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ulayylmao
2021-07-30T17:46:19+00:00
在下听歌不早不晚,刘若英的《蝴蝶》和周杰伦的《东风破》是我流行歌的启蒙。
那时候还去用复读机去录电视的喇叭,真的好蠢。
后来学习机等数字终端来了,爸妈下血本买的好记星最后只成了我听歌的玩具。但只在买机器的时候在店里下了周杰伦的《摩羯座》专辑,容量基本就满了。
然后MP3、MP4时代来了,一次能存几十首歌。只是从各种音乐排行榜上找,到文具店等地方下。
这些日子至少单纯。
某天,我忽然发现,歌词里不是情就是爱。这很有问题,难道歌曲只是这样的靡靡之音吗?
后来,高中住校。收听电台变成我们几个住校生取乐的手段,听到好听的歌就会记下来、回去用家里的电脑下载。
因为之前觉得情爱无趣,以及学英语的功利心、还有附庸风雅,最后变成了下载欧美音乐为主。
然后高中毕业后进入大学,因为某件事突然对国语歌非常厌恶:
“求锤得锤”。
这让我对突然不得不回望以前仰仗的音乐排行榜:他们是不是也和那个歌手一样,有着巨款来捧呢?
唱情歌的,是不是很多都是人渣呢?钱捧出来的歌,它是真心实意的吗?
我之后再去看绝大部分“华语乐坛”的新歌(主要指排行榜前列),大多时候都是不信任、甚至猜疑。
请问各位对“华语乐坛”有失望或者厌恶的心情吗?有什么类似的关键转变呢?
那时候还去用复读机去录电视的喇叭,真的好蠢。
后来学习机等数字终端来了,爸妈下血本买的好记星最后只成了我听歌的玩具。但只在买机器的时候在店里下了周杰伦的《摩羯座》专辑,容量基本就满了。
然后MP3、MP4时代来了,一次能存几十首歌。只是从各种音乐排行榜上找,到文具店等地方下。
这些日子至少单纯。
某天,我忽然发现,歌词里不是情就是爱。这很有问题,难道歌曲只是这样的靡靡之音吗?
后来,高中住校。收听电台变成我们几个住校生取乐的手段,听到好听的歌就会记下来、回去用家里的电脑下载。
因为之前觉得情爱无趣,以及学英语的功利心、还有附庸风雅,最后变成了下载欧美音乐为主。
然后高中毕业后进入大学,因为某件事突然对国语歌非常厌恶:
“求锤得锤”。
这让我对突然不得不回望以前仰仗的音乐排行榜:他们是不是也和那个歌手一样,有着巨款来捧呢?
唱情歌的,是不是很多都是人渣呢?钱捧出来的歌,它是真心实意的吗?
我之后再去看绝大部分“华语乐坛”的新歌(主要指排行榜前列),大多时候都是不信任、甚至猜疑。
请问各位对“华语乐坛”有失望或者厌恶的心情吗?有什么类似的关键转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