸 今天的白银 几年前的tnf北京大雨和hk100冻雨都是例子 万幸的是后面俩个比赛都靠丰富的赛事组织经验规避了大规模的风险 不过北京tnf那次也有死亡 这也是我现在极少涉足越野跑的原因
身份
从07年开始跑步 见识了中国跑步圈的兴起 看见了一个圈子逐渐年轻化的过程 豆瓣跑组管理 在全体育/跑者世界/爱燃烧/悦跑圈写过稿 有过户外装备经销商的工作经历
办过若干赛事 大的小的都有
现在躺平吃软饭了 遛娃 偶尔带小崽子跑跑步
除了自己的群 别的跑步群基本都退了 自己的群也极少聊跑步
干过赛事公司的 应该知道大部分时间都不轻松 很多时候要997工作 尤其是赛前仨月
反正负责任的话是这样 瞎胡闹的不知道什么样
像我这种小地方 外来参赛选手不多 很多时候都是小圈子的自娱自乐
整理参赛名单的时候 有种犹太人把族人名字写到给盖世太保告密信的错觉 因为你知道 大部分人 可能会留下需要比较长时间才能恢复的运动损伤 没准有人还可能会骨折/皮外伤
经常说钓鱼业障重 做比赛也是 所以后来我就做培训兼一点损伤康复
这种100的越野赛 我们一般会进行多次志愿者巡线/训练赛 或者拆分成3-5个小比赛 做小规模预热 也会估算一下补给和志愿者需求量
一般每个岔路点都会留npc 而且志愿者也不会选没跑过山的 较理想的情况 还会用手台组网 会留药品喷剂什么的在他身上
能进车或者有公路的地方 会留个巡线或者流动哨 摄影师一般跟他们混
参赛者里至少留个收队的 志愿者如果富裕 会把清理标志的任务分开
如果公路赛会按完赛时间分兔子(领跑员pacer) 越野赛我也这么想过 被否了
白银的主办方 用王外长骂日本鬼子倒污水的话就是 未穷尽所有的可能性 就选了最低成本的处理方式
有的比赛各有侧重点 比如我们这边大部分都是以本地跑友的欢乐赛 长关门时间 丰富补给 当然奖品也凑合
白银这场是以高奖金为标志的 赛事服务差一点也可能被当做一种控制完赛人数的方法
我们有些人办比赛是尽量让人完赛的
而白银的比赛就是尽量让人不完赛的
出发点不一样 结果也有区别
之前几年起 很多赛事开始吹自己的补给 其实做赛事组织 做志愿者培训反而更难 我跑比赛多 见过很多一问三不知的志愿者
把我知道的所有东西教给他们显然不现实
但是让他能对答如流提供一点必要的服务 就已经是很高水平的志愿者了
赛事服务做好了看不见 最好的赛事服务就是像困了就有人递枕头的惬意 很多参赛者可能根本看不见我们的用心
有些时候参加别人的活动经常看见有人在检查强制装备的时候推三阻四 唉 真是让人无语
很多厂商也主推的是比迪卡侬防晒服厚不了多少的防风层
我个人比较喜欢gore running的复合压胶 它家在背包会磨到的地方做了压胶 间接提升了保暖性
没错我骂的就是那个在越野跑宣传上砸了大量银子的某s家
我自己参赛的时候会比较苟 不管什么比赛都会按照冬天穿法 上身穿三层 有些衣服可以脱 甚至扔 但是上身一定要厚一点 我个人不喜欢抓绒 当然有些抓绒也挺好 只是比较占地方 鸟的atom lt 比较适合比赛压兜 另外就是马甲和围脖 有跟没有 天壤之别
上周我儿子跑了他的第一个越野5k 也是这个穿法 下面是短裤和我的腿套 他还挺喜欢的 唉 没想到这周就出了这个事
小伙子爬坡不行 不过下坡飞快 而且俩天就没事了 我五天腿才不酸 还是在筋膜枪泡沫轴的轮流夹攻下
不管是自己做比赛还是参加别人的比赛 赛前做的最多的事就是祈祷别下雨
下雨就意味着一系列事 几个长下坡都会变成烂泥塘 石板台阶就会变成滑梯 大风降温也随之而来 比起单纯的降温 下雨导致的失温更可怕 我在所有的越野跑背包里都有压缩饼干 宝矿力冲剂 镁棒 小刀 就是为了万一哪天跑丢了 能继续活着
我曾在沈阳的冬天体会过失温 之后就一直很舍得在装备上砸钱 之前大夫说我心肌缺血 我怀疑也可能与那次失温有关
前公司一办比赛就下雨 都给我干出心理阴影了
后来就跟x哥说 要不咱去太清宫找个人算算吧 改个时辰什么的
就当是个中年人更年期的胡言乱语吧
主办方责任最大 参赛者次之 老天也有责任
如果老头不赏脸 今天的白银 几年前的tnf北京大雨和hk100冻雨都是例子 万幸的是后面俩个比赛都靠丰富的赛事组织经验规避了大规模的风险 不过北京tnf那次也有死亡 这也是我现在极少涉足越野跑的原因
身份
从07年开始跑步 见识了中国跑步圈的兴起 看见了一个圈子逐渐年轻化的过程 豆瓣跑组管理 在全体育/跑者世界/爱燃烧/悦跑圈写过稿 有过户外装备经销商的工作经历
办过若干赛事 大的小的都有
现在躺平吃软饭了 遛娃 偶尔带小崽子跑跑步
除了自己的群 别的跑步群基本都退了 自己的群也极少聊跑步
干过赛事公司的 应该知道大部分时间都不轻松 很多时候要997工作 尤其是赛前仨月
反正负责任的话是这样 瞎胡闹的不知道什么样
像我这种小地方 外来参赛选手不多 很多时候都是小圈子的自娱自乐
整理参赛名单的时候 有种犹太人把族人名字写到给盖世太保告密信的错觉 因为你知道 大部分人 可能会留下需要比较长时间才能恢复的运动损伤 没准有人还可能会骨折/皮外伤
经常说钓鱼业障重 做比赛也是 所以后来我就做培训兼一点损伤康复
这种100的越野赛 我们一般会进行多次志愿者巡线/训练赛 或者拆分成3-5个小比赛 做小规模预热 也会估算一下补给和志愿者需求量
一般每个岔路点都会留npc 而且志愿者也不会选没跑过山的 较理想的情况 还会用手台组网 会留药品喷剂什么的在他身上
能进车或者有公路的地方 会留个巡线或者流动哨 摄影师一般跟他们混
参赛者里至少留个收队的 志愿者如果富裕 会把清理标志的任务分开
如果公路赛会按完赛时间分兔子(领跑员pacer) 越野赛我也这么想过 被否了
白银的主办方 用王外长骂日本鬼子倒污水的话就是 未穷尽所有的可能性 就选了最低成本的处理方式
有的比赛各有侧重点 比如我们这边大部分都是以本地跑友的欢乐赛 长关门时间 丰富补给 当然奖品也凑合
白银这场是以高奖金为标志的 赛事服务差一点也可能被当做一种控制完赛人数的方法
我们有些人办比赛是尽量让人完赛的
而白银的比赛就是尽量让人不完赛的
出发点不一样 结果也有区别
之前几年起 很多赛事开始吹自己的补给 其实做赛事组织 做志愿者培训反而更难 我跑比赛多 见过很多一问三不知的志愿者
把我知道的所有东西教给他们显然不现实
但是让他能对答如流提供一点必要的服务 就已经是很高水平的志愿者了
赛事服务做好了看不见 最好的赛事服务就是像困了就有人递枕头的惬意 很多参赛者可能根本看不见我们的用心
有些时候参加别人的活动经常看见有人在检查强制装备的时候推三阻四 唉 真是让人无语
很多厂商也主推的是比迪卡侬防晒服厚不了多少的防风层
我个人比较喜欢gore running的复合压胶 它家在背包会磨到的地方做了压胶 间接提升了保暖性
没错我骂的就是那个在越野跑宣传上砸了大量银子的某s家
我自己参赛的时候会比较苟 不管什么比赛都会按照冬天穿法 上身穿三层 有些衣服可以脱 甚至扔 但是上身一定要厚一点 我个人不喜欢抓绒 当然有些抓绒也挺好 只是比较占地方 鸟的atom lt 比较适合比赛压兜 另外就是马甲和围脖 有跟没有 天壤之别
上周我儿子跑了他的第一个越野5k 也是这个穿法 下面是短裤和我的腿套 他还挺喜欢的 唉 没想到这周就出了这个事
小伙子爬坡不行 不过下坡飞快 而且俩天就没事了 我五天腿才不酸 还是在筋膜枪泡沫轴的轮流夹攻下
不管是自己做比赛还是参加别人的比赛 赛前做的最多的事就是祈祷别下雨
下雨就意味着一系列事 几个长下坡都会变成烂泥塘 石板台阶就会变成滑梯 大风降温也随之而来 比起单纯的降温 下雨导致的失温更可怕 我在所有的越野跑背包里都有压缩饼干 宝矿力冲剂 镁棒 小刀 就是为了万一哪天跑丢了 能继续活着
我曾在沈阳的冬天体会过失温 之后就一直很舍得在装备上砸钱 之前大夫说我心肌缺血 我怀疑也可能与那次失温有关
前公司一办比赛就下雨 都给我干出心理阴影了
后来就跟x哥说 要不咱去太清宫找个人算算吧 改个时辰什么的
就当是个中年人更年期的胡言乱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