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zGoude
2024-09-08T17:10:00+00:00
LZ今年切身体会
年初入职了一个remote工作的,干了1一个月意识到自己要炮灰化了(行业标配的末尾淘汰), 因为团队老人都是以前线下认识的,后来线上新加进来的,真的很难融入。
果断止损后,去了另一个全部都是remote的创业公司。。这公司更坑,CEO戏精上身,干了俩月,被逼着从996工作变成了9-2-6, 每天早上九点开始干活,干到凌晨2点,然后CEO还天天装B,说干得慢。。作为一个行业干了10年的,肯定不能忍,决定跑路。
相当于浪费了3-4个月的时间,虽然工资是发了,但把我简历都弄花了。 后来总结了一下,发现我的优势其实不是技术,而是技术+英语。所以8月出来看机会,专门筛了一下还在招人的外企,幸亏我的英语水平还行,外企对年龄也更包容,还是在斩杀线边缘找到了工作。
希望去的外企,能在国内再撑几年。。起码让我干到40岁,把房贷还完。
最坑的是我22年上车买的房子,同户型今年已经跌了300万了,税后的300万,要干多久才能攒出来啊。 体感是19年回国后,拼死拼活赚的钱,都给前房主大爷接盘了。
年初入职了一个remote工作的,干了1一个月意识到自己要炮灰化了(行业标配的末尾淘汰), 因为团队老人都是以前线下认识的,后来线上新加进来的,真的很难融入。
果断止损后,去了另一个全部都是remote的创业公司。。这公司更坑,CEO戏精上身,干了俩月,被逼着从996工作变成了9-2-6, 每天早上九点开始干活,干到凌晨2点,然后CEO还天天装B,说干得慢。。作为一个行业干了10年的,肯定不能忍,决定跑路。
相当于浪费了3-4个月的时间,虽然工资是发了,但把我简历都弄花了。 后来总结了一下,发现我的优势其实不是技术,而是技术+英语。所以8月出来看机会,专门筛了一下还在招人的外企,幸亏我的英语水平还行,外企对年龄也更包容,还是在斩杀线边缘找到了工作。
希望去的外企,能在国内再撑几年。。起码让我干到40岁,把房贷还完。
最坑的是我22年上车买的房子,同户型今年已经跌了300万了,税后的300万,要干多久才能攒出来啊。 体感是19年回国后,拼死拼活赚的钱,都给前房主大爷接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