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bukin
2022-04-23T14:04:00+00:00
记得是 2018 五一劳动节开的户,刚工作手头没多少钱,跟着同事看热闹,放了 2 万买的中国银行跟东方航空。
当时鼓楼还在,93 大佬年初一开始就说行情不好做,身后一群人跟着玩高送转。身为新鲜小韭菜完全搞不懂这些玩意,就抱着指数玩,当时还有上杠杆的分级 B 基金,马后炮来看死伤惨重,后来风险太大就转型撤销了。
那时候美股从高位回落了 3 个月,A 股横在 3050-3200 做了一个箱体震荡,股评家、小散、游资、机构全都高喊 3000 是铁底,一季度只是受外围走弱影响,经过二季度的盘整量能蓄势完毕,即将上攻创造新高,再走新的牛市行情。
接着就是 201806 的人民币贬值,回过头来看美元 13 连涨(中间有根 0.01% 的假阴线),两周时间直接贬了快 5%,我压根不懂这些,还真以为像网络媒体上说的那样,贬值利好出口企业,三驾马车即将满血复活 BlaBlaBla。
结果这期间 A 股连着阴了 7 周,跌破 3000 点直接奔着 2700 去,2850 就拦了一天。等到一堆股评后知后觉开始吹 2700-2850 是铁底,一波小反弹直接成压力位,死活弹不上去,然后就开始阴跌一路下滑。最气的还是美股,道琼斯跟纳斯达克晃晃悠悠又收了个新高。
随后就是国庆,回来直接干爆 2600,结果到这个位置一堆财经人士反倒开始看空,什么哪怕割肉很痛也应该做正确的清仓 + 2300 点也很难守住,各种各样的鬼故事冒出来,都是要被 404 的评论。
最可怕的是临近底部的白马杀跌,抗跌的 A50 走了一个大箱体,20181019 金融委喊话打了 2 天鸡血,后面茅台、招行快速补跌。印象特别深,贵州茅台在 10 月底直接干了个竞价跌停 + 隔日跳空低开,基金清盘+融资爆仓的新闻就开始密切出现,IPO 延缓发行好像也是那段时间。
最后回过头来看,就晚了这么一个月,人民币汇率在 201811 月开始转头,12 月 K 线收了根实体阴线,一波贬值总算是结束,随后就是 2019 的疗伤行情启动。
反正叠加这一轮下跌的体验+2018 年熊市下半场,就学到了一个教训,既然盈亏同源,熊市后半场下跌是因为人民币贬值,那恢复正常就起码得等到汇率反转。炒题材跟打板的例外,记得 2018 年这类始终是自己玩自己的。
只要美元/人民币(离岸)日 K 没有出现 1% 以上的升值,A50 就不能玩;月 K 还没有反转,大盘与个股就不能玩。
当时鼓楼还在,93 大佬年初一开始就说行情不好做,身后一群人跟着玩高送转。身为新鲜小韭菜完全搞不懂这些玩意,就抱着指数玩,当时还有上杠杆的分级 B 基金,马后炮来看死伤惨重,后来风险太大就转型撤销了。
那时候美股从高位回落了 3 个月,A 股横在 3050-3200 做了一个箱体震荡,股评家、小散、游资、机构全都高喊 3000 是铁底,一季度只是受外围走弱影响,经过二季度的盘整量能蓄势完毕,即将上攻创造新高,再走新的牛市行情。
接着就是 201806 的人民币贬值,回过头来看美元 13 连涨(中间有根 0.01% 的假阴线),两周时间直接贬了快 5%,我压根不懂这些,还真以为像网络媒体上说的那样,贬值利好出口企业,三驾马车即将满血复活 BlaBlaBla。
结果这期间 A 股连着阴了 7 周,跌破 3000 点直接奔着 2700 去,2850 就拦了一天。等到一堆股评后知后觉开始吹 2700-2850 是铁底,一波小反弹直接成压力位,死活弹不上去,然后就开始阴跌一路下滑。最气的还是美股,道琼斯跟纳斯达克晃晃悠悠又收了个新高。
随后就是国庆,回来直接干爆 2600,结果到这个位置一堆财经人士反倒开始看空,什么哪怕割肉很痛也应该做正确的清仓 + 2300 点也很难守住,各种各样的鬼故事冒出来,都是要被 404 的评论。
最可怕的是临近底部的白马杀跌,抗跌的 A50 走了一个大箱体,20181019 金融委喊话打了 2 天鸡血,后面茅台、招行快速补跌。印象特别深,贵州茅台在 10 月底直接干了个竞价跌停 + 隔日跳空低开,基金清盘+融资爆仓的新闻就开始密切出现,IPO 延缓发行好像也是那段时间。
最后回过头来看,就晚了这么一个月,人民币汇率在 201811 月开始转头,12 月 K 线收了根实体阴线,一波贬值总算是结束,随后就是 2019 的疗伤行情启动。
反正叠加这一轮下跌的体验+2018 年熊市下半场,就学到了一个教训,既然盈亏同源,熊市后半场下跌是因为人民币贬值,那恢复正常就起码得等到汇率反转。炒题材跟打板的例外,记得 2018 年这类始终是自己玩自己的。
只要美元/人民币(离岸)日 K 没有出现 1% 以上的升值,A50 就不能玩;月 K 还没有反转,大盘与个股就不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