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失控玩家》:这部爆米花电影居然让我复习了一遍考研政治

Goofy ahh-avatar

Goofy ahh

2021-08-29T08:21:13+00:00

赶午夜场看了《失控玩家》,片子很欢乐,但笑着笑着就觉得其中意味怎么这么熟悉呢……



苏乐美公司开发的《自由城市》大获成功,老板安托万攫取了巨额财富,但真相是安托万剽窃了独立制作人“键盘”和米莉开发的游戏源代码,他的游戏帝国是依靠非法掠夺建立起来的。更为讽刺的是,在剽窃了源代码后,安托万还雇佣了原本的开发者“键盘”,继续利用他的才华为自己创造财富。

安托万的发家之路就是马克思论述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通过暴力等非正当手段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使生产资料聚集在少数人手里的过程。它一方面使社会生产资料集中到少数人手里,另一方面又使大批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了前提条件。”

那么,完成了原始积累的资本家会推动进步吗?并不会,列宁指出:“在规定了(即使是暂时地)垄断价格的范围内,技术进步因而也是其它一切进步的动因,前进的动因,就在一定程度上消失了;其次在经济上也就有可能人为地阻碍技术进步。例如,美国有个姓欧文斯的发明了一种能引起制瓶业革命的制瓶机。德国制瓶工厂主的卡特尔收买了欧文斯的发明专利权,可是却把这个发明束之高阁,阻碍它的应用。”

发家后的安托万不想办法优化游戏、改善玩家体验,而是推出低劣资料片大肆圈钱;在得知游戏里的NPC发展出自我意识后,宁可物理毁灭也要掐灭火种,这与德国卡特尔的做法如出一辙,暴露了资本主义追求垄断、反技术进步的本质。



《失控玩家》中不光有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还有对帝国主义的批判。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资本主义在一国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追求向外扩张,把殖民地变成原料提供地和商品倾销地。

从熵理论的角度看,帝国主义就是把宗主国的熵转移到殖民地,把殖民地的负熵转移到宗主国,宗主国的繁荣必须且只能建立在殖民地的悲惨之上。

一位殖民主义者如是说:“为了使联合王国4000万居民免遭流血的内战,我们这些殖民主义政治家应当占领新的土地,来安置过剩的人口,为工厂和矿山生产的商品找到新的销售地区。……要是你不希望发生内战,你就应当成为帝国主义者。”

殖民者依靠生产力优势在殖民地横征暴敛,奴役土著;玩家则是利用游戏权限在自由城中肆意妄为蹂躏NPC居民。二者都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本质都是熵和负熵的转移。

有趣的是,玩家看似飞天遁地无所不能,其实外强中干,觉醒了的NPC可以轻易打败玩家,这恰恰印证了“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的判断,历史早已证明了这一点。



《失控玩家》反资反帝,但不是只驳不立。

影片结尾,原本设定只能做浓缩咖啡的姑娘可以做卡布奇诺了,设定一直举手投降的大叔学会放下双手了,脾气暴躁的大只佬也可以温柔可爱了,从不越雷池半步的保安兄弟也敢于拥抱新生活了……

它传达了这样一种人性观:人可以摆脱条件的制约,连程序都可以被改变,更何况其他客观条件呢?

既然人具有自由意志和无限可能性,那么我们就能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到那时我们将卸下一切桎梏:“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这就是共产主义的人性观,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理想。



所以说,《失控玩家》是一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方法、观点的爆米花电影,看完好像复习了一遍考研政治。

在疫情肆虐、经济下行、政治动荡的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爆米花电影来缓解压力,也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严肃的政治思考,为人类探寻通往光明的道路。
头号玩家影评 ...
《头号玩家》口碑炸裂,死宅们纷纷给出满分(我就是这么一个死宅),但有人表示斯皮尔伯格的这部电影最多也就是个八分水准,够不上九分经典的档次,因为这里没有“深刻内涵”,只是一个爽片。
这么说我就不乐意了。
《头号玩家》的内涵可不只是三把钥匙代表的“追寻美好初心”、“勇敢抓住机会”、“留意路上的风景”这些心灵鸡汤这么简单。
这部片子里有创作者对人类未来的思考和期许。


梳理剧情可以看到,大型虚拟现实游戏“绿洲”经历了三个阶段:
田园诗
在游戏初期所有玩家都是以享受游戏、体验快乐为目的,自由自在地在庞大的虚拟世界中探索,获得纯粹的乐趣。
此时的玩家在行为上是自由的,没有规则约束;在身份上是平等的,无论你在现实生活中是贫富贵贱,在游戏里起点相同、机会相等;游戏资源的分配上是分散的,你打个金币,我LOOT一件神器,完全随机分配。
由于以上特点我们能够推出:此时绿洲中不存在“权力”的,游戏社会的结构是极致的扁平——跟飞机场一样平,呈现“无中心”状态。

通往奴役之路
好景不长,当绿洲的影响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哈乐迪不得不为它设置自己最痛恨的规则。更糟的是出现了IOI公司这为种攫取利益而破坏游戏乐趣的大型组织,它利用现实世界的雄厚资本插手绿洲:一方面压榨契约工在游戏中从事高强度的重复性劳动以获取资源;另一方面募集智囊团以头脑风暴、穷举试错等方式破解游戏关卡。
此时的玩家在行为上是不自由的,受规则约束;在身份上是不平等的,用脚趾头也能想到IOI这类打金公司会为富人提供游戏中的便利;游戏资源开始由分散走向集中。
这个阶段,绿洲中逐渐产生了权力,氪金土豪们依靠IOI的服务开始对普通玩家产生支配性影响,普通玩家要么依附于土豪身边,要么抱团取暖,加入“组织”,可这样一来又将权利让渡给组织的头目。如此,游戏社会的结构从扁平慢慢向金字塔型发展,逐渐开始确立“中心”。
假如IOI公司获胜,那么绿洲中的玩家将彻底沦为奴隶。

理想国的诞生
在影片末尾,主角团队获胜,赢得绿洲的控制权,做出决策:永远禁止IOI公司登陆游戏,禁绝现实世界力量插手绿洲,让现实的归现实,让游戏的归游戏。绿洲又成了那个脱离了现实世界的净土。
但此时的绿洲和过去的田园诗世界不同了:玩家依旧会有约束,不会完全的自由,但经历“大爆炸”的重新洗牌后,总归大家又回到了起点平等、机会平等的起跑线上,游戏资源也回到了分散状态。
最重要的是,所有玩家又找回了“纯粹游戏”的共识。
经过此次拨乱反正,绿洲中的权力被消解,“金字塔”结构崩塌,游戏社会的结构又回到了“无中心”状态。



这三段剧情隐喻着我们人类的过去和现在,预示了可能的未来。

虽然人类从未经历过如田园诗般的时代,但并不能阻止我们编织出一个美好的童年梦境。在西方有伊甸园的传说,亚当夏娃在里面无忧无虑;在东方文人总念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他们憧憬的是上古圣王时期,那时虽有王权,但睿智的统治者们无为而治,帝力不加于百姓。这种情怀在政治思想领域中也有体现,卢梭就深受影响。他在构建自己的契约论时,将一个田园诗般的自然状态作为逻辑起点。
在卢梭的自然状态中,初民们过着田园牧歌般的日子,“他在一棵橡树下心满意足,悠然自得;哪里有水就在哪里去喝,在向他提供食物的树下吃饱了就睡;他的需要全都满足了。”
“野蛮人既然成天在森林中游荡,没有固定的工作,没有语言,居无定所,没有战争,彼此从不联系,既无害人之心,也不需要任何一个同类,甚至个人与个人之间也许从来都不相互认识,所以野蛮人是很少受欲念之累的……千百个世纪都像原始时代那样浑然过去:人类已经很老了,但人依然还是个孩子。”
在自然状态里,由于人们各自独立生活,人与人之间不相互需要、不相互依赖,不互不隶属,同时也由于没有私有财产,因而他们之间不可能存在着会导致奴役与被奴役的依附关系,所以,在自然状态里,人们相互间都是自由的,或者说,相对于他人而言,每个人是自由的;这里不存在奴役与被奴役、统治与被统治。(黄裕生)
在卢梭看来,这是人类的黄金时期。在他的想象中,人类的童年是无中心的,人是完全自由的。

这么美好的自然状态怎么就消失了呢?
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解释:人有一种自我完善的能力,人们发明工具、改造自然、聚敛财产……有了家庭,有了社会,有了贸易,有了阶层和压迫,出现了政府和统治者,就这样人们自己给自己戴上了镣铐,自己剥夺了自己的自由。
于是乎“人人生而自由,却又无时不在枷锁之中。”我们被置于权力和资本的钳制之下,世界的控制权逐渐转移到少数人手中。人类摆脱蒙昧以来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从无中心走向中心化的过程,而且脚步越来越快。
政治上,各国的政府权力自1914年以来一直呈扩大趋势,就算在有限权传统的美国也是这样,政治权力开始侵占社会“自留地”,越来越多人发现自己必须在利维坦的阴影下生活。人们一边咒骂一边迫于愈演愈烈的反恐、失业等压力不得不继续支持这种扩权。
经济上,托马斯•皮凯蒂指出自二战结束以来,资本收益率一直稳步提高,而劳动回报率则逐年下降,在r>g的作用下,财富向1%富豪手中转移,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到了让人绝望的程度,大公司大集团把持了全球经济命脉,威胁了自由贸易这个底层规则。
甚至在互联网这个新兴技术领域也是如此,互联网从去中心化的法外之地变成了权力和资本角逐的战场,当初挥舞着海盗黑旗,穿着格瓦拉文化衫的黑客们现在纷纷换上正装,为政府部门和大型公司服务,当起了网络安全专家。
我们现在正加速走向一个极端中心化的世界。这个世界或许喧嚣,但一定不是参差多态的;或许物质极大丰富,但一定不是富足繁荣的;或许给了人们很多选择,但很可能每个人只有一条路可走;或许宣称人人拥有自由,但又不得不匍匐在某个存在脚下。

刘慈欣的科幻短篇小说《赡养人类》就表达了对这种极端中心化的忧虑:整个星球的资源由一个“终产者”控制,其他人只能呆在一个有自主维生系统的小屋中等待死亡。

这是难道就是人类的命运吗?
《头号玩家》为我们展现了一条通往理想国的道路,既然绿洲这个虚拟世界能完成去中心化,那么现实世界中的人类社会是不是也有这种希望呢?
是不是未来某一天,人类世界也能够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整个社会扁平、多元、充满活力,将资源和机会平等地赋予每个个体,让人们摆脱权力、资本对人的束缚,实现了马克思预言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这才是《头号玩家》要表达的东西,它是一个对人类前途的乐观预言。

读到这,你还觉得《头号玩家》没内涵吗?




不过,这种激动人心的畅想有可能实现吗?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作者杰里米•里夫金给了我们一个积极的答案。
他在《零边际成本社会——一个物联网、合作共赢的新经济时代》认为:新技术的应用会催生全新的协同共享的经济模式,这会彻底终结资本主义。物联网解决了信息的交换问题;对风能、太阳能的开发将带给我们近乎免费的清洁能源;在线教育让知识变得廉价,几乎人人都可以受到优质教育;区块链技术解决了互信问题,把交易成本降至极低;所有权让位于使用权……
其结果就是创造力的激增和高速的经济增长,而且这一切是由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自发协作完成的,所以不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指挥人们做这做那,消解了资本和权力的支配性影响,一切事物都走向去中心、民主化。
杰里米•里夫金认为在新兴的协同共享中,创新和创造力的民主化正在孵化一种新的激励机制,这种机制很少基于经济回报,而是更多地基于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社会福祉。将为地球上的每个人创造一种更公正、更人性化、可持续发展性更强的全球经济。

听起来很玄幻,共享协作这真的可能吗?
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那么不可能。
美国TVA(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和REA(农村电气化管理局)项目的成功证明了共享协作理念和社会自组织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潜力;英国罗奇代尔合作社这类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组织的成功证明了人类开展大范围自发合作的可能性,也说明了不基于经济回报的激励并非空谈。

人类确实互相倾轧,但别忘了,我们也曾齐心协力建成过巴别塔,让神震惊。
说不定将来真的能通过共享协作的方式创造出一个自由与繁荣的国度。
还是得有点理想,万一实现了呢。


在反派即将得逞的最后关头,玩家们响应了主角的召唤,捍卫绿洲这片净土,“游戏不是一个人的”,它属于每个玩家。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也会出现一个妄图统治一切的反派,到那时,希望这个星球上的每一个心怀正义的人都站出来反抗他。
就像二战时各国放下成见,共同抵抗轴心国。
毕竟世界也不是一个人的,无论它美好还是丑恶,也不该由某一个人主宰。
DNA-avatar

DNA

第一次看到这么长的主楼[s:ac:羡慕]
DiamondKiller517-avatar

DiamondKiller517

好长,为了不被剧透我先不看了[s:ac:闪光]
djkichan-avatar

djkichan

我为我和楼主在一个论坛吹水而感到荣幸之至。[s:ac:茶]
林花孫-avatar

林花孫

账号突然升值[s:ac:哭笑]
Takirot-avatar

Takirot

[s:a2:不明觉厉]可是这不就和韩国拍政治电影一个调调么,我批判了,但是我不改啊
Derpy_Kitten-avatar

Derpy_Kitten

影片中美国盾牌被肌肉男狠狠的集中,就像美国现在内部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一样。

但影片也告诉了我们,不论用再强大的武器或是盾牌都没办法赢得认可和理解,只能迎来短暂的自我安慰式的胜利。

真正需要做的,是将手中的武器放下,让资源放出,让不同立场的人真正体会到何为真正的“自由”。

就像影片中所说的,人们已经厌恶这种随时担心被枪击的日子了,美国人民需要觉醒,需要推翻资本的通知。

而最后的世界就是他们所期待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幸福倒影指引着他们前行。
Chuy262-avatar

Chuy262

老哥有点东西
TeraSaturn-avatar

TeraSaturn

黑保安在桥上说我们的命也重要。直接出戏了[s:ac:喷]
roofew-avatar

roofew

没错,所以这个片子我看下来之后非常舒服,另外黑人保安说的那句我们的命也很重要我觉得在电影里面那一段说出来并不违和或者强行政治正确,拥有了自我意识的npc在游戏老板眼睛里面只是随手可以捏死的垃圾,只要挡住了他的财路就可以毫不留情地抹杀掉,一点也不在乎人工智能的宝贵,和其他所有人的心血。
其实现实生活当中差也差不多,只是没法这么轻易地杀人而已(没法这么轻易我还得打个?)
Muzaka-avatar

Muzaka

这影评写的有水平
LNYOM-avatar

LNYOM

恕我直言,一款游戏在最热的时候强推续作,我觉得正常的资本家都不会这么做[s:ac:晕]
Spok.Spok-avatar

Spok.Spok

[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基本是思想政治课本上就有的东西,但能分析电影案例就很厉害了
家炫-avatar

家炫

[quote][pid=545859472,28286996,1]Reply[/pid] Post by [uid=38925587]k4fka[/uid] (2021-08-30 19:01):

恕我直言,一款游戏在最热的时候强推续作,我觉得正常的资本家都不会这么做[s:ac:晕][/quote]影片里讽刺的是KONAMI和小岛秀夫之间的事儿
hjonesjr-avatar

hjonesjr

谢谢老哥[s:ac:羡慕]
这部电影我看的很舒服,这影评我很受用
Spazzz-avatar

Spazzz

老哥政治学的可以啊,我真是头一次见有人通过政治学角度写影评的
Deadripchase-_--avatar

Deadripchase-_-

中间关于“到处都是暴力 尸体 枪”的内容真的是黑出翔了[s:ac:哭笑]
Sabah-avatar

Sabah

苏乐美这名字起的就很灵魂

konami?
the seekers-avatar

the seekers

他娘的,听一你说,我得好好看看了
Bake-avatar

Bake

[s:ac:哭笑]分析的很棒,而且政治站位很高
像我这种陪着媳妇只看到键盘给米莉写的AI“情书”了,格局跟楼主一比一下子小了好多,惭愧[s:a2: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