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ZioN
2022-04-06T15:05:16+00:00
写在前面: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在日本亚马逊上20年的CX还有货,但看着他比C1便宜,屏幕也没差多少就买了老款[s:ac:哭笑]
正文:
因为自己是个有大屏情结的人,所以这次跨了个大步子买了台电视做显示器。先说大家可能最关心的观看距离,我的桌子长宽高是120*60*100cm,扣掉电视底座大概有5-10cm,从电视屏幕到桌子边缘就只剩下50-55cm。但坐在椅子上的实际观看距离完全可以自己调节,只要保证手能方便的操作鼠标键盘就行所以拉到80甚至100cm以上问题都不是很大。当然即便这个距离还是会看不到屏幕的边缘,但开着125%缩放看窗口就完全是我可以接受的大小。平时使用起来大概就是打字注意力集中的时候会凑近一点,打游戏就会开全屏躺在椅子上挑一个自己觉得舒服的姿势操作[图1]。还有就是自带的底座高度比较低,所以在不加桌台的情况下是没办法再摆SoundBar了算是一个小遗憾,因为自带的扬声器说实话挺一般的。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4/13/9aQjfa-8zc2ZgT3cSsg-g0.jpg[/img]
因为Windows里面没有像i3wm那样好用的窗口管理所以只能用powertoy凑合,目前是划了12等分,但平时基本只用来快速调节窗口的大小,具体位置就放飞自我了,毕竟老固定在一个地方肯定用不了多久就会烧了[s:ac:愁][图2]。实际用来工作的时候心理压力也不小,因为当显示器用结果几个月就烧屏的例子有几个很出名的,倒不是说一定会烧,但用的时候确实会有点紧张。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4/13/9aQjfa-kr0iK1xT3cSsg-g0.jpg[/img]
插电脑会自动识别,实测打音游也不会有什么延迟,反倒因为OLED的低拖影看note还更清楚了。不过有一个问题就是在开关游戏的时候电视经常会闪黑屏,可能是自动切换游戏模式导致的,稍微有点搞心态。
总结:
屏是好屏,但OLED当显示器用着有心理压力,以及有闪屏黑屏的问题,平时用的时候经常在注意力集中的时候被屏幕保护设置比如像素位移和降低亮度打断思路,以及那个LOGO自动检测我开到强也没见过他调暗过哪个LOGO。虽然大小问题真的很多,但我依旧对这块屏幕非常中意,会长期使用下去。
题外话1 WebOS的软件:
因为这个电视在日本买的,所以里面只能选日语和英语,我没研究过转区,但应用商店好像是共通的,也能看到很多在日本压根没用的软件。里面常用的就PLEX,Apple Music,Amazon Prime Video和内置浏览器看B站,基本可以让我不开电脑解决大部分视频和听歌的需求[图3]。但有一说一这电视跑应用是真的卡,特别是Prime Video,就播视频是流畅的,实际操作UI的时候要多卡有多卡[s:ac:怒]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4/13/9aQ7i87-8pi5ZjT3cSsg-jn.jpg[/img]
题外话2 副屏:
因为我自己有用副屏挂社交软件的习惯,以及用了OLED就不得不隐藏任务栏导致我看不到日期时间,所以思考再三还是加了一块27寸1080P的显示器作为副屏来负担静态内容和桌面挂件,当然这也是经过计算后才买的尺寸和分辨率。48寸4K的PPI是91.7,27寸1080P是81.6,二者相差不大[图4]。同时48寸CX的短边约为60cm,而27寸显示器的长边约为58cm,物理尺寸也很接近,是副屏的理想选择。支撑就选了很朴素的柱子+悬臂+VESA,价格会比可以完全自由旋转调节高度的悬臂要便宜一点。现在只有一块副屏,不过因为27寸1080P的屏幕很便宜,所以如果有预算会把左边也补上一块,对称了大概会更舒服一点。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4/13/9aQ0-7w8nK11T1kS9t-9j.jpg[/img]
题外话3 地震:
在日本地震活动很频繁,正好自己上个月16号刚抵达当地就遇到了强震,所以对于把电视直接放桌上我还是有一丝顾虑的,因为上次的震度5强我自己体验晃得真的非常厉害,如果再来一次那么强的我确实不敢保证这台电视不会被晃翻。目前姑且是做了点处理,给四个脚都贴上了防震贴,希望管用,以及最好不要有什么大地震[s:ac:汗]
正文:
因为自己是个有大屏情结的人,所以这次跨了个大步子买了台电视做显示器。先说大家可能最关心的观看距离,我的桌子长宽高是120*60*100cm,扣掉电视底座大概有5-10cm,从电视屏幕到桌子边缘就只剩下50-55cm。但坐在椅子上的实际观看距离完全可以自己调节,只要保证手能方便的操作鼠标键盘就行所以拉到80甚至100cm以上问题都不是很大。当然即便这个距离还是会看不到屏幕的边缘,但开着125%缩放看窗口就完全是我可以接受的大小。平时使用起来大概就是打字注意力集中的时候会凑近一点,打游戏就会开全屏躺在椅子上挑一个自己觉得舒服的姿势操作[图1]。还有就是自带的底座高度比较低,所以在不加桌台的情况下是没办法再摆SoundBar了算是一个小遗憾,因为自带的扬声器说实话挺一般的。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4/13/9aQjfa-8zc2ZgT3cSsg-g0.jpg[/img]
因为Windows里面没有像i3wm那样好用的窗口管理所以只能用powertoy凑合,目前是划了12等分,但平时基本只用来快速调节窗口的大小,具体位置就放飞自我了,毕竟老固定在一个地方肯定用不了多久就会烧了[s:ac:愁][图2]。实际用来工作的时候心理压力也不小,因为当显示器用结果几个月就烧屏的例子有几个很出名的,倒不是说一定会烧,但用的时候确实会有点紧张。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4/13/9aQjfa-kr0iK1xT3cSsg-g0.jpg[/img]
插电脑会自动识别,实测打音游也不会有什么延迟,反倒因为OLED的低拖影看note还更清楚了。不过有一个问题就是在开关游戏的时候电视经常会闪黑屏,可能是自动切换游戏模式导致的,稍微有点搞心态。
总结:
屏是好屏,但OLED当显示器用着有心理压力,以及有闪屏黑屏的问题,平时用的时候经常在注意力集中的时候被屏幕保护设置比如像素位移和降低亮度打断思路,以及那个LOGO自动检测我开到强也没见过他调暗过哪个LOGO。虽然大小问题真的很多,但我依旧对这块屏幕非常中意,会长期使用下去。
题外话1 WebOS的软件:
因为这个电视在日本买的,所以里面只能选日语和英语,我没研究过转区,但应用商店好像是共通的,也能看到很多在日本压根没用的软件。里面常用的就PLEX,Apple Music,Amazon Prime Video和内置浏览器看B站,基本可以让我不开电脑解决大部分视频和听歌的需求[图3]。但有一说一这电视跑应用是真的卡,特别是Prime Video,就播视频是流畅的,实际操作UI的时候要多卡有多卡[s:ac:怒]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4/13/9aQ7i87-8pi5ZjT3cSsg-jn.jpg[/img]
题外话2 副屏:
因为我自己有用副屏挂社交软件的习惯,以及用了OLED就不得不隐藏任务栏导致我看不到日期时间,所以思考再三还是加了一块27寸1080P的显示器作为副屏来负担静态内容和桌面挂件,当然这也是经过计算后才买的尺寸和分辨率。48寸4K的PPI是91.7,27寸1080P是81.6,二者相差不大[图4]。同时48寸CX的短边约为60cm,而27寸显示器的长边约为58cm,物理尺寸也很接近,是副屏的理想选择。支撑就选了很朴素的柱子+悬臂+VESA,价格会比可以完全自由旋转调节高度的悬臂要便宜一点。现在只有一块副屏,不过因为27寸1080P的屏幕很便宜,所以如果有预算会把左边也补上一块,对称了大概会更舒服一点。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4/13/9aQ0-7w8nK11T1kS9t-9j.jpg[/img]
题外话3 地震:
在日本地震活动很频繁,正好自己上个月16号刚抵达当地就遇到了强震,所以对于把电视直接放桌上我还是有一丝顾虑的,因为上次的震度5强我自己体验晃得真的非常厉害,如果再来一次那么强的我确实不敢保证这台电视不会被晃翻。目前姑且是做了点处理,给四个脚都贴上了防震贴,希望管用,以及最好不要有什么大地震[s:ac: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