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宗教主要派别

0Mystique-avatar

0Mystique

2020-03-27T04:22:00+00:00

佛教

世界范围内佛教三大派系为:汉传、藏传、南传佛教

[南传佛教(上座部佛教)]辩论的时候,主张大乘佛教的这一派僧人座位比较低,人多,所以叫“大众部”,主张原始佛教的这一部分僧人坐的位置比较高,所以叫上座部,上座部得名就是座位高。(关于上座部与小乘佛教关系后面有写)奉行南传教说的国家有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国内南传小乘佛教只有 西双版纳 !

[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主要派系:格鲁派(黄教),萨迦派(花教),宁玛派(红教),噶举派(白教)……格鲁派(黄教):格鲁,藏语意为善律,是藏传佛教中形成最晚的一个教派,创建于15th,是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宗喀巴在推行宗教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教派。由于此派戴黄色僧帽,故又称为黄教。格鲁派的六大寺院分别是:拉萨 哲蚌寺 色拉寺 甘丹寺、日喀则 扎什伦布寺、西宁 塔尔寺、夏河 拉卜楞寺。达赖、班禅两个最大的活佛转世系统是黄教创建。红教是起源最早的一派,不仅在中国藏区传播,在印度、尼泊尔、不丹、法国、美国等多个国家也有分布。因噶举派僧人按印度教的传统穿白色僧衣,故称为白教。

[汉传佛教]汉传佛教流传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等地,为北传佛教中的一支,主要以大乘佛教为主。大乘佛教的主要发扬传系,为现代的汉传佛教。曾造访的洛阳白马寺是汉明帝时取经求法印度后修建的中国第一座佛寺。有别于藏传佛教之显密并重,汉传佛教的宗派以显宗为多。于阗、龟兹等地佛教兴盛。敦煌莫高窟将大乘佛教传至中国


国内汉传佛教又分为八大宗派

三论宗
主要依据鸠摩罗什译的《中观论》、《百论》、《十二门论》研究传习而形成的宗派,因为是依据中观派三《论》立的宗,所以叫做三论宗。它的教义以真俗二谛为总纲,以彻悟中道实相为究竟。二谛的"谛"字是真实的意思,从法性理体边说的叫真谛,从缘起现象边说的叫世俗谛。从俗谛说事物是有,就真谛说诸法是空,所以真俗二谛也叫空有二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真俗不二就是中道,也叫诸法实相,这就是此宗的中心思想。此宗着重从真空理体方面揭破一切世出世间染净诸法缘起无自性,五阴十二处等虚妄不实,彻底破除迷惑,从而建立起无所得的中道观,以求实现其无碍解脱的宗旨。这一宗,实际就是印度龙树、提婆中观学说的直接继承者。

瑜伽宗
是由印度弥勒、无著、世亲(又翻译做"天亲")创立的宗派。此宗主要依据有《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因为是依弥勒说、无着记录整理的《瑜伽师地论》为根本教典而立的宗,所以叫瑜伽宗。我国玄奘法师译传此宗并糅译十师之说为《成唯识论》,故此宗又称法相唯识宗,亦称慈恩宗。它的教义以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为总纲,以转识成智转依为宗旨。五法是:一名、二相、三分别、四正智、五如如;三自性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八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二无我是人无我和法无我。"五法"是对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概括,"名"和"相"指世间有为法皆有名有相,称为名相之法;"分别"指人们的主观能对事物分别认识;"正智"指圣人清净无漏实智;"如如"指如实智所对真如理境。"五法"不出染净和主客观,是以总括诸法。三自性:一是二取执着,无而谓有,起惑造业,名遍计所执;二是三界心法,依他缘生,名依他起;三是依他起上除遣二取所显二空真如为圆成实。事物的性质不出此三种,所以叫三自性。八识:"识"是了别认识的意思,又叫心或意,每个有情都有这种心意识的认识作用,共有八种,就是前面列举的八种识。二无我:每个有情或众生都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即一般所说的自我或灵魂叫人无我;客观事物也没有恒常不变的实体即自性或绝对的真实叫法无我。二无我也叫作我、法二空。此宗教义深入分析诸法性相,阐明心识因缘体用,修习唯识观行,以期转识成智,成就解脱、菩提二果。此宗由玄奘法师译传而成立,是印度无著、世亲学说的直接继承者。

天台宗
是以鸠摩罗什译的《法华经》、《大智度论》、《中论》等为依据,吸收了印度传来的和中国发展的各派思想,重新加以系统地组织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因为创始人智顗,住在浙江天台山,所以叫天台宗。它的宗义以五时八教为总纲,以一心三观、三谛圆融为中心思想此宗把释迦如来所说的经教,划分为五个不同的时期,称为五时教,就是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盘时。五时的名称都是佛经的名称,主张佛陀所说的经教不出这五个时期的范畴,所以叫五时。八教分为化仪四教和化法四教,化仪四教为顿、渐、密、不定;化法四教为藏、通、别、圆。三观是修行的观法,即空观、假观、中道观。此三观可以于一心中获得,名为一心三观。三谛圆融:真谛、俗谛、中道谛叫做三谛;此三谛举一即三,虽三而常一,说三说一是圆融无碍的,所以叫圆融三谛。一心三观,三谛圆融是圆教的教义,说明诸法无碍,事理圆融。天台宗以自宗为圆教,别的宗属前三教。此宗总结了以前各派的思想,将佛教教义加以精密的调整,发展了大乘圆教理论,展示了中国独创的大乘思想。

贤首宗
是以鸠摩罗什译的《华严经》为根据,对《华严经》有深入的研究和精辟的阐发,是在前人三论、天台、慈恩、地论师、摄论师等学说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思想体系。创始人是七世纪末的贤首国师法藏,所以叫贤首宗,又名华严宗。此宗以五教来判摄整个佛教,以六相、十玄、三观为它的中心思想。五教一是小教,即声闻小乘教;二是始教,即大乘开始初级阶段的教义;三是终教,即大乘终极阶段的教义;四是顿教,即大乘中顿超顿悟的法门;五是圆教,即圆满无缺,圆融无碍的理论。此宗把佛教分作浅深不同的五种教义,比前天台宗多加一种顿教,所以称为五教。六相是: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这六相既同时表现在一切事物中,也同时表现在一个事物中。无论在一切事物中或在一个事物中,都是相反相成、同时具足、互融互涉、彼此无碍的,从此可以揭示出法界缘起的道理。十玄门是:一、同时具足相应门,二、因陀罗网境界门,三、秘密隐显俱成门,四、微细相容安立门,五、十世隔法异成门,六、诸藏纯杂具德门,七、一多相容不同门,八、诸法相即自在门,九、唯心回转善成门,十、托事显法生解门。这十玄门总的意义是显示华严大教关于一切事物纯杂染净无碍、一多无碍、三世无碍、同时具足、互涉互入、重重无尽的道理。三观一是真空绝相观,二是事理无碍观,三是周遍含融观。六相、十玄、三观的建立,阐发了《华严经》的法界缘起、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无尽圆融的教义。六相、十玄是就所观的法界之境说的,圆融三观是约能观之智说的。这种重重无尽、法界圆融的思想,虽说导源于《华严经》,而实际为中国所独创,它的法界缘起、一切无碍的学说大大发展了印度传来的大乘思想。

禅宗
主要是以鸠摩罗什译《金刚经》为依据,禅宗的禅是禅那的简称,汉译为静虑,是静中思虑的意思,取自《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般叫做禅定。此法是将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何为本来面目,于念念之间用功,以期证悟本自心性,这叫参禅,所以名为禅宗。禅的种类很多,有声闻禅、有菩萨禅、有次第禅、有顿超禅。禅学方面,在中国有一支异军特起,那就是所谓"教外别传"的禅宗。这个宗所传习的,不是古来传习的次第禅,而是直指心性的顿修顿悟的祖师禅。此宗的禅法是在六世纪初由印度的菩提达摩传来的。过去说:禅宗单传心印,不立文字,称为"教外别传"。但初祖达摩以四卷《楞伽经》传于二祖慧可作为印心的准绳,弘忍、惠能又教人诵持《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这样,《楞伽》、《般若》便是此宗的经典依据。以后更有《六祖坛经》和许多"语录"的出现,不能说禅宗没有经典依据。禅宗在中国是很兴盛的。在八世纪间,此派曾分为南北两宗,北宗神秀(约606~706)一派主张渐修,盛极一时,但不久便衰歇;南宗惠能(638~713)主张顿悟,后世尊为六祖,弘传甚盛。从唐到宋,南宗的禅师辈出,在此三、四百年中又分为五家七派,可想见其兴旺的景象。此宗和净土宗一样,一直是中国流传最广的宗派。南宗六祖惠能弟子中,有南岳怀让(667~744)和青原行思(?~740)两大支系,由这两大支系又分成五宗七派。从南岳先分出一派沩仰宗,次又分临济宗。青原行思一系分出三派: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由两系分为五宗,以后又从临济宗分出黄龙、杨岐两派,合前五宗名为七派,都曾兴盛一时,经过一段时期有的就衰绝不传了。后来的禅宗只有临济、曹洞两派流传不绝,临济宗更是兴旺。近代所有的禅宗子孙,都是临济、曹洞两家后代。

净土宗
以鸠摩罗什译《阿弥陀经》等提倡观佛、念佛以求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为宗旨而形成的宗派,所以名为净土宗,尊东晋慧远法师为初祖,善导大师为二祖。龙树菩萨分佛陀说的法门为二道,即难行道和易行道。并说别的宗依戒定慧修六度万行,需经三大阿僧祗劫为难行道;说修净土法门一生至诚念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临命终时,仗承阿弥陀佛摄取不舍的愿力往生安养净土,并永不退转,直至成就佛果,故称为易行道。因此,此宗主张劝人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极乐世界。此宗的特点,简单易行,三根普被,能摄受广大群众,有念佛法门、十六观法门等,依生前发心、修持不同,往生又有九品往生的分别。修学此宗不一定要通达佛经,广研教乘,也不定要静坐专修,行住坐卧皆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只要信愿具足,制心一处,一心念佛,始终不怠,临命终时,就可往生净土,即便犯五逆恶罪,若命终时能至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十声,命终亦能下品下生至西方极乐净土。当然平时也要持戒诵经,广行众善以作助行。由于法门简便,所以最易普及。别宗的学者,也多兼修此法,以净土为归,因而使净土法门在中国得到特殊广泛的流行。

律宗
主要是以鸠摩罗什译《十诵律》主要是学习和研究戒律的。由于此一宗的盛行,中国僧人们在修学大乘的戒定慧三学中,仍然重视出家声闻乘的戒律。戒律有声闻戒、有菩萨戒,这里所讲的律宗,是依声闻律部中的《四分律》,由终南山道宣律师一系所立的律宗。就戒条戒相说,有五戒、十戒、具足戒之分。五戒是出家,在家佛弟子共持的戒;十戒、具足戒是出家弟子的戒,这些在前面己经叙述,这里不多重复。各部律藏不只是戒相和制戒因缘,更大的部分是僧团法规、各种羯磨法会议办事、出家法、授戒法、安居法、布萨法、衣食法,以及日常生活小事,都有详细规定。因为时代的关系,环境的不同,许多戒律的规定,早已废驰不行了。菩萨戒有在家菩萨戒,出家菩萨戒。出家菩萨戒如《梵网戒经》有十重四十八轻戒,在家菩萨戒如《优婆塞戒经》有六重二十八轻戒。又总摄菩萨戒为三聚,三聚是三类的意思,称为三聚净戒。一是摄律仪戒,是戒相,是"诸恶莫作";二是摄善法戒,是"众善奉行";三是饶益有情戒,是"利益一切众生"。中国主要是大乘佛教,所以这里也简单提一提菩萨戒律。以上是大小乘戒律的内容。四分律虽属小乘戒,但其文义通于大乘,自古就有"分通大乘"的说法。中国盛行大乘,以大乘教义解释律藏,摄小入大,就是大乘戒的组成部分,出家菩萨三聚净戒中的摄律仪戒就是是以声闻戒为基础的。如杀、盗、淫、妄四根本戒,是大小乘共同遵守的。对于律学的研究,最重要的是善于分辨开、遮、持、犯,就是在出家戒条中,本来是不得触犯的,但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开许,这叫开;在通常情况下又不得违犯的,就叫遮。在某种情况下,本人也不知是持戒还是犯戒,这就需要研究律学,律师根据律藏分辨清楚确定开、遮、持、犯的界限。在声闻戒中除四根本戒杀、盗、淫,妄,或者还加十三僧残尼戒是八根本十七僧残必须严格遵守,不得违犯外,其它绝大部分的戒条,在特殊情况和必要情况下是可以开许的。例如"非时食"这一条戒,即通常过午就不许吃东西,而在劳作以后就允许吃东西。但如何开许,要依戒律来判定。可见佛教戒律不是死板的,除根本性戒外,都是具有灵活性的。

密宗
主要是中国唐代不空译的《金刚顶瑜伽真实大教王经 》,在八世纪时由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传入中国,从此修习传授形成密宗。此宗依《大日经》、《金刚顶经》建立三密瑜伽,事理观行,修本尊法。此宗以密法奥秘,不经灌顶,不经传授不得任意传习及显示别人,因此称为密宗。本尊毗卢遮那佛是学者选择自己最敬爱最尊崇的一尊佛、一位菩萨或者一位明王,作为学习成就的对象或榜样,就叫本尊。要成就本尊的所有功德智慧,就要修习三密瑜伽法。三密就是身、口、意三业,瑜伽译为相应。三密瑜伽,就是三业相应。与谁相应?就是修行者自己的身口意与本尊的身口意三业相应。修法时,修行者要身作本尊的姿态,手结印契,口诵本尊真言,意作本尊观想或种子字,务使自己的三业与本尊的三密相应,名为瑜伽修法。此法如果修成,可以即身成就本尊之身。密教的修法很多,这只是举一个例证。此宗最高理论还是以性空无相的法性理体为基础,所谓阿字本不生,不生就是空义。

绿教

主要由三大派别组成

1.逊尼派

逊尼派(Ahl a1—Sunnah),英文名:Sunnite,伊斯兰教主要教派之一,全称“逊奈与大众派”。人数约占全世界穆斯林的85%以上,与什叶派并称为不同的两大政治、宗教派别。

2.什叶派

什叶派(阿拉伯语:شيعى)是伊斯兰教的第二大教派。 “什叶”,阿拉伯语音译,意为“党人”、“派别”。又译作“十叶派”。什叶派与逊尼派、哈瓦利吉派、穆尔吉埃派并称为早期伊斯兰教的四大政治派别,是伊斯兰教中除逊尼派外人数最多的一个教派。

3.苏菲派

苏菲派(al-Sufiyyah)伊斯兰神秘主义派别的总称。亦称苏菲神秘主义。“苏菲”(Sufi)一词系阿拉伯语音译,其词源有多种说法。一说是阿拉伯语“羊毛”的意思;

另外还有一些小派别和异端派别

瓦哈比派

近代伊斯兰教复古主义派别。亦称瓦哈比派运动。18世纪中叶,由阿拉伯半岛奈季德地区的伊斯兰学者穆罕默德·伊本·阿卜杜勒·瓦哈卜(1703~1792)创立。

阿拉维派

阿拉维派(英语:Alawis, Alawites, Nusayris 和 Ansaris) (‘Alawyyah 阿拉伯语:علوية, Nuṣayr 阿拉伯语:نصيريون, and al-Anṣriyyah) 是一个神秘主义和综摄的宗教群体,属于什叶派分支。人口主要集中于叙利亚。目前隶属于阿拉维派的巴沙尔·阿萨德家族是叙利亚的当权派。

德鲁兹派

德鲁兹派(阿拉伯语:الدرزية),是近东的一个伊斯兰教独立教派,属于什叶派伊斯玛仪派的一个分支,教义受到诺斯底主义等的影响,被伊斯兰正统教派视为异端。目前,该教派信徒主要分布在黎巴嫩、叙利亚、以色列、约旦以及北美、澳洲等地,人数在120万人至200万人之间,自称“穆瓦希敦”(信仰一神者),以德鲁兹星为象征。该教派信徒基本由阿拉伯人组成,说阿拉伯语方言。

阿赫迈底亚

阿赫迈底亚(乌尔都语:احمدیہ),是一种发源于伊斯兰教的宗教教派,该教派成员自称是穆斯林,但伊斯兰教主流教派,不论是什叶派还是逊尼派均不承认。


基督教

天主教

东正教

新教

新教就复杂了,异端教派一大堆

路德宗(Lutheran Church)
又称信义宗,是宗教改革后出现的新教主要宗派之一,是对以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为依据的各教会的统称。它强调“因信称义” ,《圣经》的权威高于教皇;信徒凭《圣经》直接与上帝交通,不必通过教会神职人员作中介;不服从罗马教皇管辖;教会的组织形式可因地制宜。路德宗于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时期出现于德国,后来主要传布于德国北部和北欧各国。18世纪随着德国移民传入美国。在基督教近代传教运动中,路德宗也传到亚、非、拉地区。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
加尔文宗(Calvinists)
又称长老宗、归正宗,是新教主要宗派之一,是以加尔文的宗教思想为依据的各教会的统称。它强调信徒因信仰而得救;《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源泉;相信上帝预定论,即人得救全凭上帝的预定,自己无能为力;基督只为“选民”而死;不相信圣餐中的饼酒是耶稣的肉体和血,不反对婴儿受洗但屏弃祭台、圣像、祭礼;主张由教徒推选长老和牧师共同治理教会。加尔文宗于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时期产生于瑞士,后来逐渐传布到荷兰、法国、英国、东南欧国家和北美等地。在基督教传教运动的过程中,它又传入亚、非、拉地区。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
安立甘宗(Anglican Communion)
亦称圣公宗,欧洲宗教改革时期产生于英国,是新教主要宗派之一。1534年,英王亨利八世使国会通过法案规定英国教会不受罗马教廷管辖,国王为教会最高首脑,圣公会为英国国教。它自称与公教、正教同为古老教会,保有使徒亲自传下来的主教制度和正统教义;支持宗教改革;在礼仪方面承袭了罗马天主教会的传统,但也受到加尔文宗等教会很大影响。在英国殖民扩张活动过程中,安立甘宗逐步传到北美、亚洲、非洲和大洋洲各国。19世纪后,安立甘宗传入中国。1949年以前,它一直是中国基督教(新教)的重要宗派。
卫斯理宗(Wesleyans)
又称“循道宗”,是以该宗创始人英国约翰·卫斯理宗教思想为依据的各教会统称。该宗于18世纪产生于英国。它提倡遵循各种道德规范;认为传统传教活动不足以应付现存社会问题,主张改良社会,着重在下层群众中开展传教活动;宣传内心的平安喜悦即幸福。卫斯理宗主要分布于英、美、加拿大等国。鸦片战争后,它传入中国,称美以美会或监理会。1940年,中国的卫斯理宗各派系联合为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
公理宗(Congregationalists)
是新教主要宗派之一,16世纪后期产生于英国。公理即“公众治理”之意,主张各教堂独立自主,由教徒公众治理,以民主方式推选牧师;不赞成设立统一管理机构,只设联谊性机构;各教堂体制与礼仪由该堂信徒自已决定。独立教会由教徒群众管理。公理宗一般坚持《圣经》是信仰的权威,强调个人信仰自由。它于17世纪随着英国移民传入北美,在英语国家影响较大。]9世纪初传入中国。
浸礼宗(Baptists)
是新教主要宗派之一,于17世纪初产生于英国和流亡于荷兰的英国人当中。它反对给婴儿施行洗礼,认为受洗者必须达到能够理解受洗意义的成年期才能领受洗礼,并主张受洗者必须全身浸入水中,以象征受死埋葬而重生;强调各教堂独立自主,不受政府或其他教会干预。浸礼宗在英国和美国的影响较大。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从美国南方传来中国的教会称作“浸信会”。
清教徒(Puritans)
是基督教新教中一派,是16一17世纪英国加尔文派的信徒,主张以英国国教形式从上层深入进行宗教改革运动,要求清除国教会中保留的天主教旧传统、繁琐礼仪和教规;同时反对君主专制,厌恶王公贵族奢侈游乐生活,提倡教徒过简朴生活,因而被称为清教徒。清教主义遂成为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旗帜。由于清教徒的社会政治成分复杂,在他们中间分化出温和派和激进派。温和派(长老派)代表大资产阶级和上层贵族的利益,拥护君主立宪,不主张脱离国教会,只希望用加尔文主义进行改革。激进派(独立派)代表中、小资产阶级、中小贵族、城市贫民和乡村农民利益,拥护共和政体,主张政教分离,反对温和派的妥协,要求改组国教会,建立由信徒共同管理的独立自主的教会。16一17世纪间,激进派清教徒猛烈抨击英国国教制度,因而受到王国政府的打击和迫害。不少激进派清教徒因在国内无立足之地而逃往异国。

英国国教派-圣公宗 o 圣公会
路德派-信义宗 o 信义会 o 福音会
加尔文派-归正宗 o 长老会 o 归正会 o 清教会
卫斯理宗 o 卫理公会 o 循道公会
浸信会
公理会
福音派 o 布道会 o 宣道会
灵恩派 o 五旬节会 o 神召会
基要派
再洗礼派
贵格会

最后还有我中华三自爱国教会
東雲絵名-avatar

東雲絵名

写得好,支持
KimmyKitty603-avatar

KimmyKitty603

我以为你要说索尼[s:ac:呆]
zEr0time-avatar

zEr0time

长知识了[s:ac:赞同]
Fuee-avatar

Fuee

实际上天主教可以算多神教
因为他们还信奉圣母 圣父等
当年伊斯兰教批判天主教说的主要就是天主教背弃了只能信奉唯一上帝
论坛某些可笑的阿猫阿狗百度了一丁点东西就敢大放厥词
JuiceBoyIsSaer-avatar

JuiceBoyIsSaer

老家石家庄赵县的,那里的柏林禅寺就是禅宗一派。墙上有很多禅语小故事。

比如一老一小和尚要渡河,看到一个漂亮妇人过不去,老和尚就背着妇人过了河。
走出二三里,小和尚憋不住了问道:“我们出家人不是不近女色吗,刚才您………”
老和尚回答道:“哦,那个妇人啊,我已经把她放下了,你怎么还背着呢?”

有机会可以多看看,真的挺有意思的[s:ac:哭笑]
abbytapple-avatar

abbytapple

最后都是要扫进历史垃圾堆的东西。
poloris-avatar

poloris

太硬核了,支持一下
Bubble-avatar

Bubble

[quote][pid=409514382,21067801,1]Reply[/pid] Post by [uid=1842704]丛林中的刺客[/uid] (2020-03-31 13:14):

老家石家庄赵县的,那里的柏林禅寺就是禅宗一派。墙上有很多禅语小故事。

比如一老一小和尚要渡河,看到一个漂亮妇人过不去,老和尚就背着妇人过了河。
走出二三里,小和尚憋不住了问道:“我们出家人不是不近女色吗,刚才您………”
老和尚回答道:“哦,那个妇人啊,我已经把她放下了,你怎么还背着呢?”

有机会可以多看看,真的挺有意思的[s:ac:哭笑][/quote]有种拔掉无情的味道
An_tony_00-avatar

An_tony_00

[s:ac:茶][s:ac:茶]老子进来看双修 怎么没有男女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