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f0uL
2021-01-09T09:57:55+00:00
自己:海外党,25岁研究生毕业,到美帝一家石化公司做工艺工程师,28岁油价大跌的时候被裁员。回国折腾了一段时间,期间投了不下三百份简历,动用了自己读书工作这几年认识的所有的人际关系,无果。终于在历时一年半的时候找到了个加拿大某大学实验室工作,工资减半... 当时算是人生低谷了,后来慢慢的把学校科研和自己的工程经历结合起来,换了次工作从化石能源转到清洁能源领域,现在算是挺过来了。
同事A: 四十多岁,美帝华人同事,一起被裁员,当时是高级工程师(senior engineer)。失业一年后找到工作,新冠一来再次失业,目前家里蹲。
邻居A: 五十多岁华人,国内是肯德基的一个什么经理职位(我也搞不懂),移民到加拿大后给一个大石油公司管理工程现场的餐厅饮食供给。同样在油价大跌的时候失业,因为都停产了。后来转职当了地产经纪,现在还是地产经纪。
邻居B:五十多岁,原先是搞地质勘查的,年薪十多万刀。油价大跌时候失业,因为没有新的开采项目了,也就不需要你去勘察了。在家闲了两年,自学修车,现在在给人修车。
邻居C: 五十多岁,现场高级操作工,年薪也是十几万刀。被裁员后一直在家蹲着,五六年了,就我观察现在应该是还没有工作。
朋友A: 二十七八。毕业时候赶上油价大跌,本科生直接成了家里蹲,蹲了一年多。在best buy打工了半年,后来做抽油烟机销售,据说干的还不错。
朋友B: 三十多岁,电气工程师。一直都是合同工,每干个一年半年合同到期后,就重新找工作。最近刚在美帝找到一个永久工。
朋友C: 三十岁左右,化工专业,将近两年的实习经历。还是油价大跌的原因,毕业后没公司要他,不过他家境好,直接开了个中餐厅。后来还是想做工程师,找到了一家EPC公司当合同工。到现在还是合同工,有项目就去干,没项目就回家。
朋友D: 六十多岁。壳牌的现场经理。被裁,拿了个很大的裁员package,回家养老退休了,日子十分舒服。
总的来说,在西方国家,四五十岁被裁真的是很难受的一件事。无论你是中国人还是老外,一般也就是个高级工程师,好点的可能是项目经理,行业好的时候工资还算高,油价100多那几年他们薪水都是十几万。行业一不行,管你是哪儿的人马上被裁,这都五六年了,大都还没回到本职工作。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压力不是一般大。不过中国人有个好处就是爱攒钱,他们在石化行业比较好的那几年(10年-14年)都攒了不少钱(双职工),至少房子贷款都还清了(加拿大卡尔加里房价比较讲道理,一个独立屋也就五十多万),有的甚至还有第二套房子投资出租,所以都还没有到揭不开锅的地步,生活水平并没有下降太多。相比之下老外就惨了许多。
相比之下年轻点的被裁员后再就业的机会还是有的,我是这样,我朋友也是这样。不过只要你身体健康,总会有四五十岁的一天,到时候被裁了咋办呢?我不知道这个答案。我能想到的就是进一个不太容易被裁员的行业(比如公务员国企啥的),或者进一个处于上升期的行业。我选择了后者,现在在做一个氢能初创,算是赶上风口,拿到了不少政府和工业界的投资,希望通过几年的艰苦创业能获得之后的稳定吧。也希望能做出一定成绩自己也好,带着公司也好,回国发展。
另外想说的一点就是,真正到了行业不景气的时候,你在公司啥职位都有可能被裁。我原先的部门大概100个人吧,最后只剩下10个人...中层中国人老外经理走的不要太多。什么人脉什么资历什么项目经验,啥都用不上,因为你的人脉也被裁了。 高层的确不被裁,可是一个公司的高层实在有限,中国人的glass ceiling也客观存在。
同事A: 四十多岁,美帝华人同事,一起被裁员,当时是高级工程师(senior engineer)。失业一年后找到工作,新冠一来再次失业,目前家里蹲。
邻居A: 五十多岁华人,国内是肯德基的一个什么经理职位(我也搞不懂),移民到加拿大后给一个大石油公司管理工程现场的餐厅饮食供给。同样在油价大跌的时候失业,因为都停产了。后来转职当了地产经纪,现在还是地产经纪。
邻居B:五十多岁,原先是搞地质勘查的,年薪十多万刀。油价大跌时候失业,因为没有新的开采项目了,也就不需要你去勘察了。在家闲了两年,自学修车,现在在给人修车。
邻居C: 五十多岁,现场高级操作工,年薪也是十几万刀。被裁员后一直在家蹲着,五六年了,就我观察现在应该是还没有工作。
朋友A: 二十七八。毕业时候赶上油价大跌,本科生直接成了家里蹲,蹲了一年多。在best buy打工了半年,后来做抽油烟机销售,据说干的还不错。
朋友B: 三十多岁,电气工程师。一直都是合同工,每干个一年半年合同到期后,就重新找工作。最近刚在美帝找到一个永久工。
朋友C: 三十岁左右,化工专业,将近两年的实习经历。还是油价大跌的原因,毕业后没公司要他,不过他家境好,直接开了个中餐厅。后来还是想做工程师,找到了一家EPC公司当合同工。到现在还是合同工,有项目就去干,没项目就回家。
朋友D: 六十多岁。壳牌的现场经理。被裁,拿了个很大的裁员package,回家养老退休了,日子十分舒服。
总的来说,在西方国家,四五十岁被裁真的是很难受的一件事。无论你是中国人还是老外,一般也就是个高级工程师,好点的可能是项目经理,行业好的时候工资还算高,油价100多那几年他们薪水都是十几万。行业一不行,管你是哪儿的人马上被裁,这都五六年了,大都还没回到本职工作。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压力不是一般大。不过中国人有个好处就是爱攒钱,他们在石化行业比较好的那几年(10年-14年)都攒了不少钱(双职工),至少房子贷款都还清了(加拿大卡尔加里房价比较讲道理,一个独立屋也就五十多万),有的甚至还有第二套房子投资出租,所以都还没有到揭不开锅的地步,生活水平并没有下降太多。相比之下老外就惨了许多。
相比之下年轻点的被裁员后再就业的机会还是有的,我是这样,我朋友也是这样。不过只要你身体健康,总会有四五十岁的一天,到时候被裁了咋办呢?我不知道这个答案。我能想到的就是进一个不太容易被裁员的行业(比如公务员国企啥的),或者进一个处于上升期的行业。我选择了后者,现在在做一个氢能初创,算是赶上风口,拿到了不少政府和工业界的投资,希望通过几年的艰苦创业能获得之后的稳定吧。也希望能做出一定成绩自己也好,带着公司也好,回国发展。
另外想说的一点就是,真正到了行业不景气的时候,你在公司啥职位都有可能被裁。我原先的部门大概100个人吧,最后只剩下10个人...中层中国人老外经理走的不要太多。什么人脉什么资历什么项目经验,啥都用不上,因为你的人脉也被裁了。 高层的确不被裁,可是一个公司的高层实在有限,中国人的glass ceiling也客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