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裁员经历(石化行业)

zf0uL-avatar

zf0uL

2021-01-09T09:57:55+00:00

自己:海外党,25岁研究生毕业,到美帝一家石化公司做工艺工程师,28岁油价大跌的时候被裁员。回国折腾了一段时间,期间投了不下三百份简历,动用了自己读书工作这几年认识的所有的人际关系,无果。终于在历时一年半的时候找到了个加拿大某大学实验室工作,工资减半... 当时算是人生低谷了,后来慢慢的把学校科研和自己的工程经历结合起来,换了次工作从化石能源转到清洁能源领域,现在算是挺过来了。

同事A: 四十多岁,美帝华人同事,一起被裁员,当时是高级工程师(senior engineer)。失业一年后找到工作,新冠一来再次失业,目前家里蹲。

邻居A: 五十多岁华人,国内是肯德基的一个什么经理职位(我也搞不懂),移民到加拿大后给一个大石油公司管理工程现场的餐厅饮食供给。同样在油价大跌的时候失业,因为都停产了。后来转职当了地产经纪,现在还是地产经纪。

邻居B:五十多岁,原先是搞地质勘查的,年薪十多万刀。油价大跌时候失业,因为没有新的开采项目了,也就不需要你去勘察了。在家闲了两年,自学修车,现在在给人修车。

邻居C: 五十多岁,现场高级操作工,年薪也是十几万刀。被裁员后一直在家蹲着,五六年了,就我观察现在应该是还没有工作。

朋友A: 二十七八。毕业时候赶上油价大跌,本科生直接成了家里蹲,蹲了一年多。在best buy打工了半年,后来做抽油烟机销售,据说干的还不错。

朋友B: 三十多岁,电气工程师。一直都是合同工,每干个一年半年合同到期后,就重新找工作。最近刚在美帝找到一个永久工。

朋友C: 三十岁左右,化工专业,将近两年的实习经历。还是油价大跌的原因,毕业后没公司要他,不过他家境好,直接开了个中餐厅。后来还是想做工程师,找到了一家EPC公司当合同工。到现在还是合同工,有项目就去干,没项目就回家。

朋友D: 六十多岁。壳牌的现场经理。被裁,拿了个很大的裁员package,回家养老退休了,日子十分舒服。


总的来说,在西方国家,四五十岁被裁真的是很难受的一件事。无论你是中国人还是老外,一般也就是个高级工程师,好点的可能是项目经理,行业好的时候工资还算高,油价100多那几年他们薪水都是十几万。行业一不行,管你是哪儿的人马上被裁,这都五六年了,大都还没回到本职工作。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压力不是一般大。不过中国人有个好处就是爱攒钱,他们在石化行业比较好的那几年(10年-14年)都攒了不少钱(双职工),至少房子贷款都还清了(加拿大卡尔加里房价比较讲道理,一个独立屋也就五十多万),有的甚至还有第二套房子投资出租,所以都还没有到揭不开锅的地步,生活水平并没有下降太多。相比之下老外就惨了许多。

相比之下年轻点的被裁员后再就业的机会还是有的,我是这样,我朋友也是这样。不过只要你身体健康,总会有四五十岁的一天,到时候被裁了咋办呢?我不知道这个答案。我能想到的就是进一个不太容易被裁员的行业(比如公务员国企啥的),或者进一个处于上升期的行业。我选择了后者,现在在做一个氢能初创,算是赶上风口,拿到了不少政府和工业界的投资,希望通过几年的艰苦创业能获得之后的稳定吧。也希望能做出一定成绩自己也好,带着公司也好,回国发展。

另外想说的一点就是,真正到了行业不景气的时候,你在公司啥职位都有可能被裁。我原先的部门大概100个人吧,最后只剩下10个人...中层中国人老外经理走的不要太多。什么人脉什么资历什么项目经验,啥都用不上,因为你的人脉也被裁了。 高层的确不被裁,可是一个公司的高层实在有限,中国人的glass ceiling也客观存在。
!moonstr-avatar

!moonstr

老哥,有一说一,在国内四五十岁被裁应该更难受,但是你了解的情况真的是对职业选择有高度警醒,多谢!
MultiSin-avatar

MultiSin

大部分人都吃的青春饭,只能说尽量未雨绸缪吧,实在不行活人也不能让尿给憋死。
Isai-avatar

Isai

谢谢楼主分享,新能源算未来五到十年比较有前景的方向了,一直以为石油巨头们有钱到很少裁员呢。人的职业黄金上升期就那么十来年而已,方向不好会着急,方向好点的也会担忧万一风口还没起来,又发现了更清洁便宜的能源可咋办。
楼主从企业到研究所最后换了方向,请教如果是同个领域内容的话,从公司研发跳槽到研究所做学术性研发,是否会被认为是开倒车呢?最近在纠结这样的机会。
Анваров Эржан-avatar

Анваров Эржан

任何专业技术岗位都有这样的问题,行业的兴衰根本不是个人能左右动摇的

所以很多在北美的理工科高学历的人最终选择上街或者转码农,毕竟岗位丰富,行业稳定
zf0uL-avatar

zf0uL

[quote][pid=484786008,25079605,1]Reply[/pid] Post by [uid=60663556]qianqianchi[/uid] (2021-01-13 04:04):

谢谢楼主分享,新能源算未来五到十年比较有前景的方向了,一直以为石油巨头们有钱到很少裁员呢。人的职业黄金上升期就那么十来年而已,方向不好会着急,方向好点的也会担忧万一风口还没起来,又发现了更清洁便宜的能源可咋办。
楼主从企业到研究所最后换了方向,请教如果是同个领域内容的话,从公司研发跳槽到研究所做学术性研发,是否会被认为是开倒车呢?最近在纠结这样的机会。[/quote]我觉得做学术性研发主要是要看你的学历吧,至少国外是这样。如果你是博士博后,然后去做学术性研发,不进升职空间大,而且退一步讲你也可以申请大学的职位去当教授,拿到tenure之后就基本是高工资铁饭碗了。

如果你没有博士博后的学历经验,比如我只是个硕士,学术性研发就真的没啥意思了,你一个硕士发的论文再多,依旧不如博士吃香。。。
zf0uL-avatar

zf0uL

[quote][pid=484786238,25079605,1]Reply[/pid] Post by [uid=62022286]Cottype[/uid] (2021-01-13 04:10):

任何专业技术岗位都有这样的问题,行业的兴衰根本不是个人能左右动摇的

所以很多在北美的理工科高学历的人最终选择上街或者转码农,毕竟岗位丰富,行业稳定[/quote]是这样的。quant和码农在现在的世道是理工男的最理想行业。疫情期间我那堆码农朋友过得不要太爽.... 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一段时间这两个行业会继续吃香。
Sina-avatar

Sina

加拿大的失业金也能挺挺长时间的吧
Steyr-avatar

Steyr

今年能源行业依然完蛋,准备转行
zf0uL-avatar

zf0uL

[quote][pid=484792841,25079605,1]Reply[/pid] Post by [uid=62863359]不如早点入土为安[/uid] (2021-01-13 07:24):

加拿大的失业金也能挺挺长时间的吧[/quote]原来是九个月还是十个月,记不清了,大概税前一个月2500刀不到。按照加拿大的消费水平也不是很多,勉强维持生活吧。后来好像改了次规则,可以总数不变每个月少领点领一年半。
Sina-avatar

Sina

最惨的是裁员的时候还没身份,一下找不到新工作只能离境回国了
Disszy Dismoo-avatar

Disszy Dismoo

在家蹲着五六年。。。。
Isai-avatar

Isai

[quote][pid=484792113,25079605,1]Reply[/pid] Post by [uid=470986]kevin_v[/uid] (2021-01-13 07:13):

我觉得做学术性研发主要是要看你的学历吧,至少国外是这样。如果你是博士博后,然后去做学术性研发,不进升职空间大,而且退一步讲你也可以申请大学的职位去当教授,拿到tenure之后就基本是高工资铁饭碗了。

如果你没有博士博后的学历经验,比如我只是个硕士,学术性研发就真的没啥意思了,你一个硕士发的论文再多,依旧不如博士吃香。。。[/quote]不不,我的意思是排除学术人生以后,毕竟tenure track太难了粥少僧多,非天才没靠山进去是做炮灰的。
楼主不是做新能源么,现在风口正盛,学校里很多学这个的学生,企业里不愁招人,我见过和听说,都是要有博士title才够资格带项目,非盈利性研究机构和企业里的研发部门都是这样的。
但是研发岗也不能干一辈子,博士多了产生富集,很难升职,转岗可选的就是生产,市场,等于又是从头打排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