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船
2022-05-15T07:34:20+00:00
前情提要:当地时间5月15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拉古纳伍兹一间教堂发生枪击,6名台裔1死5伤。5月16日,美国加州奥兰治县警方已将68岁的亚裔男子大卫•周(David Chou)确定为15日拉古纳伍兹(Laguna Woods)教堂枪击案的嫌疑人。[s:ac:中枪]
据报道称奥兰治县警长巴恩斯(Darn Barnes)等人召开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巴恩斯等人表示此次枪击案疑为“处于政治动机的仇恨事件”并提及嫌疑人周某“对大陆和台湾之间的政治紧张局势感到不满”。[s:ac:惊]
巴恩斯表示,从枪手车内发现的字条,显示周反对“台湾独立”。[s:ac:上]
根据网络媒体“新闻速递”的报道,嫌疑人周某是反台独团体“美国拉斯维加斯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该团体于2019年4月成立。[s:a2:偷吃]
68岁嫌疑人周某1953年出生于台湾省,后移民美国。因50年前,台湾移民美国的护照上出生地会写Repubilc of China,所以当时移民美国官方文件的出生地会写China,所以美国一度把周某当成了中国大陆人士。这也给了后续周某出生地是大陆的谣言以背书空间,实际上这个问题是历史原因导致的,周某并非大陆人士。[s:a2:怒]
(以上信源摘自台湾雅虎相关新闻。)
此次事件有一个不为大家关注的点,台湾部分媒体将此次事件渲染为在美华裔“外省籍”人士攻击“本省籍”人士。这可能对于泥潭老哥来说不太理解其内在含义,但其实对于台湾省来说,这是非常严重的事件。[s:a2:冷]
这涉及到一个大陆普通人不太熟悉的领域——台湾的“本省”和“外省”之争。
本文即由此次枪击案引出。由于本人对此方面只是略懂皮毛,所以文中有引述错误之处还望泥潭老哥帮忙斧正,本文只谈“本省”与“外省”之争引发的台湾省社会和政治生态问题,请观众老爷们理性讨论,不要输出情绪。[s:a2:goodjob]
另因本人并未去过台湾省,所以还拜托了台湾的朋友帮忙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源,在此也感谢来自台湾的兄弟!(台湾的兄弟听说我要写这篇文章很开心,说也想来泥潭看看,我想了想兄弟们平时的对台言论,于是果断劝他不要看,手动扇子脸。)[s:ac:哭笑][s:ac:哭笑][s:ac:哭笑]
1945年10月25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收回台湾,标志着被日本殖民统治五十年的台湾及其附属岛屿以及澎湖列岛正式回归。台湾回归后,国民政府实际上填补了原先日本人留下的权力和利益空白,而在这段时间,国民政府基本掌握了台湾的所有产业命脉,包括但不限于客运,水泥,天然气以及各种其他轻工业等等。[s:ac:怕]
在接收台湾省资产的过程中,国民政府的各种“资产委员会”往往以董事会或者私人公司的形式来运作,这导致了实际上所有的高层包括董事长,委员,经理以及管理阶层几乎全部都是当时国民政府派过去的人来担任,而这些人的权力由于不受制约,导致这些企业的薪资福利完全由自己决定。[s:ac:汗]
此外“特许行业”制度,导致只有蒋政府发放相关许可证才可以在某行业立足,这导致了大量的台湾省产业形成了实际上的寡头垄断,这就为后来的“本省”与“外省”之争埋下了伏笔。[s:ac:哭笑]
时间来到1946年,台湾省《民报》有报道称“不论是官衙、公司还是工厂,大把的交椅都被陌生的(外省)大哥坐满,连下层员工都不录用(台湾人)。”[s:ac:凌乱]
时间太过久远,很多事情已无从考证,但从这篇报道管中窥豹,也可知彼时台湾省的内部矛盾已经非常尖锐。[s:ac:衰]
此后由于突然间的改头换面,很多企业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导致大量的工人失业,历史上的著名事件,“二二八起义”发生了。[s:ac:黑枪]
1947年2月27日,国民党警员在台北天马茶坊的街头查走私烟时,殴打烟贩林江迈致其流血,在遭到民众围观后欲掏枪驱赶人群,却不慎将围观的群众陈文溪击伤,随后陈文溪送医抢救无效死亡,导火索已然点燃。
次日,台北市民罢市、游行请愿查处开枪警员,但遭到国民政府当局镇压,进一步激起了民众的愤怒,随即爆发大规模武装暴动。几天之内台湾民众即控制了台湾省大部分地区。当时的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紧急致电南京求援,国民政府随后调集驻守上海的21军在基隆登录,进驻台北,对起义民众进行大规模镇压,二二八起义最终失败。
二二八起义是台湾省现代史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之后台湾省便开始了长达38年的戒严。(二二八起义资料引用自百度知道。)
二二八起义实际上是台湾“本省人”和“外省人”的第一次正面对抗,虽然最终起义被镇压,但“本省”“外省”之争已逐渐浮出水面。[s:ac:上]
时间来到1949年,蒋介石政权败退台湾。为在台湾立足,蒋介石不得不依靠军队的忠诚度来保证其独裁统治。而要让国军听话,那就必须给出相对应利益才能保证这一点。[s:a2:doge]
如何保证?这里就要提到台湾的一个重要机构:“退辅会”。
“退辅会”,全称“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
1952年,台湾当局建立退伍除役制度,并给予退伍军人“荣誉国民”称号,即大家平时经常听到的“荣民”。为帮助他们更好的融入岛内社会,1954年11月1日国民党当局成立了主管机构,即行政院下属的“退辅会”,负责统筹规划办理退除役官兵就业辅导及安置事务。(本段落引用自百度知道。)
由于之前的“二二八起义”,国民党政权在台湾并不得人心,所以依靠“退辅会”拉拢退役国军军人,安定人心,成为了当时国民政府不二的选择。[s:a2:jojo立4]
根台湾论坛的说法,在当时安置的退役国军军人,其中不小的部分去了邮电局,石化企业,电信,电厂等“国营”要害部门,据称只“公路局”和相关行业(如司机等)就有2000-3000人。[s:a2:中枪]
又有说法称国军军医只要受过相关培训(约半年到一年)就可以获得“医师执业资格”,但是本身由于水平不过硬,大多成了挂名医师,只是把资格证转租给一些黑医生(台称“密医”)。[s:ac:哼]
除此之外,律师,检察官,教师等“高端工作”多有此类现象。而这一切,再度加剧了台湾省“本省”与“外省”之争。
(特别提示这一段信源驳杂,多来自于深绿论坛,故可信性较其它段落较低,但咨询台湾朋友后他认为至少教师部分可信,因为他在上学的时候就有老师给他讲“退辅会”安排军人当教师的问题,顺便看这种
论坛我遭这罪容易吗?感受一下让深绿来NGA看帖子是什么感觉。)[s:ac:哭笑]
严演存(台湾化工之父)《早年之台湾》一书中也有提到“搞国营事业是要给外省人饭碗”,也部分佐证了这一点。
有说法称彼时台湾每年要把超过10%的年度预算交给“退辅会”,可见当时的国民政府对“退辅会”的重视程度相当之高。
此外,大陆网友相对了解度比较高的“眷村”此时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s:ac:blink]
何为“眷村”?
自1949年开始至1960年代,国民政府为了安置被迫自大陆各省迁徙至台湾省的国民党军以及家眷所兴建的房舍,统称“眷村”。(眷村定义引用自百度知道。)
大陆网友中一直流传有一种说法,“眷村”里的台湾退役军人生活十分凄惨,但实际上在那个年代,能进入“眷村”并非是人人都可以得到的好处。[s:ac:心]
这里我的台湾朋友给我推荐了一篇文章,《我的爸爸是老芋仔——台湾人看眷村》,这篇文章实际上是节选了台湾作家曾明财的书籍作品《台湾人在眷村:我的爸爸是老芋仔》里的部分内容。
老芋仔,是台湾“本省”人对“外省”老兵的蔑称。
从书籍名称即可看出此时台湾“本省”“外省”之争已趋于表面化。
本书作者的父亲是一名日占时期在新竹出生,一生从未来过大陆的飞机机械师,由于当时处于备战状态,曾父被转为军籍,随后因“现役”和“已婚”才有了申请入驻“眷村”的资格,可见当时想要入住“眷村”的条件还是比较苛刻的。[s:ac:愁]
书中提到曾父入住的是台中的光大新村,其村内有约280户人家,其中只有约20户为台湾“本省”人,可见台湾“本省”人入住“眷村”相当少见。[s:a2:偷吃]
而作者本人自述在小时候曾被邻居用鄙视的口气指着说:“台湾人!”,他当时不懂为何受到这样的对待。后来才明白,住在眷村的“外省”人,认为自己的国家战胜了日本,所以他们会以统治者的视野来看待台湾人,因为台湾曾经受过日本的统治。[s:a2:哭]
看到这里,大家想必已经能直面的感受到台湾“本省”人和“外省”人之间的巨大隔阂。[s:a2:自戳双目]
额外提一句,当代台湾的“眷村”多是旅游景点,美食风景和礼品是“眷村”的主要收入,而台湾的年轻人大多不直接住在传统意义上的“眷村”。[s:a2:doge]
教育方面同样对于“外省人”来说有特别的优势。台湾的“高考”有一个“各省区录取定额比例标准”。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5/18/nfQjgk-uc7K1gT1kSfi-9t.jpg[/img]
这个表是什么意思呢?
按照“中华民国宪法”第85条的规定,各“省区”“公务人员”考试是300万人以下取5人,超过300万人的省份每100万人取1人。但是这里问题就来了,国民党政权现在只有台湾一省之地,其它的都是“沦陷区”。几千万人口的江苏有几个人能去台湾省考试?所以这些“额定比例”几乎全部被“外省”人占据,而台湾“本省”人只有区区8个名额。[s:a2:大哭]
而公务员考试也是同理。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5/18/nfQjgk-6pprK1iT1kSfi-9q.jpg[/img]
(教育部分的图表引用自《公务人员高普考试按省区定额录取制度沿革》——作者,张丽雪)
以上这些就足够了吗?
不,台湾还有一个很有名,但是在大陆几乎不为人知的政策——“公务员的18%退休金”。[s:a2:不明觉厉]
何为“公务员的18%退休金”?即台湾的“公务员”如果将钱存入银行,可以直接获得18%的利率。这是台湾“公务员”非常大的一个福利,而众所周知,在发布这个政策的年代,几乎所有的公务员都是“外省”人。[s:a2:囧]
顺带一提,这个政策一直延续到了2017年,而时至今日还有小部分台湾“公务员”在享受这个待遇。[s:ac:委屈]
说一句题外话,前些年的马王之争(即马英九和王金平政争)让大陆的很多网友摸不到头脑,不明白他俩为何不睦,最终导致民进党渔翁得利。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王金平是“本省”人,而在国民党内部,越往上爬,“本省”这个标签就会遇到越大的阻力。[s:ac:擦汗]
在商界也是一样,大家熟悉的郭台铭,张忠谋,都是“外省”人,这个标签同样十分显眼。[s:ac:怕]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对台湾“本省”和“外省”之争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而近些年,由于大家语言和外貌基本相同,所以在社会层面,逐渐难以分辨“本省”人和“外省”人的差别。[s:ac:哭笑]
但台湾省的“本省”人很多都认为是“外省”人侵占了原本属于他们的资产,而“外省”人则觉得,日本人是我们“外省”人赶走的,台湾省也是我们“外省”人建设的,发展的成果大多都是我们“外省”人搞出来的,我得到这些利益自然是理所应当的。所以在台湾政治以及经济层面上,“本省”“外省”之争从未停息,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s:ac:愁]
以下私货:
说穿了,台湾省的“本省”和“外省”之争,本质上还是美国拉一派打一派的变种。[s:ac:汗]
蒋政权为了巩固自己的独裁统治,扶持“外省”人打压“本省”人。和美国的族裔细分,性别细分原理上是一个东西,将普通民众的注意力从关注上层转移到关注其他群体,是释放内部压力最有效也是最廉价的方式。[s:ac:blink]
我斗胆说一句台湾民众可能并没有泥潭老哥的分析问题的方式,没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认识,也没有对各种矛盾抽茧剥丝的分析方法,故而现今仍陷在“本省”“外省”争斗的迷雾之中无法走出来。[s:a2:偷吃]
所以此次事件部分台媒重提“本省”“外省”之争,在我看来其最根本的想法是如今“本省”人势大,想要借此机会操控舆论鼓动民众,从而达到从“外省”人身上“取回”一部分利益的目的。[s:a2:怒]
然而,面对这样的攻势,台湾的“外省”人显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必然会拿出自己的手段进行反击,而这自会进一步造成台湾政治以及经济层面的更深层次割裂。[s:ac:哭笑]
族群割裂的危害没有谁比我们中华民族更加清楚,数千年的历史一次又一次的告诉我们,族群割裂的最终结果就是——种族屠杀,不一定是大规模的屠杀,但逐渐升级的暴力事件往往会成为一个又一个的导火索,最终造成难以挽回的结局。[s:a2:恨]
(全文完)
据报道称奥兰治县警长巴恩斯(Darn Barnes)等人召开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巴恩斯等人表示此次枪击案疑为“处于政治动机的仇恨事件”并提及嫌疑人周某“对大陆和台湾之间的政治紧张局势感到不满”。[s:ac:惊]
巴恩斯表示,从枪手车内发现的字条,显示周反对“台湾独立”。[s:ac:上]
根据网络媒体“新闻速递”的报道,嫌疑人周某是反台独团体“美国拉斯维加斯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该团体于2019年4月成立。[s:a2:偷吃]
68岁嫌疑人周某1953年出生于台湾省,后移民美国。因50年前,台湾移民美国的护照上出生地会写Repubilc of China,所以当时移民美国官方文件的出生地会写China,所以美国一度把周某当成了中国大陆人士。这也给了后续周某出生地是大陆的谣言以背书空间,实际上这个问题是历史原因导致的,周某并非大陆人士。[s:a2:怒]
(以上信源摘自台湾雅虎相关新闻。)
此次事件有一个不为大家关注的点,台湾部分媒体将此次事件渲染为在美华裔“外省籍”人士攻击“本省籍”人士。这可能对于泥潭老哥来说不太理解其内在含义,但其实对于台湾省来说,这是非常严重的事件。[s:a2:冷]
这涉及到一个大陆普通人不太熟悉的领域——台湾的“本省”和“外省”之争。
本文即由此次枪击案引出。由于本人对此方面只是略懂皮毛,所以文中有引述错误之处还望泥潭老哥帮忙斧正,本文只谈“本省”与“外省”之争引发的台湾省社会和政治生态问题,请观众老爷们理性讨论,不要输出情绪。[s:a2:goodjob]
另因本人并未去过台湾省,所以还拜托了台湾的朋友帮忙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源,在此也感谢来自台湾的兄弟!(台湾的兄弟听说我要写这篇文章很开心,说也想来泥潭看看,我想了想兄弟们平时的对台言论,于是果断劝他不要看,手动扇子脸。)[s:ac:哭笑][s:ac:哭笑][s:ac:哭笑]
1945年10月25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收回台湾,标志着被日本殖民统治五十年的台湾及其附属岛屿以及澎湖列岛正式回归。台湾回归后,国民政府实际上填补了原先日本人留下的权力和利益空白,而在这段时间,国民政府基本掌握了台湾的所有产业命脉,包括但不限于客运,水泥,天然气以及各种其他轻工业等等。[s:ac:怕]
在接收台湾省资产的过程中,国民政府的各种“资产委员会”往往以董事会或者私人公司的形式来运作,这导致了实际上所有的高层包括董事长,委员,经理以及管理阶层几乎全部都是当时国民政府派过去的人来担任,而这些人的权力由于不受制约,导致这些企业的薪资福利完全由自己决定。[s:ac:汗]
此外“特许行业”制度,导致只有蒋政府发放相关许可证才可以在某行业立足,这导致了大量的台湾省产业形成了实际上的寡头垄断,这就为后来的“本省”与“外省”之争埋下了伏笔。[s:ac:哭笑]
时间来到1946年,台湾省《民报》有报道称“不论是官衙、公司还是工厂,大把的交椅都被陌生的(外省)大哥坐满,连下层员工都不录用(台湾人)。”[s:ac:凌乱]
时间太过久远,很多事情已无从考证,但从这篇报道管中窥豹,也可知彼时台湾省的内部矛盾已经非常尖锐。[s:ac:衰]
此后由于突然间的改头换面,很多企业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导致大量的工人失业,历史上的著名事件,“二二八起义”发生了。[s:ac:黑枪]
1947年2月27日,国民党警员在台北天马茶坊的街头查走私烟时,殴打烟贩林江迈致其流血,在遭到民众围观后欲掏枪驱赶人群,却不慎将围观的群众陈文溪击伤,随后陈文溪送医抢救无效死亡,导火索已然点燃。
次日,台北市民罢市、游行请愿查处开枪警员,但遭到国民政府当局镇压,进一步激起了民众的愤怒,随即爆发大规模武装暴动。几天之内台湾民众即控制了台湾省大部分地区。当时的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紧急致电南京求援,国民政府随后调集驻守上海的21军在基隆登录,进驻台北,对起义民众进行大规模镇压,二二八起义最终失败。
二二八起义是台湾省现代史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之后台湾省便开始了长达38年的戒严。(二二八起义资料引用自百度知道。)
二二八起义实际上是台湾“本省人”和“外省人”的第一次正面对抗,虽然最终起义被镇压,但“本省”“外省”之争已逐渐浮出水面。[s:ac:上]
时间来到1949年,蒋介石政权败退台湾。为在台湾立足,蒋介石不得不依靠军队的忠诚度来保证其独裁统治。而要让国军听话,那就必须给出相对应利益才能保证这一点。[s:a2:doge]
如何保证?这里就要提到台湾的一个重要机构:“退辅会”。
“退辅会”,全称“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
1952年,台湾当局建立退伍除役制度,并给予退伍军人“荣誉国民”称号,即大家平时经常听到的“荣民”。为帮助他们更好的融入岛内社会,1954年11月1日国民党当局成立了主管机构,即行政院下属的“退辅会”,负责统筹规划办理退除役官兵就业辅导及安置事务。(本段落引用自百度知道。)
由于之前的“二二八起义”,国民党政权在台湾并不得人心,所以依靠“退辅会”拉拢退役国军军人,安定人心,成为了当时国民政府不二的选择。[s:a2:jojo立4]
根台湾论坛的说法,在当时安置的退役国军军人,其中不小的部分去了邮电局,石化企业,电信,电厂等“国营”要害部门,据称只“公路局”和相关行业(如司机等)就有2000-3000人。[s:a2:中枪]
又有说法称国军军医只要受过相关培训(约半年到一年)就可以获得“医师执业资格”,但是本身由于水平不过硬,大多成了挂名医师,只是把资格证转租给一些黑医生(台称“密医”)。[s:ac:哼]
除此之外,律师,检察官,教师等“高端工作”多有此类现象。而这一切,再度加剧了台湾省“本省”与“外省”之争。
(特别提示这一段信源驳杂,多来自于深绿论坛,故可信性较其它段落较低,但咨询台湾朋友后他认为至少教师部分可信,因为他在上学的时候就有老师给他讲“退辅会”安排军人当教师的问题,顺便看这种
论坛我遭这罪容易吗?感受一下让深绿来NGA看帖子是什么感觉。)[s:ac:哭笑]
严演存(台湾化工之父)《早年之台湾》一书中也有提到“搞国营事业是要给外省人饭碗”,也部分佐证了这一点。
有说法称彼时台湾每年要把超过10%的年度预算交给“退辅会”,可见当时的国民政府对“退辅会”的重视程度相当之高。
此外,大陆网友相对了解度比较高的“眷村”此时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s:ac:blink]
何为“眷村”?
自1949年开始至1960年代,国民政府为了安置被迫自大陆各省迁徙至台湾省的国民党军以及家眷所兴建的房舍,统称“眷村”。(眷村定义引用自百度知道。)
大陆网友中一直流传有一种说法,“眷村”里的台湾退役军人生活十分凄惨,但实际上在那个年代,能进入“眷村”并非是人人都可以得到的好处。[s:ac:心]
这里我的台湾朋友给我推荐了一篇文章,《我的爸爸是老芋仔——台湾人看眷村》,这篇文章实际上是节选了台湾作家曾明财的书籍作品《台湾人在眷村:我的爸爸是老芋仔》里的部分内容。
老芋仔,是台湾“本省”人对“外省”老兵的蔑称。
从书籍名称即可看出此时台湾“本省”“外省”之争已趋于表面化。
本书作者的父亲是一名日占时期在新竹出生,一生从未来过大陆的飞机机械师,由于当时处于备战状态,曾父被转为军籍,随后因“现役”和“已婚”才有了申请入驻“眷村”的资格,可见当时想要入住“眷村”的条件还是比较苛刻的。[s:ac:愁]
书中提到曾父入住的是台中的光大新村,其村内有约280户人家,其中只有约20户为台湾“本省”人,可见台湾“本省”人入住“眷村”相当少见。[s:a2:偷吃]
而作者本人自述在小时候曾被邻居用鄙视的口气指着说:“台湾人!”,他当时不懂为何受到这样的对待。后来才明白,住在眷村的“外省”人,认为自己的国家战胜了日本,所以他们会以统治者的视野来看待台湾人,因为台湾曾经受过日本的统治。[s:a2:哭]
看到这里,大家想必已经能直面的感受到台湾“本省”人和“外省”人之间的巨大隔阂。[s:a2:自戳双目]
额外提一句,当代台湾的“眷村”多是旅游景点,美食风景和礼品是“眷村”的主要收入,而台湾的年轻人大多不直接住在传统意义上的“眷村”。[s:a2:doge]
教育方面同样对于“外省人”来说有特别的优势。台湾的“高考”有一个“各省区录取定额比例标准”。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5/18/nfQjgk-uc7K1gT1kSfi-9t.jpg[/img]
这个表是什么意思呢?
按照“中华民国宪法”第85条的规定,各“省区”“公务人员”考试是300万人以下取5人,超过300万人的省份每100万人取1人。但是这里问题就来了,国民党政权现在只有台湾一省之地,其它的都是“沦陷区”。几千万人口的江苏有几个人能去台湾省考试?所以这些“额定比例”几乎全部被“外省”人占据,而台湾“本省”人只有区区8个名额。[s:a2:大哭]
而公务员考试也是同理。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5/18/nfQjgk-6pprK1iT1kSfi-9q.jpg[/img]
(教育部分的图表引用自《公务人员高普考试按省区定额录取制度沿革》——作者,张丽雪)
以上这些就足够了吗?
不,台湾还有一个很有名,但是在大陆几乎不为人知的政策——“公务员的18%退休金”。[s:a2:不明觉厉]
何为“公务员的18%退休金”?即台湾的“公务员”如果将钱存入银行,可以直接获得18%的利率。这是台湾“公务员”非常大的一个福利,而众所周知,在发布这个政策的年代,几乎所有的公务员都是“外省”人。[s:a2:囧]
顺带一提,这个政策一直延续到了2017年,而时至今日还有小部分台湾“公务员”在享受这个待遇。[s:ac:委屈]
说一句题外话,前些年的马王之争(即马英九和王金平政争)让大陆的很多网友摸不到头脑,不明白他俩为何不睦,最终导致民进党渔翁得利。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王金平是“本省”人,而在国民党内部,越往上爬,“本省”这个标签就会遇到越大的阻力。[s:ac:擦汗]
在商界也是一样,大家熟悉的郭台铭,张忠谋,都是“外省”人,这个标签同样十分显眼。[s:ac:怕]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对台湾“本省”和“外省”之争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而近些年,由于大家语言和外貌基本相同,所以在社会层面,逐渐难以分辨“本省”人和“外省”人的差别。[s:ac:哭笑]
但台湾省的“本省”人很多都认为是“外省”人侵占了原本属于他们的资产,而“外省”人则觉得,日本人是我们“外省”人赶走的,台湾省也是我们“外省”人建设的,发展的成果大多都是我们“外省”人搞出来的,我得到这些利益自然是理所应当的。所以在台湾政治以及经济层面上,“本省”“外省”之争从未停息,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s:ac:愁]
以下私货:
说穿了,台湾省的“本省”和“外省”之争,本质上还是美国拉一派打一派的变种。[s:ac:汗]
蒋政权为了巩固自己的独裁统治,扶持“外省”人打压“本省”人。和美国的族裔细分,性别细分原理上是一个东西,将普通民众的注意力从关注上层转移到关注其他群体,是释放内部压力最有效也是最廉价的方式。[s:ac:blink]
我斗胆说一句台湾民众可能并没有泥潭老哥的分析问题的方式,没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认识,也没有对各种矛盾抽茧剥丝的分析方法,故而现今仍陷在“本省”“外省”争斗的迷雾之中无法走出来。[s:a2:偷吃]
所以此次事件部分台媒重提“本省”“外省”之争,在我看来其最根本的想法是如今“本省”人势大,想要借此机会操控舆论鼓动民众,从而达到从“外省”人身上“取回”一部分利益的目的。[s:a2:怒]
然而,面对这样的攻势,台湾的“外省”人显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必然会拿出自己的手段进行反击,而这自会进一步造成台湾政治以及经济层面的更深层次割裂。[s:ac:哭笑]
族群割裂的危害没有谁比我们中华民族更加清楚,数千年的历史一次又一次的告诉我们,族群割裂的最终结果就是——种族屠杀,不一定是大规模的屠杀,但逐渐升级的暴力事件往往会成为一个又一个的导火索,最终造成难以挽回的结局。[s:a2:恨]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