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X 6090 TI
2024-04-28T15:23:54+00:00
其实从去年618就一直想写这么一篇东西,但是一直没什么时间来写(其实是有点懒),恰逢最近熟普价格开始下降,刚好写出来方便大家挑选与购买。本人喝熟普十几年,不敢说多懂,只是分享一下熟普的简单知识和这些年买茶喝茶的经验教训,供新手参考,少走弯路,如果文章内容存在错误欢迎指正,共同探讨。由于本人胃不太好,生普洱喝的不多,因此在此只介绍熟普。先上个镇楼图,目前手头就这些熟普了,看着目前跳水一样的价格,存货真是越少越好呀。

一、熟普洱的历史
普洱熟茶的历史很短,建国前制作与销售的都是普洱生茶。但是在运输存储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生普洱茶会逐渐进行转化(正常存储也会转化,高温高湿会加速进程),茶叶茶汤由青绿色黄绿色转变为红棕色,产生独特的口味,这就是早期生普自然发酵转化为熟普的过程。根据史料记载,建国前云南地区就有“筑茶”、“潮水茶”、“发汗茶”生产制作,这几种茶都是通过微生物进行一定发酵,汤色红亮,被称为红汤茶,深受香港地区喜爱。红汤茶实际上仍然是轻发酵的生茶,跟现在的熟茶有一定区别。建国后广东茶业公司拥有对外出口权,从云南购买茶料,一直生产红汤茶出口到香港。到了1973年,云南茶业公司争取到了出口权,派技术人员到广东去学习红汤茶的制作工艺。技术人员回来后经过研究,改进工艺,在昆明茶厂创立“渥堆发酵技术”,生产出第一批普洱熟茶“73厚砖”,普洱熟茶至此才开始批量化、工业化生产。渥堆发酵技术一直沿用至今,直到最近十几年才有了离地发酵的新工艺(这个具体时间难以考证,当时不公布也不宣传,最近几年纷纷跳出来说自己首创,究竟是真的还是为了宣传炒概念就不好说了)。所以说,熟普洱的历史也就50多年,那种在直播间卖熟茶,说是用的自己祖上100年前的配方,是真是假你们懂的。
二、普洱茶的一些简单知识和称谓
(一)口粮茶。简单说就是常备的随时能喝的茶,核心是质量一定对得起价格。但是经济条件不一样,普通人日常可能喝五十一饼的茶,土豪老板的口粮茶可能千元一饼,所以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定。
(二)数字茶。1975年,为了便于销售和管理,云南茶业公司将下设的四大国营茶厂产品统一命名,采用4位数字作为唛号和商品名,前两位是配方研制时间,第三位是使用原料等级,第四位是茶厂编号(其中:1是昆明茶厂,现为云南中茶茶业;2是勐海茶厂,现为大益集团;3是下关茶厂,现为下关集团;4是普洱茶厂,现为云南普洱茶集团)。比如7663,意思就是76年配方,采用6级原料,下关茶厂生产。后来,国营茶厂开始改制,厂里许多业务骨干人才纷纷下海自己开厂,于是他们继续沿用这个命名习惯,再往后就引起了一些茶厂跟风,以数字命名茶叶一般带个8或者6,一般是图个吉利,没什么实际意义。
(三)压制形状。普洱茶根据压制形状又分成不同种类。
饼茶:最常见的压制方式,中间厚边缘薄,中心有个凹坑,传统重量357克/饼,7饼刚好5斤,这也是“七子饼”这个称呼的由来,现在产品丰富,克重比较随意,一般取个整数。
下关的一些产品又细分为铁饼和泡饼,泡饼形状上是饼茶,压制相对松散,用手可以轻松掰动,铁饼是采用金属模具压制的紧压茶,厚度一致,正面是平面,背面有类似门钉的凸起, 跪在上面可以起到按摩作用。
沱茶:窝头形,背面中间有凹坑,以下关的产品为代表。向下细分还有蘑菇沱/牛心沱,顾名思义外形像蘑菇和牛心,也称为班禅沱,因为背面没凹坑还带个柄,拜佛时方便夹在两手之间,最常见商标是下关的宝焰牌,历史悠久,解放前就有,听着就有佛教色彩,这个商标主要生产边销茶,销往藏区。
砖茶:听名字就知道是长方体,一般用料相对较粗,采用粗枝大叶进行压制。
团茶/金瓜茶:有的是球形,压制比较松散;有的略扁,表面有绳子勒出的竖纹,看着像南瓜。
柱茶:这个不太常见了,在竹筒中压制成型。
柑普(桔普):将柑橘掏空留下外皮,晒干后装入熟茶,桔普同理,冲泡时既有茶香又有果香,还有理气化痰健脾的作用,柑橘主要产地是广东江门新会。
老茶头/碎银子:由发酵过程中叶片析出的果胶结块形成,个人不建议购买,一是可能有灰尘杂物粘在里头不太干净,二是好茶叶这么多,干嘛喝这玩意。
散茶:不压制,没什么可说的。
(四)堆味。熟普洱渥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不良气味,会随时间逐渐散去。不同厂家的自然环境和发酵过程略有区别,所以形成的堆味也不太一样,比如下关的沱茶新茶有明显的焦味,勐海茶的堆味是一种草和泥土混合还略带腥味的感觉,也被称为海鲜味或者勐海味。如果想让堆味散得快点,撬成10g以内的小块,存储在罐中醒一段时间。如果直接冲泡的话,建议出汤后把茶壶或盖碗的盖子敞开,如果一直闷着,堆味会留在茶里,这时你可以闻闻盖子,很难闻。
(五)干仓、湿仓。干仓是指在常温、适当的湿度条件下,茶叶发生缓慢的自然陈化,并尽可能的避免霉变发生的存放方式。湿仓就是潮湿的仓储环境存茶,或者是人为的改变湿度温度(比如加水),让茶叶在高温高湿以及不通风的环境下快速转化、发酵。但是这种环境一旦存储不好很容易让茶叶发霉变质。所以干仓是自然转化,味道更好一些,茶叶中的异味也小一些,我们尽量选择这一种。
(六)乔木、灌木。乔木的高度偏高,一般在6米到10米之间,有明显的树冠和主干,灌木比较低矮,丛生状态,没有明显主干。
(七)名山名寨,台地、古树。这两个放一起说,因为这里水很深。普洱茶有一山一味的说法,以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六大茶山(现在变成八大了),说的是一些普洱茶的知名产区,当地生长的茶质量高味道好价格贵,比如易武、景迈、布朗、南糯等等。村寨同理,知名的比如老班章、冰岛、昔归等等。台地茶是采用现代茶叶种植技术,在平地低山和丘陵地带台阶式种植的茶叶。一般百年以上树龄的茶树才称为古树,叶片相对壮硕、肥厚,滋味也更加浓郁。物以稀为贵,知名产区面积不大,古树一般只采两季甚至一季,茶叶产量有限,再加上人工采摘炒制,成本又高,名山古树碰到一起,价格也就可想而知了。
(八)单株、纯料。意思就是这批茶的原料只来源于一株茶树,不添加其他树的茶料,味道更纯粹一些。单株产出就能制一批茶,那这棵树一定很大,能长这么大一般都是古树。因为原料就这样贵,成品茶一定更贵,利润大也容易发生掺假情况,所以一般土豪茶客都是几十万直接包下一棵树,从采茶到炒制全程监督。
(九)熟茶的拼配。指的是不同产地、年份、等级、质量、季节等的原料依照配方进行混合加工的茶叶。这样能保证同一配方的茶叶口感一致,色、香、味、形更佳,是茶厂的核心技术。
(十)越陈越香。普洱茶因为在存放过程中还会继续发酵转化,熟茶里的堆味也会随时间逐渐散去,所以就有了越陈越香的这个说法, 但是这是有前提的,需要原料好,工艺好,仓储好。一饼茶本身好喝,存放时间长了才可能好喝,本身是垃圾茶放多久也不好喝,有的茶因为配方工艺原因,放久了也会失去原来的味道,再就是仓储,本来是个好茶,存放出了问题发霉变质味道难喝还容易引起疾病。所以我们购买了茶叶尽量存储在阴凉干燥通风无异味的环境中。
三、用料情况及整体质量简单分辨
正常熟茶应该是红棕色或者深红棕色,带有金色芽头,条索分明,如果拼有古树料颜色会更深一些,条索更粗壮。70年代云南茶业公司专门筛选特别细嫩的原料,制成产品取名叫宫廷普洱,于是这样筛选出的原料也就被称为宫廷料,优点是原料精细味道好,出汤速度快,缺点是细料新叶生长时间短,内部所含各类物质相对少,不太耐泡。有意思的是以前人们嫌弃乔木茶用料粗枝大叶,往往用来制作便宜的砖茶,高端茶叶才使用宫廷料,现在人们又觉得乔木茶味道浓厚,开始包山包树。
质量比较差的茶叶主要是胶状或者渣状物比较多,或者除了芽头全部为焦黑色(发酵过度),再或者因为仓储有问题,表面出现各种霉斑,这样的茶就不要喝了,对身体不好。(好茶外观图片后面产品推荐里有,质量差的外观搜一下网上10块钱一饼的茶,两者对比就知道了。)
四、购买建议
(一)先尝后买,多喝少屯。作为新手最开始可能分不清茶叶的好坏,这时候需要的是试喝主流产品建立口感体系,逐步明白什么样的茶好喝,建立口感之后根据自己可接受的价位,购买试喝茶样,选择合适自己口味的产品,然后正常购买。在这之前尽量不要大量购买入门产品,哪怕之前没接触过熟普的人,跨级别的上下两种茶也能喝出明显的界线,一旦你的口味上去了,入门产品基本是喝不下去的,白白浪费。
因为有了越陈越香这个说法,跟“随着时间会升值”这个概念挂钩,普洱茶慢慢具有了金融属性,能起到增值、保值作用,结果商家也好,个人也好,开始纷纷变喝茶为炒茶,每隔十多年暴雷一次,仍然有人跳坑。这里劝一句,只喝不炒,遇到喜欢的挑便宜时候买点够自己喝就行。关于广州芳村与普洱茶的金融性质,感兴趣可以搜搜相关文章,b站也有讲解视频,这就里不展开了。为了保证价格相对平稳,厂家会对产品进行限价销售,但是茶叶这玩意每年都产,销售商又会囤货等升值,普洱实际是产多销少,所以明面上的价格是高于实际成交价的,各位如果想买,建议多询价,找到便宜靠谱的渠道与商家。今年经济情况仍然不乐观,对酒茶感兴趣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今年普洱价格崩盘后有点类似“跑得快”,电商平台的零售价已经做到很低,多看多选,在保证仓储的情况下选择最低价就行。
(二)优先大厂,品质稳定。熟茶和生茶不同,发酵和拼配工艺是大厂的绝对优势,技术壁垒,大厂发酵过程原料损耗低,而且产出口味也更稳定,这一点小厂和个人制茶是绝对比不上的。所以一般情况顶级原料是不会制成熟茶的,原料这么好这么贵,直接做生茶卖掉就行,做熟茶有损耗,口味又不稳定,何必担风险,除非土豪老板个人定制,量少价高,这类小批量定制茶普通茶友根本接触不到。
(三)谨慎购买老茶、年份茶。这一点和白酒很类似,不同年份价格有很大差异,也都是假货重灾区,而且对茶来说还多了个未知的仓储情况,没有分辨能力的话尽量少碰。
五、常见品牌介绍和产品推荐
这里纯为个人推荐,所选厂家产品也都是自己反复尝试的,其他未提及的一些厂家产品(比如七彩云南、福今、福海、金大福、斗记、八角亭等等)纯粹是因为自己没喝过或者喝得少,不敢贸然推荐,各位如果有比较好的产品推荐,欢迎在下面补充。
由于市面上各种茶的包装重量不同,为了方便分级,个人粗略根据产品克价,按照WOW和NGA的常见原则,把推荐产品大概分成四个等级:精良(价格小于0.3元/克)入门产品,稀有(价格0.3-0.5元/克)进阶产品,史诗(价格0.5-1元/克左右,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中高端产品,传说(超过1元/克)量产顶级产品。这个价格是零售的一般参考价,尤其是最近价格跳水,可能有上下浮动,如果各位能买到更便宜的自然更好。
(一)下关
下关集团的前身是建于1941年的康藏茶厂,1950年以后成立国营茶厂,1994年进行公司制改革,2004年彻底改为股份制公司,旗下有三大商标品牌,分别是松鹤、宝焰、南诏。相对来说下关的生茶更出名一些,但是熟茶也有很多经典产品。
1、7663(简装0.1元/g,盒装稍贵一点)。1976年,法国商人甘普尔尝到了这种茶叶,于是在下关茶厂订购了2吨销往法国。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销法沱,下关最入门也是最经典的熟普,价格便宜质量稳定。把它放在第一位是对它的绝对认可。口味方面属于焦糖香,层次感并不突出。销法沱强就强在虽然没有名贵的原料,也没有丰富的层次感,但是优点突出,哪怕你喝过了更好更贵的茶,回来再喝它仍有可取之处。包装方面有简装笋壳100g五沱一条,单沱100g圆盒和250g方盒包装,盒装商标颜色不同,红标出口法国,黄标出口英国,蓝标出口意大利和比利时。这里要注意盒装销法沱年份茶比较多,购买需谨慎。

2、大雪山尚品金丝(0.15元/g)。入门产品,味道普普通通,略带枣香,用料方面相对较细,芽茶也比较多。包装有357g铁饼、250g蘑菇沱、100g砖,尚品金丝生熟茶都有,生茶味道也不错。这饼茶是我2017年为了凑满减买的,不知道是不是存放时间原因,碎渣略多,纯粹是为了写这篇文章才翻出来开了它,尝了尝真是有点喝不下去。



这里讲一下定制茶,例如图里的XY特制,前面说过熟茶制作需要技术,大厂有技术优势,所以一些公司和个人会和茶厂合作进行定制生产,由定制方提供原料(有的也自己提供配方),采用大厂的技术进行生产。下关茶厂最常见的定制商有三个:新业XY、飞台FT、建海JH。零几年时勐海茶厂曾经生产过大白菜商标的定制产品茶王青饼,后来勐海厂进行了公司制改革,不再接受定制业务,这个定制老板直接自己开厂生产,就是现在的福今茶厂。
3、子珍圆茶(0.25元/克)。生熟都有,味道中规中矩,相对耐泡一些,推荐它不是因为多么好喝,纯粹是因为包装,小圆饼8g一个,泡起来干净方便,比较适合办公室日常喝。

4、金雀(0.4元/克)。到这里的茶叶味道和之前的相比有很清晰的界线感,提升明显。金雀入口具有明显的香甜感,下关的焦糖口味突出。这茶刚出的时候应该是两百多一饼,现在便宜了很多。

5、朱雀(0.45元/g)。2017年的产品,相当于金雀的大哥,拼有古树料,汤色红亮清透,焦糖香伴有木香,口感顺滑,味道整体跟金雀相比有提升。其实从这一年开始,下关的熟茶比以前好喝了一些,按现在的价格来看,个人觉得口感高于大益的同价产品(说的就是金针白莲
)。

6、祥瑞玄武(0.45元/g)。比朱雀晚两年,易武古树四个字已经写在包装上了,茶饼上黑褐色的古树料条索粗壮分明,茶叶的整体水平和价格跟朱雀保持一致,味道方面也很接近但又有区别,玄武木香更明显一些。

7、布朗山孔雀熟茶(0.56元/g)。这个茶生熟都有,熟茶2022年出的,名山原料大厂品质,值这个价,但是按现在的行情不如金刚(后面会讲)。据布朗山孔雀生熟茶都喝过的人说,这个生茶用的原料明显好于熟茶,也印证了前面提到的好料基本不会做熟茶的观点。

(二)大益
前身是国营勐海茶厂,始创于1940年,1996年进行公司制改革,注册大益商标,2004年进行全面私有化改制。大益集团是当之无愧的熟茶第一,产品线丰富,推出许多行业首创(好坏都有
)。
1、7572(0.19元/g)。大益熟茶的最基础产品,经典代表,被称为熟茶标杆,味道是典型的勐海风格,因为是入门产品,香甜味不明显,略有枣香,新茶会有明显的堆味,建议醒醒再喝,茶汤红褐色,比较耐泡。现在有小饼包装,建议买小的别买357大饼。我手里这个是07年的,储存的还算可以,棉纸包装上有一些茶油析出,前段时间招待亲戚撬开喝了,味道明显强于现在的7572,差距明显。

2、V93(0.12元/g)。大益的沱茶,不是三菱帕杰罗哈,同样是入门产品,用料比7572精细一点,没有7572耐泡,口感差不多。

3、大小龙柱(0.45元/g)。龙柱的包装是14饼柱形一提,最初是为了保持美观不拆整提包装,大益推出了试喝装的小龙柱,但是后来两者逐渐有了区别,小龙柱使用宫廷料,跟大哥龙柱相比更加精细一些,泡茶时出汤速度更快,但是没有大哥耐泡。大哥龙柱也有了150g的小饼,小包装品尝方便一些。


4、勐海之星(0.35元/g)。配方研制于2005年,当年就拿了金奖,用料方面采用了发酵程度轻重差距很大的材料进行拼配,形成了独特口感,优点是既有轻发酵的茶香,又有重发酵的厚重,缺点是带有轻发酵的酸涩口感。这茶也不太适合购买太老的年份茶,里边的轻发酵原料随时间进行转化,时间过长整体味道就变了,2012我年买了整整一提,喝到现在还剩两饼,上一饼是2020年封控在家时候喝的,味道就跟1415年时候不一样了。
以上介绍是基于2012年的产品,近几年新生产的还没喝过,不知道变化大不大。勐海之星并不是每年都产,购买时注意看好包装。

5、金针白莲(0.45元/g)。当年性价比不错的产品,十几年前130左右,现在也涨了好几十,差不多150-170一饼,这价格就不如喝下关的朱雀玄武了。有人说它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喝起来有荷香,那可能是零几年的事,最近十多年的金针白莲我是喝不出跟荷叶有什么关系。

6、柔侠(0.62元/g)。到了最值得推荐的产品区间啦!
柔侠、早春乔木、玫瑰俗称大益熟茶三剑客,这个区间的产品就已经是很好喝的级别了,如果价格可以接受,日常喝到三剑客这个级别就足够了。

7、早春乔木(0.68元/g)。拼有古树料,口感水平高于柔侠,有古树料的木质香味,焦糖的香甜味明显,早春乔木的发酵程度不是很重,茶汤也就没那么厚。个人最常喝的就是它

8、玫瑰大益(0.9元/g)。1996年大益改制后生产的第一款新产品,每隔10年生产一次,到现在只生产过三年,所以总体产量不多,16玫瑰价格在三剑客里是最高的,96的玫瑰大益价格更是恐怖,前两年炒到1万多一饼,有点可怕,所以普通茶友喝喝16的就行。16玫瑰口感上是大益高端熟茶的一贯水准,甜柔程度在三剑客里也是最高的,虽然最近普洱价格整体下降,但是玫瑰大益仍然坚挺。

9、护犊情深(0.78元/g)。2021牛年的纪念茶,俗称牛熟。众所周知,御三家有四个是很合理的
,牛熟的整体水平跟早春乔木差不多,使用了布朗料进行拼配,喝起来明显强于前面提到同是布朗料的下关布朗山孔雀熟。发酵程度在三剑客里是最高的,口感醇厚细腻,甜度低于早春乔木,厚度高于早春,可能是年份比另外几个近的原因,堆味在三剑客里来说稍微明显一点。

10、金刚(0.5元/g)。普洱熟茶发酵工艺研制成功50周年纪念产品。说说价格让大家感受一下普洱的金融“魅力”
:去年刚推出的时候直播间售价800多一饼,当时说是直播特价,市面零售会更贵,过了段时间价格一直降降降,稳定在了300多点,到了今年又开始降,三月份月我看到降到200了赶紧撸了几饼,结果前两天170的都有了,心好痛
,这家伙在价格上真算是个搅局者。味道方面是三剑客的水平,堆味倒是不太大,由于还比较新,不知道存放一段时间转化之后会不会更好一些。

(三)老同志
安宁海湾茶叶公司,创始人邹炳良和卢国龄都是业内大师。由于两位曾经都是国营勐海茶厂的重要人物,老同志的熟普也是典型大益风格的“勐海味”,价格方面也不错,性价比高,值得推荐。
1、7578/9978(0.13元/g)。入门产品,味道普通,跟7572有点像。

老同志100到150块357g一饼这个价格比较独特的产品不多,这个价位喝下关或者大益比较划算,这里就不推荐了。
2、那一年(0.62元/g)。布朗山料,价格和整体味道在三剑客水平,有茶友戏称为小帕沙,说是帕沙平替,个人觉得还是有一定差距。

3、臻境(0.48元/g)。老同志的名山纯料系列,大曼吕地区的原料,勐海料勐海工艺勐海发酵,经典勐海味。这茶乍一看价格挺高,其实是500g的大饼,很实惠。


4、藏山(0.7元/g)。这两年价格涨了点,之前三百出头,克价六毛左右。同样是名山纯料系列,布朗山章家三队纯料,大饼性价比高。章家三队这个地方是著名的台地茶产区,被称为“台地茶之王”,茶料质量非常好。


5、帕沙古树(0.86元/g)。价格也是涨了一截,2017当年的茶刚出时候才三百多块。味道真是不错,古树料物质丰富,有明显的层次感,有苦底,在茶友中认可度挺高,网红产品。

普通茶友喝到这个级别的熟普基本就差不多了,受制于原料和发酵工艺,越是高端熟普味道越是接近,不同厂家的产品口味差距也没有那么大,到了1元/g以上,价格和味道也不是正比关系,更接近指数关系,一分钱一分货,十分钱六七分货,价格翻上一倍,口味能提升个10%就不错了。同时,边际效应也越发明显,到这个价,口味提升带来的惊艳感和愉悦感也越来越小。
6、不惑(1.25元/g)。还没喝过,据说不错,准备蹭喝
。


7、良品(3元/g)。老同志的顶级熟茶,综合水准的确是高,但是价格太贵,个人喝过几次也都是蹭土豪老板朋友的,让我自己买我肯定不买。这里补充一下,良品也是一个系列茶的名字,大概从2013年就有,从入门级的良初品到隐耕、长龄、良善品、良再品,到顶级的良品,质量都还可以,奈何最近降价没有大益凶猛,可以等降价再买。


(四)澜沧古茶
茶叶不错,最近十几年开始不断涨价,性价比越来越低
。
1、0081/0083(0.2元/g)。入门产品,味道普通。但是0083泡出来茶汤颜色是真的漂亮。

2、八一金瓜(0.25元/g)。0081的进阶产品,整体用料偏细,据说里面拼有0085的古树下脚料。


3、0085(1.8元/g)。要说涨价最狠的就是它了,从十几年前两三百一饼涨到现在六百多一饼,舍得用各种名山古树料,味道的确不错,就是太贵,不值这个价。

4、乌金(3元/g)。顶级产品,味道很好,就是太贵。

(五)龙润茶
临沧地区茶厂,也有几款不错的熟茶。
1、826(新茶0.16元/g,年份茶价格不定)。推荐它是因为这是我完整喝完的第一饼熟普。2013年春节亲戚送了个龙润的礼盒,叫浮陀音泉,还带有机认证标志,里头一生一熟两饼,被我拿去单位喝掉了。棉纸上写的是礼盒名字,内飞是零几年的816和826,这饼826熟茶味道就三个字:厚滑甜。现在的826就是入门水准,喝个茶样尝尝就得。


(六)勐库戎氏
也是临沧地区,勐库双江茶厂,零几年的生茶产品挺不错的,舍得用好料,现在嘛,不好说。
1、木叶醇(0.23元/g)。入门产品,想尝鲜就买茶样。

2、博君熟茶(0.9元/g)。新发酵技术制作的熟普,跟传统产品味道有所不同,喝着有点红茶的味道,个人觉得不太习惯,喜欢的人可能觉得不错,有焦糖香和花果香,嗯,包装上也是这么写的。这茶大饼小饼散茶和二斤大砖都有,我喝的是200g一罐的散茶,据说大砖的茶汤更厚一些。

(七)润元昌
1、大美之春(1元/g)。2017当年新茶才不到300,后来也涨起来了。春字系列的熟茶还是有点东西的,勐海味,厚度不错,但是喝起来苦底明显,到后面几泡苦味淡了甜感才占上风,不喜欢先苦后甜的朋友估计不会喜欢。

写在最后:全篇写完一看,感觉在茶汤和口感上描述的内容好单薄呀,看看有没有人喜欢吧,可以的话以后开了茶就附上汤色图(实际就是水一下
),祝大家劳动节快乐。


一、熟普洱的历史
普洱熟茶的历史很短,建国前制作与销售的都是普洱生茶。但是在运输存储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生普洱茶会逐渐进行转化(正常存储也会转化,高温高湿会加速进程),茶叶茶汤由青绿色黄绿色转变为红棕色,产生独特的口味,这就是早期生普自然发酵转化为熟普的过程。根据史料记载,建国前云南地区就有“筑茶”、“潮水茶”、“发汗茶”生产制作,这几种茶都是通过微生物进行一定发酵,汤色红亮,被称为红汤茶,深受香港地区喜爱。红汤茶实际上仍然是轻发酵的生茶,跟现在的熟茶有一定区别。建国后广东茶业公司拥有对外出口权,从云南购买茶料,一直生产红汤茶出口到香港。到了1973年,云南茶业公司争取到了出口权,派技术人员到广东去学习红汤茶的制作工艺。技术人员回来后经过研究,改进工艺,在昆明茶厂创立“渥堆发酵技术”,生产出第一批普洱熟茶“73厚砖”,普洱熟茶至此才开始批量化、工业化生产。渥堆发酵技术一直沿用至今,直到最近十几年才有了离地发酵的新工艺(这个具体时间难以考证,当时不公布也不宣传,最近几年纷纷跳出来说自己首创,究竟是真的还是为了宣传炒概念就不好说了)。所以说,熟普洱的历史也就50多年,那种在直播间卖熟茶,说是用的自己祖上100年前的配方,是真是假你们懂的。
二、普洱茶的一些简单知识和称谓
(一)口粮茶。简单说就是常备的随时能喝的茶,核心是质量一定对得起价格。但是经济条件不一样,普通人日常可能喝五十一饼的茶,土豪老板的口粮茶可能千元一饼,所以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定。
(二)数字茶。1975年,为了便于销售和管理,云南茶业公司将下设的四大国营茶厂产品统一命名,采用4位数字作为唛号和商品名,前两位是配方研制时间,第三位是使用原料等级,第四位是茶厂编号(其中:1是昆明茶厂,现为云南中茶茶业;2是勐海茶厂,现为大益集团;3是下关茶厂,现为下关集团;4是普洱茶厂,现为云南普洱茶集团)。比如7663,意思就是76年配方,采用6级原料,下关茶厂生产。后来,国营茶厂开始改制,厂里许多业务骨干人才纷纷下海自己开厂,于是他们继续沿用这个命名习惯,再往后就引起了一些茶厂跟风,以数字命名茶叶一般带个8或者6,一般是图个吉利,没什么实际意义。
(三)压制形状。普洱茶根据压制形状又分成不同种类。
饼茶:最常见的压制方式,中间厚边缘薄,中心有个凹坑,传统重量357克/饼,7饼刚好5斤,这也是“七子饼”这个称呼的由来,现在产品丰富,克重比较随意,一般取个整数。
下关的一些产品又细分为铁饼和泡饼,泡饼形状上是饼茶,压制相对松散,用手可以轻松掰动,铁饼是采用金属模具压制的紧压茶,厚度一致,正面是平面,背面有类似门钉的凸起, 跪在上面可以起到按摩作用。

沱茶:窝头形,背面中间有凹坑,以下关的产品为代表。向下细分还有蘑菇沱/牛心沱,顾名思义外形像蘑菇和牛心,也称为班禅沱,因为背面没凹坑还带个柄,拜佛时方便夹在两手之间,最常见商标是下关的宝焰牌,历史悠久,解放前就有,听着就有佛教色彩,这个商标主要生产边销茶,销往藏区。
砖茶:听名字就知道是长方体,一般用料相对较粗,采用粗枝大叶进行压制。
团茶/金瓜茶:有的是球形,压制比较松散;有的略扁,表面有绳子勒出的竖纹,看着像南瓜。
柱茶:这个不太常见了,在竹筒中压制成型。
柑普(桔普):将柑橘掏空留下外皮,晒干后装入熟茶,桔普同理,冲泡时既有茶香又有果香,还有理气化痰健脾的作用,柑橘主要产地是广东江门新会。
老茶头/碎银子:由发酵过程中叶片析出的果胶结块形成,个人不建议购买,一是可能有灰尘杂物粘在里头不太干净,二是好茶叶这么多,干嘛喝这玩意。
散茶:不压制,没什么可说的。
(四)堆味。熟普洱渥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不良气味,会随时间逐渐散去。不同厂家的自然环境和发酵过程略有区别,所以形成的堆味也不太一样,比如下关的沱茶新茶有明显的焦味,勐海茶的堆味是一种草和泥土混合还略带腥味的感觉,也被称为海鲜味或者勐海味。如果想让堆味散得快点,撬成10g以内的小块,存储在罐中醒一段时间。如果直接冲泡的话,建议出汤后把茶壶或盖碗的盖子敞开,如果一直闷着,堆味会留在茶里,这时你可以闻闻盖子,很难闻。
(五)干仓、湿仓。干仓是指在常温、适当的湿度条件下,茶叶发生缓慢的自然陈化,并尽可能的避免霉变发生的存放方式。湿仓就是潮湿的仓储环境存茶,或者是人为的改变湿度温度(比如加水),让茶叶在高温高湿以及不通风的环境下快速转化、发酵。但是这种环境一旦存储不好很容易让茶叶发霉变质。所以干仓是自然转化,味道更好一些,茶叶中的异味也小一些,我们尽量选择这一种。
(六)乔木、灌木。乔木的高度偏高,一般在6米到10米之间,有明显的树冠和主干,灌木比较低矮,丛生状态,没有明显主干。
(七)名山名寨,台地、古树。这两个放一起说,因为这里水很深。普洱茶有一山一味的说法,以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六大茶山(现在变成八大了),说的是一些普洱茶的知名产区,当地生长的茶质量高味道好价格贵,比如易武、景迈、布朗、南糯等等。村寨同理,知名的比如老班章、冰岛、昔归等等。台地茶是采用现代茶叶种植技术,在平地低山和丘陵地带台阶式种植的茶叶。一般百年以上树龄的茶树才称为古树,叶片相对壮硕、肥厚,滋味也更加浓郁。物以稀为贵,知名产区面积不大,古树一般只采两季甚至一季,茶叶产量有限,再加上人工采摘炒制,成本又高,名山古树碰到一起,价格也就可想而知了。
(八)单株、纯料。意思就是这批茶的原料只来源于一株茶树,不添加其他树的茶料,味道更纯粹一些。单株产出就能制一批茶,那这棵树一定很大,能长这么大一般都是古树。因为原料就这样贵,成品茶一定更贵,利润大也容易发生掺假情况,所以一般土豪茶客都是几十万直接包下一棵树,从采茶到炒制全程监督。
(九)熟茶的拼配。指的是不同产地、年份、等级、质量、季节等的原料依照配方进行混合加工的茶叶。这样能保证同一配方的茶叶口感一致,色、香、味、形更佳,是茶厂的核心技术。
(十)越陈越香。普洱茶因为在存放过程中还会继续发酵转化,熟茶里的堆味也会随时间逐渐散去,所以就有了越陈越香的这个说法, 但是这是有前提的,需要原料好,工艺好,仓储好。一饼茶本身好喝,存放时间长了才可能好喝,本身是垃圾茶放多久也不好喝,有的茶因为配方工艺原因,放久了也会失去原来的味道,再就是仓储,本来是个好茶,存放出了问题发霉变质味道难喝还容易引起疾病。所以我们购买了茶叶尽量存储在阴凉干燥通风无异味的环境中。
三、用料情况及整体质量简单分辨
正常熟茶应该是红棕色或者深红棕色,带有金色芽头,条索分明,如果拼有古树料颜色会更深一些,条索更粗壮。70年代云南茶业公司专门筛选特别细嫩的原料,制成产品取名叫宫廷普洱,于是这样筛选出的原料也就被称为宫廷料,优点是原料精细味道好,出汤速度快,缺点是细料新叶生长时间短,内部所含各类物质相对少,不太耐泡。有意思的是以前人们嫌弃乔木茶用料粗枝大叶,往往用来制作便宜的砖茶,高端茶叶才使用宫廷料,现在人们又觉得乔木茶味道浓厚,开始包山包树。

质量比较差的茶叶主要是胶状或者渣状物比较多,或者除了芽头全部为焦黑色(发酵过度),再或者因为仓储有问题,表面出现各种霉斑,这样的茶就不要喝了,对身体不好。(好茶外观图片后面产品推荐里有,质量差的外观搜一下网上10块钱一饼的茶,两者对比就知道了。)
四、购买建议
(一)先尝后买,多喝少屯。作为新手最开始可能分不清茶叶的好坏,这时候需要的是试喝主流产品建立口感体系,逐步明白什么样的茶好喝,建立口感之后根据自己可接受的价位,购买试喝茶样,选择合适自己口味的产品,然后正常购买。在这之前尽量不要大量购买入门产品,哪怕之前没接触过熟普的人,跨级别的上下两种茶也能喝出明显的界线,一旦你的口味上去了,入门产品基本是喝不下去的,白白浪费。
因为有了越陈越香这个说法,跟“随着时间会升值”这个概念挂钩,普洱茶慢慢具有了金融属性,能起到增值、保值作用,结果商家也好,个人也好,开始纷纷变喝茶为炒茶,每隔十多年暴雷一次,仍然有人跳坑。这里劝一句,只喝不炒,遇到喜欢的挑便宜时候买点够自己喝就行。关于广州芳村与普洱茶的金融性质,感兴趣可以搜搜相关文章,b站也有讲解视频,这就里不展开了。为了保证价格相对平稳,厂家会对产品进行限价销售,但是茶叶这玩意每年都产,销售商又会囤货等升值,普洱实际是产多销少,所以明面上的价格是高于实际成交价的,各位如果想买,建议多询价,找到便宜靠谱的渠道与商家。今年经济情况仍然不乐观,对酒茶感兴趣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今年普洱价格崩盘后有点类似“跑得快”,电商平台的零售价已经做到很低,多看多选,在保证仓储的情况下选择最低价就行。
(二)优先大厂,品质稳定。熟茶和生茶不同,发酵和拼配工艺是大厂的绝对优势,技术壁垒,大厂发酵过程原料损耗低,而且产出口味也更稳定,这一点小厂和个人制茶是绝对比不上的。所以一般情况顶级原料是不会制成熟茶的,原料这么好这么贵,直接做生茶卖掉就行,做熟茶有损耗,口味又不稳定,何必担风险,除非土豪老板个人定制,量少价高,这类小批量定制茶普通茶友根本接触不到。
(三)谨慎购买老茶、年份茶。这一点和白酒很类似,不同年份价格有很大差异,也都是假货重灾区,而且对茶来说还多了个未知的仓储情况,没有分辨能力的话尽量少碰。
五、常见品牌介绍和产品推荐
这里纯为个人推荐,所选厂家产品也都是自己反复尝试的,其他未提及的一些厂家产品(比如七彩云南、福今、福海、金大福、斗记、八角亭等等)纯粹是因为自己没喝过或者喝得少,不敢贸然推荐,各位如果有比较好的产品推荐,欢迎在下面补充。
由于市面上各种茶的包装重量不同,为了方便分级,个人粗略根据产品克价,按照WOW和NGA的常见原则,把推荐产品大概分成四个等级:精良(价格小于0.3元/克)入门产品,稀有(价格0.3-0.5元/克)进阶产品,史诗(价格0.5-1元/克左右,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中高端产品,传说(超过1元/克)量产顶级产品。这个价格是零售的一般参考价,尤其是最近价格跳水,可能有上下浮动,如果各位能买到更便宜的自然更好。
(一)下关
下关集团的前身是建于1941年的康藏茶厂,1950年以后成立国营茶厂,1994年进行公司制改革,2004年彻底改为股份制公司,旗下有三大商标品牌,分别是松鹤、宝焰、南诏。相对来说下关的生茶更出名一些,但是熟茶也有很多经典产品。
1、7663(简装0.1元/g,盒装稍贵一点)。1976年,法国商人甘普尔尝到了这种茶叶,于是在下关茶厂订购了2吨销往法国。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销法沱,下关最入门也是最经典的熟普,价格便宜质量稳定。把它放在第一位是对它的绝对认可。口味方面属于焦糖香,层次感并不突出。销法沱强就强在虽然没有名贵的原料,也没有丰富的层次感,但是优点突出,哪怕你喝过了更好更贵的茶,回来再喝它仍有可取之处。包装方面有简装笋壳100g五沱一条,单沱100g圆盒和250g方盒包装,盒装商标颜色不同,红标出口法国,黄标出口英国,蓝标出口意大利和比利时。这里要注意盒装销法沱年份茶比较多,购买需谨慎。

2、大雪山尚品金丝(0.15元/g)。入门产品,味道普普通通,略带枣香,用料方面相对较细,芽茶也比较多。包装有357g铁饼、250g蘑菇沱、100g砖,尚品金丝生熟茶都有,生茶味道也不错。这饼茶是我2017年为了凑满减买的,不知道是不是存放时间原因,碎渣略多,纯粹是为了写这篇文章才翻出来开了它,尝了尝真是有点喝不下去。



这里讲一下定制茶,例如图里的XY特制,前面说过熟茶制作需要技术,大厂有技术优势,所以一些公司和个人会和茶厂合作进行定制生产,由定制方提供原料(有的也自己提供配方),采用大厂的技术进行生产。下关茶厂最常见的定制商有三个:新业XY、飞台FT、建海JH。零几年时勐海茶厂曾经生产过大白菜商标的定制产品茶王青饼,后来勐海厂进行了公司制改革,不再接受定制业务,这个定制老板直接自己开厂生产,就是现在的福今茶厂。
3、子珍圆茶(0.25元/克)。生熟都有,味道中规中矩,相对耐泡一些,推荐它不是因为多么好喝,纯粹是因为包装,小圆饼8g一个,泡起来干净方便,比较适合办公室日常喝。

4、金雀(0.4元/克)。到这里的茶叶味道和之前的相比有很清晰的界线感,提升明显。金雀入口具有明显的香甜感,下关的焦糖口味突出。这茶刚出的时候应该是两百多一饼,现在便宜了很多。

5、朱雀(0.45元/g)。2017年的产品,相当于金雀的大哥,拼有古树料,汤色红亮清透,焦糖香伴有木香,口感顺滑,味道整体跟金雀相比有提升。其实从这一年开始,下关的熟茶比以前好喝了一些,按现在的价格来看,个人觉得口感高于大益的同价产品(说的就是金针白莲


6、祥瑞玄武(0.45元/g)。比朱雀晚两年,易武古树四个字已经写在包装上了,茶饼上黑褐色的古树料条索粗壮分明,茶叶的整体水平和价格跟朱雀保持一致,味道方面也很接近但又有区别,玄武木香更明显一些。

7、布朗山孔雀熟茶(0.56元/g)。这个茶生熟都有,熟茶2022年出的,名山原料大厂品质,值这个价,但是按现在的行情不如金刚(后面会讲)。据布朗山孔雀生熟茶都喝过的人说,这个生茶用的原料明显好于熟茶,也印证了前面提到的好料基本不会做熟茶的观点。

(二)大益
前身是国营勐海茶厂,始创于1940年,1996年进行公司制改革,注册大益商标,2004年进行全面私有化改制。大益集团是当之无愧的熟茶第一,产品线丰富,推出许多行业首创(好坏都有

1、7572(0.19元/g)。大益熟茶的最基础产品,经典代表,被称为熟茶标杆,味道是典型的勐海风格,因为是入门产品,香甜味不明显,略有枣香,新茶会有明显的堆味,建议醒醒再喝,茶汤红褐色,比较耐泡。现在有小饼包装,建议买小的别买357大饼。我手里这个是07年的,储存的还算可以,棉纸包装上有一些茶油析出,前段时间招待亲戚撬开喝了,味道明显强于现在的7572,差距明显。

2、V93(0.12元/g)。大益的沱茶,不是三菱帕杰罗哈,同样是入门产品,用料比7572精细一点,没有7572耐泡,口感差不多。

3、大小龙柱(0.45元/g)。龙柱的包装是14饼柱形一提,最初是为了保持美观不拆整提包装,大益推出了试喝装的小龙柱,但是后来两者逐渐有了区别,小龙柱使用宫廷料,跟大哥龙柱相比更加精细一些,泡茶时出汤速度更快,但是没有大哥耐泡。大哥龙柱也有了150g的小饼,小包装品尝方便一些。


4、勐海之星(0.35元/g)。配方研制于2005年,当年就拿了金奖,用料方面采用了发酵程度轻重差距很大的材料进行拼配,形成了独特口感,优点是既有轻发酵的茶香,又有重发酵的厚重,缺点是带有轻发酵的酸涩口感。这茶也不太适合购买太老的年份茶,里边的轻发酵原料随时间进行转化,时间过长整体味道就变了,2012我年买了整整一提,喝到现在还剩两饼,上一饼是2020年封控在家时候喝的,味道就跟1415年时候不一样了。


5、金针白莲(0.45元/g)。当年性价比不错的产品,十几年前130左右,现在也涨了好几十,差不多150-170一饼,这价格就不如喝下关的朱雀玄武了。有人说它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喝起来有荷香,那可能是零几年的事,最近十多年的金针白莲我是喝不出跟荷叶有什么关系。


6、柔侠(0.62元/g)。到了最值得推荐的产品区间啦!


7、早春乔木(0.68元/g)。拼有古树料,口感水平高于柔侠,有古树料的木质香味,焦糖的香甜味明显,早春乔木的发酵程度不是很重,茶汤也就没那么厚。个人最常喝的就是它


8、玫瑰大益(0.9元/g)。1996年大益改制后生产的第一款新产品,每隔10年生产一次,到现在只生产过三年,所以总体产量不多,16玫瑰价格在三剑客里是最高的,96的玫瑰大益价格更是恐怖,前两年炒到1万多一饼,有点可怕,所以普通茶友喝喝16的就行。16玫瑰口感上是大益高端熟茶的一贯水准,甜柔程度在三剑客里也是最高的,虽然最近普洱价格整体下降,但是玫瑰大益仍然坚挺。

9、护犊情深(0.78元/g)。2021牛年的纪念茶,俗称牛熟。众所周知,御三家有四个是很合理的


10、金刚(0.5元/g)。普洱熟茶发酵工艺研制成功50周年纪念产品。说说价格让大家感受一下普洱的金融“魅力”



(三)老同志
安宁海湾茶叶公司,创始人邹炳良和卢国龄都是业内大师。由于两位曾经都是国营勐海茶厂的重要人物,老同志的熟普也是典型大益风格的“勐海味”,价格方面也不错,性价比高,值得推荐。
1、7578/9978(0.13元/g)。入门产品,味道普通,跟7572有点像。

老同志100到150块357g一饼这个价格比较独特的产品不多,这个价位喝下关或者大益比较划算,这里就不推荐了。
2、那一年(0.62元/g)。布朗山料,价格和整体味道在三剑客水平,有茶友戏称为小帕沙,说是帕沙平替,个人觉得还是有一定差距。

3、臻境(0.48元/g)。老同志的名山纯料系列,大曼吕地区的原料,勐海料勐海工艺勐海发酵,经典勐海味。这茶乍一看价格挺高,其实是500g的大饼,很实惠。


4、藏山(0.7元/g)。这两年价格涨了点,之前三百出头,克价六毛左右。同样是名山纯料系列,布朗山章家三队纯料,大饼性价比高。章家三队这个地方是著名的台地茶产区,被称为“台地茶之王”,茶料质量非常好。


5、帕沙古树(0.86元/g)。价格也是涨了一截,2017当年的茶刚出时候才三百多块。味道真是不错,古树料物质丰富,有明显的层次感,有苦底,在茶友中认可度挺高,网红产品。

普通茶友喝到这个级别的熟普基本就差不多了,受制于原料和发酵工艺,越是高端熟普味道越是接近,不同厂家的产品口味差距也没有那么大,到了1元/g以上,价格和味道也不是正比关系,更接近指数关系,一分钱一分货,十分钱六七分货,价格翻上一倍,口味能提升个10%就不错了。同时,边际效应也越发明显,到这个价,口味提升带来的惊艳感和愉悦感也越来越小。
6、不惑(1.25元/g)。还没喝过,据说不错,准备蹭喝



7、良品(3元/g)。老同志的顶级熟茶,综合水准的确是高,但是价格太贵,个人喝过几次也都是蹭土豪老板朋友的,让我自己买我肯定不买。这里补充一下,良品也是一个系列茶的名字,大概从2013年就有,从入门级的良初品到隐耕、长龄、良善品、良再品,到顶级的良品,质量都还可以,奈何最近降价没有大益凶猛,可以等降价再买。


(四)澜沧古茶
茶叶不错,最近十几年开始不断涨价,性价比越来越低

1、0081/0083(0.2元/g)。入门产品,味道普通。但是0083泡出来茶汤颜色是真的漂亮。

2、八一金瓜(0.25元/g)。0081的进阶产品,整体用料偏细,据说里面拼有0085的古树下脚料。


3、0085(1.8元/g)。要说涨价最狠的就是它了,从十几年前两三百一饼涨到现在六百多一饼,舍得用各种名山古树料,味道的确不错,就是太贵,不值这个价。

4、乌金(3元/g)。顶级产品,味道很好,就是太贵。

(五)龙润茶
临沧地区茶厂,也有几款不错的熟茶。
1、826(新茶0.16元/g,年份茶价格不定)。推荐它是因为这是我完整喝完的第一饼熟普。2013年春节亲戚送了个龙润的礼盒,叫浮陀音泉,还带有机认证标志,里头一生一熟两饼,被我拿去单位喝掉了。棉纸上写的是礼盒名字,内飞是零几年的816和826,这饼826熟茶味道就三个字:厚滑甜。现在的826就是入门水准,喝个茶样尝尝就得。


(六)勐库戎氏
也是临沧地区,勐库双江茶厂,零几年的生茶产品挺不错的,舍得用好料,现在嘛,不好说。
1、木叶醇(0.23元/g)。入门产品,想尝鲜就买茶样。

2、博君熟茶(0.9元/g)。新发酵技术制作的熟普,跟传统产品味道有所不同,喝着有点红茶的味道,个人觉得不太习惯,喜欢的人可能觉得不错,有焦糖香和花果香,嗯,包装上也是这么写的。这茶大饼小饼散茶和二斤大砖都有,我喝的是200g一罐的散茶,据说大砖的茶汤更厚一些。

(七)润元昌
1、大美之春(1元/g)。2017当年新茶才不到300,后来也涨起来了。春字系列的熟茶还是有点东西的,勐海味,厚度不错,但是喝起来苦底明显,到后面几泡苦味淡了甜感才占上风,不喜欢先苦后甜的朋友估计不会喜欢。

写在最后:全篇写完一看,感觉在茶汤和口感上描述的内容好单薄呀,看看有没有人喜欢吧,可以的话以后开了茶就附上汤色图(实际就是水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