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rgsnhm
2020-08-02T16:16:09+00:00
江苏高考方案一大特色就是削弱副科尤其是物理化学的副科的高考权重
江苏籍大学里的理工科教授和院士从头到尾都是在反对的,最初出台时进行的调查也是反对的多于支持,但是最终省教育厅还是以减负为名强行推出
结论放在最前面,江苏08高考方案是以苏南为代表的城市中产阶级家庭为了抑制苏北以及全省农村高中高考优势搞出来的方案。
为什么这么说,03-07江苏高考语数外+选科六选二到08方案语数外三科算分+选科等级计分,最大的变化就是原先苏北和农村高中学生能跟占到优势的物理化学学科被大大削弱。高考语数外三科算分数,很明显三科中的语文英语依靠长期的积累、家庭经济条件和视野这些东西,城市学生天然的占据优势,因此从07年的语数外+选科每科满分150到08方案,很直观的语文英语的重要性大大提升。并且最开始江苏省教育厅给出的提案是语数外各150分,很明显这个方案由于对苏北损害过大而改成了现行方案,如果施行最初方案,无疑,城市学生的优势又会有很大提升。
以下讨论主要围绕选科的物理化学。以我做过家教的经验来看,城市中等及以下水平学生在物理化学两科上相对于农村学生没有优势,甚至有明显劣势,特别是城市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女生。
1、物理化学首先是自然学科,对农村学生而言,接触自然机会更多,学习过程中更能结合生活体验去理解,比如学化学时,说到化肥,说到农药,农村学生一下子就很熟悉,很明显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从自己熟悉的东西入手,将新知识建立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效果会更好。
2、其次我们普遍认可的一件事,物理化学男生更加容易学好,相比男女生在数学上的差距,物理化学这两科上,男生明显具有更大的优势,特别是在物理这门课上。为什么要提男女生,是因为很明显的,农村高中和城市高中里男女生比例会存在差别,以及文理科分班以后男女生比例的明显差异。
说这些的原因在于我要描绘一个苏南大城市中产阶级家庭出身学生和苏北农村家庭出身学生的一个脸谱。
大城市中产阶级家庭学生,性别女,家庭条件优渥,父母较为宠溺,在学习上不忍心对孩子严格要求。文科成绩好,数学尚可或将将及格水平,初中时物理化学成绩就不好,尤其物理成绩不好,高中借着所在城市中考物理化学数学简单的便利上了高中,选科毅然选择文科,有音乐绘画等特长。
苏北农村家庭学生,性别男,江苏的农村家庭虽然不富裕,但普遍不存在生活困苦的问题。从小父母放养,喜欢到处疯玩,热爱自然,从小数学成绩好,非常不喜欢英语,语文成绩一般般,不会给总分贡献什么也不怎么拖后腿,进入初三以后由于物理数学难度提升,并且多了理科化学,掩盖了文科成绩的劣势,一路突飞猛进,依靠所在城市中考理科较难的优势,弥补文科成绩不足,一路杀进重点高中,并且一直是理科学霸,大学志愿读基础学科或理工科专业。
好了,如果面对08高考方案和之前的高考方案,哪类人更加有优势就不必言说了。
03-07方案,对男生而言,高考总分可能是语100+数130+英100+物130+化130=590
08方案,语100+数学130+附35+英80=345,两种方案大概能上怎样的学校相信看一下江苏高考历年的分数线差不多是心里有数的。
当然结局是,苏北确实崩了,但是苏南却还是打不过南通……
转自知乎[s:ac:茶]
江苏籍大学里的理工科教授和院士从头到尾都是在反对的,最初出台时进行的调查也是反对的多于支持,但是最终省教育厅还是以减负为名强行推出
结论放在最前面,江苏08高考方案是以苏南为代表的城市中产阶级家庭为了抑制苏北以及全省农村高中高考优势搞出来的方案。
为什么这么说,03-07江苏高考语数外+选科六选二到08方案语数外三科算分+选科等级计分,最大的变化就是原先苏北和农村高中学生能跟占到优势的物理化学学科被大大削弱。高考语数外三科算分数,很明显三科中的语文英语依靠长期的积累、家庭经济条件和视野这些东西,城市学生天然的占据优势,因此从07年的语数外+选科每科满分150到08方案,很直观的语文英语的重要性大大提升。并且最开始江苏省教育厅给出的提案是语数外各150分,很明显这个方案由于对苏北损害过大而改成了现行方案,如果施行最初方案,无疑,城市学生的优势又会有很大提升。
以下讨论主要围绕选科的物理化学。以我做过家教的经验来看,城市中等及以下水平学生在物理化学两科上相对于农村学生没有优势,甚至有明显劣势,特别是城市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女生。
1、物理化学首先是自然学科,对农村学生而言,接触自然机会更多,学习过程中更能结合生活体验去理解,比如学化学时,说到化肥,说到农药,农村学生一下子就很熟悉,很明显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从自己熟悉的东西入手,将新知识建立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效果会更好。
2、其次我们普遍认可的一件事,物理化学男生更加容易学好,相比男女生在数学上的差距,物理化学这两科上,男生明显具有更大的优势,特别是在物理这门课上。为什么要提男女生,是因为很明显的,农村高中和城市高中里男女生比例会存在差别,以及文理科分班以后男女生比例的明显差异。
说这些的原因在于我要描绘一个苏南大城市中产阶级家庭出身学生和苏北农村家庭出身学生的一个脸谱。
大城市中产阶级家庭学生,性别女,家庭条件优渥,父母较为宠溺,在学习上不忍心对孩子严格要求。文科成绩好,数学尚可或将将及格水平,初中时物理化学成绩就不好,尤其物理成绩不好,高中借着所在城市中考物理化学数学简单的便利上了高中,选科毅然选择文科,有音乐绘画等特长。
苏北农村家庭学生,性别男,江苏的农村家庭虽然不富裕,但普遍不存在生活困苦的问题。从小父母放养,喜欢到处疯玩,热爱自然,从小数学成绩好,非常不喜欢英语,语文成绩一般般,不会给总分贡献什么也不怎么拖后腿,进入初三以后由于物理数学难度提升,并且多了理科化学,掩盖了文科成绩的劣势,一路突飞猛进,依靠所在城市中考理科较难的优势,弥补文科成绩不足,一路杀进重点高中,并且一直是理科学霸,大学志愿读基础学科或理工科专业。
好了,如果面对08高考方案和之前的高考方案,哪类人更加有优势就不必言说了。
03-07方案,对男生而言,高考总分可能是语100+数130+英100+物130+化130=590
08方案,语100+数学130+附35+英80=345,两种方案大概能上怎样的学校相信看一下江苏高考历年的分数线差不多是心里有数的。
当然结局是,苏北确实崩了,但是苏南却还是打不过南通……
转自知乎[s:ac: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