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owPin88-冰凝
2021-09-21T22:42:55+00:00
真实原因很简单:电不够了。为什么不够?因为火电机组不够。
一,先给结论,火电尤其是煤电,在未来十年仍然是能源安全基石,
水电有枯水期,而且西南水系资源已经开发殆尽,天花板近在咫尺。
核电出于安全考量,不能在能源结构中过于靠前。
风电与光伏太不稳定,这次东北限电就是蒙东风电掉链子拖累全网。
所以这个基石,只能让煤电来担当,十年之后,风光水核加在一起也许能和煤平分秋色,
但即便江山各半,在大规模自然灾害等极端情境下,煤电的安全冗余依然不是别人能望其项背的。
所以这次的事情可以定性为一次中型能源危机,脉络如下:
首先环保压力过大,火电机组关停步伐过快,之后年初电力相关机构专家们测算失误,
未考虑用电量跳涨的应对方案,更没想到煤炭可能的价格区间,
使得国网输出端在夏季就一直在高位走钢丝运行,而且明知风电光伏不靠谱也不敢重开火电机组,
结果最近这些天,风和光关键时刻掉链子,输出突降,之前的预案估计是让中小火机重开,
但是重开是建立在煤价合理的基础上,如今煤价翻倍,人家根本不愿开,开机就亏钱。
于是各方因素叠加到最后,导致电网开始降频直到全网即将崩溃,那只能紧急拉闸了。
毕竟国网用户占国土面积90%,11亿人口!这个崩溃的幅度广度和性质远非扒鸡州能比。
所以虽然情感上无法理解,但理智上,确实要感谢国网东北调度中心,
于无声处挽狂澜于既倒,之后还要背负骂名。
二,至于说为什么不先拉东北工业电,首先说个冷知识,东北很多巨型央企和用电大户都有自备电厂,
人家不属于你国网管辖,你在法理与物理操作上都不能拉人家的电。
其次,国网东北肯定是已经把管辖范围内能拉的中小企业工业电先拉了,
而且东北正在努力改善形象,塑造营商环境,保护投资者信心,国网为了扶持与帮助东北,
尽量避开特别重要的大企业用户,避开不能轻易停机的用户也是一片好意。
三,所谓的东北至山东调配单,估计是真的,但这并不是国网的错,
或者说不能只怪国网。来龙去脉是之前东北用电量下滑,但电力输出一直增长,
形成很大浪费所以建了一条蒙东通辽到山东的专线,把多余的电卖给山东,
其实当时山东自己的输出是够的,可以不买,所以山东这份仗义东北是领情的。
后来山东为了保华北空气质量,自己也要大量关火机,所以就变成了必须买,
否则自己有缺口,所以这份情义就变成了契约,变成了山东和京津冀有求于东北了。
其实这次国网东北调度可以选择的另一条路线是先拉辖区中小工业电,
之后停掉山东调度单,最后还是甩不掉负荷才拉东北民电。
但是事实上,最终选择了先拉辖区中小工业电,之后辖区民电,最后保了山东调度单,
因为保山东就是保京津冀,所以无论如何,山东和京津冀还是欠东北人民一份情的。
四,国泰君安有个报告,我们的煤炭产能从今年开始进入下行周期,持续4-6年,
所以除非大量重开火电机组,否则供电缺口将在未来5年长期存在,
并在2024年达到顶峰,届时才是最大考验,而风和光经此一役已不被指望能但大任了。
说白了,就是风电和光电太让人失望,关键时刻不仅不能帮忙,反而因为不稳定而拖累全网安全。
所以未来两三年比较现实的解决方案只有两条:
要么降低全社会用电总量,要么批量重开火电机组,没有其他办法。
一,先给结论,火电尤其是煤电,在未来十年仍然是能源安全基石,
水电有枯水期,而且西南水系资源已经开发殆尽,天花板近在咫尺。
核电出于安全考量,不能在能源结构中过于靠前。
风电与光伏太不稳定,这次东北限电就是蒙东风电掉链子拖累全网。
所以这个基石,只能让煤电来担当,十年之后,风光水核加在一起也许能和煤平分秋色,
但即便江山各半,在大规模自然灾害等极端情境下,煤电的安全冗余依然不是别人能望其项背的。
所以这次的事情可以定性为一次中型能源危机,脉络如下:
首先环保压力过大,火电机组关停步伐过快,之后年初电力相关机构专家们测算失误,
未考虑用电量跳涨的应对方案,更没想到煤炭可能的价格区间,
使得国网输出端在夏季就一直在高位走钢丝运行,而且明知风电光伏不靠谱也不敢重开火电机组,
结果最近这些天,风和光关键时刻掉链子,输出突降,之前的预案估计是让中小火机重开,
但是重开是建立在煤价合理的基础上,如今煤价翻倍,人家根本不愿开,开机就亏钱。
于是各方因素叠加到最后,导致电网开始降频直到全网即将崩溃,那只能紧急拉闸了。
毕竟国网用户占国土面积90%,11亿人口!这个崩溃的幅度广度和性质远非扒鸡州能比。
所以虽然情感上无法理解,但理智上,确实要感谢国网东北调度中心,
于无声处挽狂澜于既倒,之后还要背负骂名。
二,至于说为什么不先拉东北工业电,首先说个冷知识,东北很多巨型央企和用电大户都有自备电厂,
人家不属于你国网管辖,你在法理与物理操作上都不能拉人家的电。
其次,国网东北肯定是已经把管辖范围内能拉的中小企业工业电先拉了,
而且东北正在努力改善形象,塑造营商环境,保护投资者信心,国网为了扶持与帮助东北,
尽量避开特别重要的大企业用户,避开不能轻易停机的用户也是一片好意。
三,所谓的东北至山东调配单,估计是真的,但这并不是国网的错,
或者说不能只怪国网。来龙去脉是之前东北用电量下滑,但电力输出一直增长,
形成很大浪费所以建了一条蒙东通辽到山东的专线,把多余的电卖给山东,
其实当时山东自己的输出是够的,可以不买,所以山东这份仗义东北是领情的。
后来山东为了保华北空气质量,自己也要大量关火机,所以就变成了必须买,
否则自己有缺口,所以这份情义就变成了契约,变成了山东和京津冀有求于东北了。
其实这次国网东北调度可以选择的另一条路线是先拉辖区中小工业电,
之后停掉山东调度单,最后还是甩不掉负荷才拉东北民电。
但是事实上,最终选择了先拉辖区中小工业电,之后辖区民电,最后保了山东调度单,
因为保山东就是保京津冀,所以无论如何,山东和京津冀还是欠东北人民一份情的。
四,国泰君安有个报告,我们的煤炭产能从今年开始进入下行周期,持续4-6年,
所以除非大量重开火电机组,否则供电缺口将在未来5年长期存在,
并在2024年达到顶峰,届时才是最大考验,而风和光经此一役已不被指望能但大任了。
说白了,就是风电和光电太让人失望,关键时刻不仅不能帮忙,反而因为不稳定而拖累全网安全。
所以未来两三年比较现实的解决方案只有两条:
要么降低全社会用电总量,要么批量重开火电机组,没有其他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