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遇到万历,保底80年,可是遇到了万历那就只能30年了。
万历一朝做了3件大事。
1.清算张居正。
2.赶走了戚继光,全歼了戚家军。
3.培养起来了努尔哈赤。
万历实奈大清第二巴图鲁!
前几天大关毛那一期薊镇兵变,真正的低血压特效药。。。
明朝皇室的教育是不是出啥问题了
咋净出贵物?
清朝的就很稳
Reply to [pid=605694297,31622424,1]Reply[/pid] Post by [uid=63495584]人间大炮二级准备[/uid] (2022-04-24 19:38)明朝如果能延续下去,估计一百年前关外全都是俄罗斯人了
张居正NB就NB在从上到下都是他的人,政令能很好执行下去。可惜万历不是刘禅。
[quote][pid=605694672,31622424,1]Reply[/pid] Post by [uid=42742102]无敌战神黄旭东[/uid] (2022-04-24 19:40):
明朝皇室的教育是不是出啥问题了
咋净出贵物?
清朝的就很稳[/quote]因为明朝是嫡长子继位,清朝是秘密立储,基本都不是嫡长子,选贤选能
万历就按张居正的路子搞下去,其他历史还是不变。至少还能苟个80—100年
没有张居正打的底子,万历拿什么搞三大征?真是个败家玩意
[quote][pid=605695087,31622424,1]Reply[/pid] Post by [uid=38477371]simonroam[/uid] (2022-04-24 19:42):
明朝如果能延续下去,估计一百年前关外全都是俄罗斯人了[/quote]不至于不至于,说不定我们现在天天乌拉
[quote][pid=605694672,31622424,1]Reply[/pid] Post by [uid=42742102]无敌战神黄旭东[/uid] (2022-04-24 19:40):
明朝皇室的教育是不是出啥问题了
咋净出贵物?
清朝的就很稳[/quote]明朝文官不允许皇帝发挥能力,满清从嘉庆开始这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了。
满清是异族部族统治,皇帝和文官之间还有一层八旗自己人,文官无法决定大权。
嘉庆和万历不是没能力,而是连自己决定太子或者爹的名讳都不行,当然气的罢工了。
[quote][pid=605694672,31622424,1]Reply[/pid] Post by [uid=42742102]无敌战神黄旭东[/uid] (2022-04-24 19:40):
明朝皇室的教育是不是出啥问题了
咋净出贵物?
清朝的就很稳[/quote]清末赶上资本主义大发展,大量白银输入。英国赫德用海关关税给清政府续命。
负数
主要是一体纳银间接导致加速了自耕农破产
简单说就是一条鞭法对赋税采用一体纳银
但是两税是在收获期,这个时候的粮价本来就比平时低
而一体纳银逼迫自耕农不得不低价出售自己的粮食(当然粮商也会因为知道自耕农需要纳银趁机压价)
这使得自万历后明代粮价的季节性波动加大,
而这使得自耕农的抗风险能力大幅度下降
(当然也是一条鞭法被废除后,一体纳银并没有被废止的原因,各方都可以从中获益,除了农民)
另外,你们真要说续命
个人建议吹杨廷和。比张居正续的久一些。
感觉也续不到多少年,明末自耕农破产一条鞭法的锅很大,当然也不能怪张居正没开天眼。1620年开始因为欧洲三十年战争导致流入大明的白银锐减,而明朝因为一条鞭法的缘故白银取代了铜钱成为法定货币,白银通缩升值而铜钱相对白银大量贬值,升斗小民交税还得折银直接输两次,士绅把银子埋地窖都赚麻了,土地兼并得飞起。就好比现在某些资源出口型国家把法定货币定成美元,然后突然有一天巨额贸易顺差消失了,央行又不能发债印美钞,直接导致本币剧烈贬值底层人民分分破产,然后自然就揭竿而起了。
[quote][pid=605694672,31622424,1]Reply[/pid] Post by [uid=42742102]无敌战神黄旭东[/uid] (2022-04-24 19:40):
明朝皇室的教育是不是出啥问题了
咋净出贵物?
清朝的就很稳[/quote]明王爷是养猪,清的王爷大部分都是要参与政事的
明朝是中国文官系统发展最壮大的一个朝代,以前的朝代,文官和武官基本55开。到了后期就变味了,我觉得续不续命是一回事,而是上一任皇帝给不给下一任留府左大臣这个度的问题。
这点失衡了,皇帝也就是个有头衔的大型商人罢了。参考英国、日本。
[quote][pid=605695087,31622424,1]Reply[/pid] Post by [uid=38477371]simonroam[/uid] (2022-04-24 19:42):
明朝如果能延续下去,估计一百年前关外全都是俄罗斯人了[/quote]通古斯人都能入关,俄罗斯人就不会入关,这也太看不起俄罗斯,再说要是俄罗斯领土从波兰到海南,岂不是教科书要天天歌颂大俄朝奠定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