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2
2021-04-09T17:12:41+00:00
高中卷子上看来的。
前面大抵洋洋洒洒写满了(北京的)春是多么多么妙,人儿多么多么可,我是多么多么喜欢。
最后两段了,话锋陡然一转。批判当时军阀混战,时局动荡不安至此,百姓生活如风雨飘零,群情却仍不激奋,毫无作为。麻木缩头鹌鹑一样无望地希翼着,哪来的天兵天将救世,救救可怜的自己。拿生活琐事竭力粉饰太平,连这春都似乎是无指望,遥遥不知为何来,朦朦不知为何去。
总之结尾痛快骂了一通,然后呼吁乡亲们振作起来。
前后的反差,首尾互搏式的连接,给当时幼小的我心灵造成了极大的震撼。[s:a2:惊]
记得阅读理解题说这篇散文有司马相如《上林赋》之风,语文老师也说散文不好写,这样的散文更不好写。
种种原因,我记挂至今日。半夜睡不着了憋不住了,便向娘家求助了。
内容转述可能有误,但这陡然一转的气质是实打实的。[s:ac:愁]
还请各位帮帮忙,这里先谢谢了!
谢谢各位!确认了是张恨水的《五月的北平》,回去通读了遍,全想起来了。
感觉还是好多的树啊,居然全是树,怪不得前面没印象。我的描述大概是受《故都的秋》和鲁迅的影响的捏造,差得有点远。居然还能认出来,老哥们着实强大[s:ac:瞎][s:ac:赞同]
张恨水的原文,最后一段还是好喜欢。字少话狠情悲[s:ac:心] 前面也是日常所见的树们却已成为了衰败枯竭的象征,为了这不复郁郁葱葱的树,也值得这文这一疏[s:ac:心]
这种日常景物入手描述战争残酷可悲的角度真不错啊。我记得好久以前看的篇小说还是什么,也是写洛阳沦陷,敌军决定放火屠城前,将领特意溜进洛阳城里转了一圈,不为别的,只为赏花。
那花写得可真是花团锦簇啊,大多百姓能逃得都逃了,但花草水塘,洛阳城生活的影子留下了。洛阳美得富丽堂皇,哪怕战乱,破败的民宅边上仍有花。
艳红的花沿邻着的矮墙墩子,一枝一个朵开得欣欣妖娆,有的蔓藤一簇簇芽黄、洁白如玉的直开满了,还有力攀登上门檐,再往天上晃悠。进去,开窗的人家院内、窗台摆满了小巧玲珑的花瓶,新插上的花还没有谢,仍亭亭立在瓶中。
大院摆着的都是精挑细选的花种,花瓣厚实紧密,花心含蓄蕴藉,绿叶略加点缀,富贵花开莫过于此了。
敌军将领就这么坐在那户人家的院落,远眺这层层的花海,荡漾在春风拂面的轻柔中。不到片刻,便大步流星直走出城,命令全军放火了[s:ac:怕]
还有柳永的望海潮,写得真漂亮。传闻说,也是他的词传到蒙古那边了,才引得人惦记……[s:ac:怕]
好东西大家都喜欢的,但遇上战争,再美丽的东西也会不可控力地毁灭,哪怕不毁灭,人看他们的感受也变了。这也是所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吧!(无端联想)
前面大抵洋洋洒洒写满了(北京的)春是多么多么妙,人儿多么多么可,我是多么多么喜欢。
最后两段了,话锋陡然一转。批判当时军阀混战,时局动荡不安至此,百姓生活如风雨飘零,群情却仍不激奋,毫无作为。麻木缩头鹌鹑一样无望地希翼着,哪来的天兵天将救世,救救可怜的自己。拿生活琐事竭力粉饰太平,连这春都似乎是无指望,遥遥不知为何来,朦朦不知为何去。
总之结尾痛快骂了一通,然后呼吁乡亲们振作起来。
前后的反差,首尾互搏式的连接,给当时幼小的我心灵造成了极大的震撼。[s:a2:惊]
记得阅读理解题说这篇散文有司马相如《上林赋》之风,语文老师也说散文不好写,这样的散文更不好写。
种种原因,我记挂至今日。半夜睡不着了憋不住了,便向娘家求助了。
内容转述可能有误,但这陡然一转的气质是实打实的。[s:ac:愁]
还请各位帮帮忙,这里先谢谢了!
谢谢各位!确认了是张恨水的《五月的北平》,回去通读了遍,全想起来了。
感觉还是好多的树啊,居然全是树,怪不得前面没印象。我的描述大概是受《故都的秋》和鲁迅的影响的捏造,差得有点远。居然还能认出来,老哥们着实强大[s:ac:瞎][s:ac:赞同]
张恨水的原文,最后一段还是好喜欢。字少话狠情悲[s:ac:心] 前面也是日常所见的树们却已成为了衰败枯竭的象征,为了这不复郁郁葱葱的树,也值得这文这一疏[s:ac:心]
这种日常景物入手描述战争残酷可悲的角度真不错啊。我记得好久以前看的篇小说还是什么,也是写洛阳沦陷,敌军决定放火屠城前,将领特意溜进洛阳城里转了一圈,不为别的,只为赏花。
那花写得可真是花团锦簇啊,大多百姓能逃得都逃了,但花草水塘,洛阳城生活的影子留下了。洛阳美得富丽堂皇,哪怕战乱,破败的民宅边上仍有花。
艳红的花沿邻着的矮墙墩子,一枝一个朵开得欣欣妖娆,有的蔓藤一簇簇芽黄、洁白如玉的直开满了,还有力攀登上门檐,再往天上晃悠。进去,开窗的人家院内、窗台摆满了小巧玲珑的花瓶,新插上的花还没有谢,仍亭亭立在瓶中。
大院摆着的都是精挑细选的花种,花瓣厚实紧密,花心含蓄蕴藉,绿叶略加点缀,富贵花开莫过于此了。
敌军将领就这么坐在那户人家的院落,远眺这层层的花海,荡漾在春风拂面的轻柔中。不到片刻,便大步流星直走出城,命令全军放火了[s:ac:怕]
还有柳永的望海潮,写得真漂亮。传闻说,也是他的词传到蒙古那边了,才引得人惦记……[s:ac:怕]
好东西大家都喜欢的,但遇上战争,再美丽的东西也会不可控力地毁灭,哪怕不毁灭,人看他们的感受也变了。这也是所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吧!(无端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