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mur
2021-09-06T10:43:34+00:00
当前流量经济时代,各种情况很多人心里已经很清楚了,但是绕不开这个浑水的国内环境。我本来因为某些原因很久都不想聊汽车了,因为年纪大了,各种生活上的事越来越多,没精力了,还要琢磨一些蝇营狗苟的事。但是我昨天下午经历了一件事情,我想了一会我还是来这里说下
先讲这个故事
我有一个很绿的朋友,昨天粗事了,关系挺好,好到什么程度,就是读大学女盆友被我暗撬了都没跟我生死决斗 至今能互相拥抱的铁关系(最后我也没留住姑娘 她毕业后跟深圳的学长 炮 不对 是跑了)
他是从政府临时工辞职干房地产中介,前几年自媒体流行就开始做房产自媒体的,运营至今号称粉丝x音粉丝90万的那种。跟我们说车斗键盘一样,他热衷研究政策,楼市敏感度很高,对商品房内幕也有一定了解。靠自媒体恰软饭蒙人烂屁眼赚了不少钱。但是他为了生活,我没有疏远他。大家都知道房地产最近被政策打压,很多房企暴雷,烂尾,延期交房。几年前有家本地有实力地产商出资雇他攻击竞争对手别家项目,不是喷价格就是喷营销猫腻,装修验房猫腻,黑地段,黑学区,抓到把柄就黑。惹了不少麻烦,但是本地地产大佬都帮他圆了场,现在这家本地大佬自己也一身麻烦没法养他了,但他要吃饭要流量,就去收粉丝钱带人帮人去楼盘验房,做了半年觉得这软饭也好吃,哪知正好遇到之前有过节的开发商团队,直接傍晚2台车5个人把他堵在写字楼门口,里面还有个律师,警方来了 因为没有肢体冲突都不好解决。吓得给我打电话。我不在本地,喊了一个很好的知名电台记者朋友去,最后调节,撤了部分验房视频发了道歉声明人家才勉强饶过他。
这不仅仅是地产,各行各业都是这样。一个什么所谓大v都是这样,你普通消费者是斗不过这些x商勾结的群体的。前不久烧死的就是,你请了律师就斗得过对方吗。根本没可能的,你普通消费者,势单力薄,也就一个律师 迫于压力怎么对阵对方法务部和智囊团。
网上现在流言四起,很多外资车企要退出中国了,很多华资车企出问题濒临破产了,很多很多很多,消费者不能盲目。不然买个东西,店没了,不说什么保值率,故障率,你事故后都不好修。毕竟有什么店进配件速度能比4s渠道还快呢。
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通过5年过渡期,汽车行业将全部取消限制。
但是根据各自业绩 有进有退
现在根据公开的信息,我们看到汽车市场明年开始是怎么样的,
首先看价格和品质跟国产车冲突最大的韩系车,韩系车不是没有技术,韩国车技术实力全球第五众人皆知,就是因为产品品牌层次上不去,投放价格持续下跌不得不得削减成本降低品控,导致新的韩系车无法回到原来的状态,已经越拉越远了,无论销量 保值率 故障率 都跟不上了,根据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表明,韩系车新款保值率还不如主流国产车领克 更远低于理想 坦克等品牌,要知道理想只有一个三缸增程绿牌组装车,连国际八流品牌都算不上。而现代是全球第五(被法意合体超过)
1 东风悦达起亚销量持续暴跌,有个工厂已经转给高合汽车 改产线生产电动汽车了
2 北京现代的一个工厂转给了理想,另一个工厂据传转给小米,可见大幅度缩减。
3 北京现代和悦达起亚的新能源车 混动乏人问津,根本销量无几,这叫表明转型成功率很低 逐步边缘化。
4 燃油车无论厂商总体 细分轿车还是suv mpv 前10已经很久找不到韩系车身影了,要知道现代原本长期在前8 起亚半年销量只有6万多,连雷克萨斯都不如了。
燃油车市场被国产车吞噬殆尽,新能源市场更是无法立足。一向热衷于刷中国社会外资企业贡献度的三星自从大幅度降低社会事业贡献度(也就是到处捐款捐物搞基金会)以后,韩国车企也停止了这些好感度提升的经济行为,这次河南水灾现代起亚已经无所谓了,我们不要道德绑架,不是说不捐款就不是好企业。我们是从商业求生度来看,这是韩系已经无所谓了的表现。韩国车企去年疫情捐款不少,就是希望奋力一搏,而今年策略就是卖厂卖地。要知道,斯巴鲁这种日资进口小品牌都捐款100万来博得关注度和表达社会求生欲,斯巴鲁年销量只有2万台。斯巴鲁不顾市场小众,敢于引进新款brz 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给出的建议是,北京现代短时间五年内应该会继续存在,起亚就不好说了。续命的嘉华遇到了国产车和丰田的双重围剿。
法意合体
法系上半年回暖,菲克则持续下跌。
东风汽车集团出售1.15%的Stellantis 1.15%股份,价值约6亿欧元 还留了4个点的股票。
Stellantis发布声明,保证长沙工厂的生产,言下之意广州工厂停产了,说明规模缩减,广州工厂给广汽接盘,生产埃安电动车。
想下铃木当初怎么走的,工厂也是代工欧尚去了。
法国这个部分还是很希望继续留在国内的,并没有要走的意思,至少法国能接受自己无法回到过去,偏安做一个精致的小众品牌,如果jeep这边也能按照这个思路,我想还是能存在下去。毕竟坦克品牌对jeep造成了很大冲击。
DS 这个品牌还有什么好说 主营是出口 折扣大,车不差,卖的比玛莎拉蒂还少,我也不知道怎么说了。
我是相信法系车的,一直不保值,但是有自己的特点,浓厚,我不太黑法系车。无论我个人主观推不推荐,但法系车具有其他车企不具备的特点。不像韩系,被日系和自主包夹。
福特
福特其实同样面对法系,韩系的问题,但是福特开始回暖,并且福特在中国敢于持续投入新车型研发与生产,林肯品牌表现保持增长,给福特带来了一丝暖暖的希望,可见福特在边缘化的时候,没有跌下悬崖。抓住了消费者伸给他的手。
福特福克斯换回四缸后,如果销量持续上升,那么说明福特又值得年轻人相信了。
其他品牌
听说芯片危机之下,斯柯达这种要优先保大众,宁愿自己断一断的品牌,在大众面临多重打击,并且斯柯达还没有新能源车保积分的情况下,还能否保持这个品牌的存活,是个很大的疑虑。
豪华品牌
广汽讴歌已经很久很久没有更新新产品了,年代款都懒得搞了,销量实在跟不上了,斯巴鲁都知道不能停止推陈出新,傲虎,brz 森林人都在跟上,停止更新,这在业内是死亡前兆。
讴歌车很不错,北美活跃,驾驶品质高,做工虽然不是很好,但是性价比,配置,故障率 都拿的出手,是你用当前档次的钱能享受最原汁原味的品牌核心竞争力的车型,你用同样价格买其他品牌是享受不到的,全部有所保留。
但是世风日下,连新能源都没得出路的讴歌,且行且珍惜吧。
英菲尼迪
还在求生更新qx60 qx55 但是又把总部迁回日本横滨,并且表态为了节省经费,以后不再单独保留后驱平台车型,和日产共享更多技术。
简而言之。这个品牌的特点没了,而且处于下滑期。
上面的品牌就是我跟大家说所担忧退出市场的品牌,但是各自表现又不同,无论是否会离开,这些情况都是真实可信并非断章取义捏造的,希望大家自行斟酌。
有些人买了这些品牌的肯定有反对意见,离开中国怎么了,这些品牌离开中国也没有像大众别克那样依赖大,照样世界领先,是的,离开与否,跟他们影响有 但并不大,影响的是消费者罢了,但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蛋糕,成片的新能源韭菜田,茂盛的积分韭菜可以割,没有哪个品牌敢于忽视,舍弃。雷诺燃油车走了,电动车跑回来和江铃合作,说明什么?这个蛋糕,没有人不想吃,说不重视的,自欺欺人,君不见,杜嘉班纳被当狗一样唾弃,照样过了风声悄悄又在国内开新店了。
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现在接着东风好的,内循环,转型等国家层面推动下,的确有一定的进步,但是论环境。。现在简直是西晋末年八王之乱
[url]https://news.yiche.com/hao/wenzhang/995583[/url]
我们看看老新闻,2018年包括长城汽车、奇瑞汽车、比亚迪汽车、东风风神、华晨汽车、陆风汽车、宝沃汽车、东南汽车在内的8家中国车企在上海和平饭店召开会议,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汽车行业自律联盟”
其中 陆风 宝沃 华晨市场上已经 了,还有一个品牌行将就木。
这个自律联盟针对的矛头对准的是外国人还是所谓的 自己人,我想业内人都清楚说的是谁。
我再举个例子,再看现在,长安汽车董事长都在车展感慨,我们公关要跟上啊,言下之意不言而喻,长安的车销量在一段时间迎头赶上,处于领先地位,结果全网媒体铺天盖地的针对还没上市的油腻k车型的路试表现扩散式攻击,现在油腻t新款刚上市,车质网投诉率老款排第一的信息又在持续发酵,实事求是,长安是有问题,这个广而告之是没问题的,但是蓄意的广而告之,对于测试表现还不如长安的日产和丰田就避而不谈,对某些之前表现远不如长安的某品牌国产车投诉率不谈,这是多么惧怕长安领先啊。
不过这下也好了,被持续揭老底的几个品牌都怒了,
长安等三个国产品牌持续发法律声明,谁在黑老子,揭老子底,老子就跟你玩到底。
我再举个例子,华为手机垮了,最高兴的是谁?是友商还是三星 苹果? 华为倒了,谁吞掉了份额?不言而喻。谁那么愿意在网上发动人们讨伐华为,真的是西方国家的走狗马仔么。同行是冤家,相煎何太急?
想买国产车,等市场平静下来 退潮了,看谁在裸泳,谁姿态好,就买谁,是没错的。现在掀风浪,就是有的品牌怕被人看见没裤衩。
现在st众泰及众泰的一票私生子们,被宝能收购的观致,力帆,华晨,陆风,已经泯然于市场,接下来肯定还会有更多的国产二三线品牌陆续消失。
我有整整四年没怎么去参加车展,试车,我自己也四年没换新车,所以根本谈不了这些车的好坏,但今年我会去试下领克,坦克,长安油腻,奇瑞,荣威,传祺gs8。别的我不想。你们可以琢磨,我没有黑谁。
说完负面谈正面的
宝马收了中华,和长城合作mini,沃尔沃从吉利手上获得了完整的权利,保时捷在华建立研发中心,上汽奥迪投产.。奔驰增持股比,丰田,本田,通用不断引入主流热销车型。
但凡对华投入持续加大的,说明看好这个市场,表现也好,这一切都建立在,宝马3 5 x3销量居高不下 保时捷热销之上,至少说明这些品牌处于上游竞争力阶段,买上述品牌的车相对安全可靠。经销商网络体系因为销量支撑也可靠。
电动车我不想评论,太厉害了,我前面说的那位记者朋友是主持交通广播节目多年的,在当地论坛经济版块对于某不算入流的电动车在当地投产的疑虑发表了一些不算偏激的观点,遭到了七百多条私信攻击,当地领导甚至找到他单位领导劝他不要在网上随意发表不涉及自己领域的意见。太牛逼了。
我的朋友告诉我,电动车领域水比塔利班深,妨碍了别人喝血,别人就要你命。
不行 我还是要加几句 一定要相信那些开口言大义的品牌 收割完必变节。爱国只是用来当作流量密码,跟这个比先进,甩那个八条街,实际都是玩资本运作,炒股票,玩积分的,就跟滴滴一样,你把它当作中国行业破局者,它把你当作给全家资产立足美国的献礼。 警惕那些公关营销投入大于研发的企业,一定要警惕。
最后看到祖国开放类字眼的政策越来多,我就知道,祖国还有希望,提前祝大家中秋愉快。
先讲这个故事
我有一个很绿的朋友,昨天粗事了,关系挺好,好到什么程度,就是读大学女盆友被我暗撬了都没跟我生死决斗 至今能互相拥抱的铁关系(最后我也没留住姑娘 她毕业后跟深圳的学长 炮 不对 是跑了)
他是从政府临时工辞职干房地产中介,前几年自媒体流行就开始做房产自媒体的,运营至今号称粉丝x音粉丝90万的那种。跟我们说车斗键盘一样,他热衷研究政策,楼市敏感度很高,对商品房内幕也有一定了解。靠自媒体恰软饭蒙人烂屁眼赚了不少钱。但是他为了生活,我没有疏远他。大家都知道房地产最近被政策打压,很多房企暴雷,烂尾,延期交房。几年前有家本地有实力地产商出资雇他攻击竞争对手别家项目,不是喷价格就是喷营销猫腻,装修验房猫腻,黑地段,黑学区,抓到把柄就黑。惹了不少麻烦,但是本地地产大佬都帮他圆了场,现在这家本地大佬自己也一身麻烦没法养他了,但他要吃饭要流量,就去收粉丝钱带人帮人去楼盘验房,做了半年觉得这软饭也好吃,哪知正好遇到之前有过节的开发商团队,直接傍晚2台车5个人把他堵在写字楼门口,里面还有个律师,警方来了 因为没有肢体冲突都不好解决。吓得给我打电话。我不在本地,喊了一个很好的知名电台记者朋友去,最后调节,撤了部分验房视频发了道歉声明人家才勉强饶过他。
这不仅仅是地产,各行各业都是这样。一个什么所谓大v都是这样,你普通消费者是斗不过这些x商勾结的群体的。前不久烧死的就是,你请了律师就斗得过对方吗。根本没可能的,你普通消费者,势单力薄,也就一个律师 迫于压力怎么对阵对方法务部和智囊团。
网上现在流言四起,很多外资车企要退出中国了,很多华资车企出问题濒临破产了,很多很多很多,消费者不能盲目。不然买个东西,店没了,不说什么保值率,故障率,你事故后都不好修。毕竟有什么店进配件速度能比4s渠道还快呢。
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通过5年过渡期,汽车行业将全部取消限制。
但是根据各自业绩 有进有退
现在根据公开的信息,我们看到汽车市场明年开始是怎么样的,
首先看价格和品质跟国产车冲突最大的韩系车,韩系车不是没有技术,韩国车技术实力全球第五众人皆知,就是因为产品品牌层次上不去,投放价格持续下跌不得不得削减成本降低品控,导致新的韩系车无法回到原来的状态,已经越拉越远了,无论销量 保值率 故障率 都跟不上了,根据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表明,韩系车新款保值率还不如主流国产车领克 更远低于理想 坦克等品牌,要知道理想只有一个三缸增程绿牌组装车,连国际八流品牌都算不上。而现代是全球第五(被法意合体超过)
1 东风悦达起亚销量持续暴跌,有个工厂已经转给高合汽车 改产线生产电动汽车了
2 北京现代的一个工厂转给了理想,另一个工厂据传转给小米,可见大幅度缩减。
3 北京现代和悦达起亚的新能源车 混动乏人问津,根本销量无几,这叫表明转型成功率很低 逐步边缘化。
4 燃油车无论厂商总体 细分轿车还是suv mpv 前10已经很久找不到韩系车身影了,要知道现代原本长期在前8 起亚半年销量只有6万多,连雷克萨斯都不如了。
燃油车市场被国产车吞噬殆尽,新能源市场更是无法立足。一向热衷于刷中国社会外资企业贡献度的三星自从大幅度降低社会事业贡献度(也就是到处捐款捐物搞基金会)以后,韩国车企也停止了这些好感度提升的经济行为,这次河南水灾现代起亚已经无所谓了,我们不要道德绑架,不是说不捐款就不是好企业。我们是从商业求生度来看,这是韩系已经无所谓了的表现。韩国车企去年疫情捐款不少,就是希望奋力一搏,而今年策略就是卖厂卖地。要知道,斯巴鲁这种日资进口小品牌都捐款100万来博得关注度和表达社会求生欲,斯巴鲁年销量只有2万台。斯巴鲁不顾市场小众,敢于引进新款brz 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给出的建议是,北京现代短时间五年内应该会继续存在,起亚就不好说了。续命的嘉华遇到了国产车和丰田的双重围剿。
法意合体
法系上半年回暖,菲克则持续下跌。
东风汽车集团出售1.15%的Stellantis 1.15%股份,价值约6亿欧元 还留了4个点的股票。
Stellantis发布声明,保证长沙工厂的生产,言下之意广州工厂停产了,说明规模缩减,广州工厂给广汽接盘,生产埃安电动车。
想下铃木当初怎么走的,工厂也是代工欧尚去了。
法国这个部分还是很希望继续留在国内的,并没有要走的意思,至少法国能接受自己无法回到过去,偏安做一个精致的小众品牌,如果jeep这边也能按照这个思路,我想还是能存在下去。毕竟坦克品牌对jeep造成了很大冲击。
DS 这个品牌还有什么好说 主营是出口 折扣大,车不差,卖的比玛莎拉蒂还少,我也不知道怎么说了。
我是相信法系车的,一直不保值,但是有自己的特点,浓厚,我不太黑法系车。无论我个人主观推不推荐,但法系车具有其他车企不具备的特点。不像韩系,被日系和自主包夹。
福特
福特其实同样面对法系,韩系的问题,但是福特开始回暖,并且福特在中国敢于持续投入新车型研发与生产,林肯品牌表现保持增长,给福特带来了一丝暖暖的希望,可见福特在边缘化的时候,没有跌下悬崖。抓住了消费者伸给他的手。
福特福克斯换回四缸后,如果销量持续上升,那么说明福特又值得年轻人相信了。
其他品牌
听说芯片危机之下,斯柯达这种要优先保大众,宁愿自己断一断的品牌,在大众面临多重打击,并且斯柯达还没有新能源车保积分的情况下,还能否保持这个品牌的存活,是个很大的疑虑。
豪华品牌
广汽讴歌已经很久很久没有更新新产品了,年代款都懒得搞了,销量实在跟不上了,斯巴鲁都知道不能停止推陈出新,傲虎,brz 森林人都在跟上,停止更新,这在业内是死亡前兆。
讴歌车很不错,北美活跃,驾驶品质高,做工虽然不是很好,但是性价比,配置,故障率 都拿的出手,是你用当前档次的钱能享受最原汁原味的品牌核心竞争力的车型,你用同样价格买其他品牌是享受不到的,全部有所保留。
但是世风日下,连新能源都没得出路的讴歌,且行且珍惜吧。
英菲尼迪
还在求生更新qx60 qx55 但是又把总部迁回日本横滨,并且表态为了节省经费,以后不再单独保留后驱平台车型,和日产共享更多技术。
简而言之。这个品牌的特点没了,而且处于下滑期。
上面的品牌就是我跟大家说所担忧退出市场的品牌,但是各自表现又不同,无论是否会离开,这些情况都是真实可信并非断章取义捏造的,希望大家自行斟酌。
有些人买了这些品牌的肯定有反对意见,离开中国怎么了,这些品牌离开中国也没有像大众别克那样依赖大,照样世界领先,是的,离开与否,跟他们影响有 但并不大,影响的是消费者罢了,但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蛋糕,成片的新能源韭菜田,茂盛的积分韭菜可以割,没有哪个品牌敢于忽视,舍弃。雷诺燃油车走了,电动车跑回来和江铃合作,说明什么?这个蛋糕,没有人不想吃,说不重视的,自欺欺人,君不见,杜嘉班纳被当狗一样唾弃,照样过了风声悄悄又在国内开新店了。
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现在接着东风好的,内循环,转型等国家层面推动下,的确有一定的进步,但是论环境。。现在简直是西晋末年八王之乱
[url]https://news.yiche.com/hao/wenzhang/995583[/url]
我们看看老新闻,2018年包括长城汽车、奇瑞汽车、比亚迪汽车、东风风神、华晨汽车、陆风汽车、宝沃汽车、东南汽车在内的8家中国车企在上海和平饭店召开会议,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汽车行业自律联盟”
其中 陆风 宝沃 华晨市场上已经 了,还有一个品牌行将就木。
这个自律联盟针对的矛头对准的是外国人还是所谓的 自己人,我想业内人都清楚说的是谁。
我再举个例子,再看现在,长安汽车董事长都在车展感慨,我们公关要跟上啊,言下之意不言而喻,长安的车销量在一段时间迎头赶上,处于领先地位,结果全网媒体铺天盖地的针对还没上市的油腻k车型的路试表现扩散式攻击,现在油腻t新款刚上市,车质网投诉率老款排第一的信息又在持续发酵,实事求是,长安是有问题,这个广而告之是没问题的,但是蓄意的广而告之,对于测试表现还不如长安的日产和丰田就避而不谈,对某些之前表现远不如长安的某品牌国产车投诉率不谈,这是多么惧怕长安领先啊。
不过这下也好了,被持续揭老底的几个品牌都怒了,
长安等三个国产品牌持续发法律声明,谁在黑老子,揭老子底,老子就跟你玩到底。
我再举个例子,华为手机垮了,最高兴的是谁?是友商还是三星 苹果? 华为倒了,谁吞掉了份额?不言而喻。谁那么愿意在网上发动人们讨伐华为,真的是西方国家的走狗马仔么。同行是冤家,相煎何太急?
想买国产车,等市场平静下来 退潮了,看谁在裸泳,谁姿态好,就买谁,是没错的。现在掀风浪,就是有的品牌怕被人看见没裤衩。
现在st众泰及众泰的一票私生子们,被宝能收购的观致,力帆,华晨,陆风,已经泯然于市场,接下来肯定还会有更多的国产二三线品牌陆续消失。
我有整整四年没怎么去参加车展,试车,我自己也四年没换新车,所以根本谈不了这些车的好坏,但今年我会去试下领克,坦克,长安油腻,奇瑞,荣威,传祺gs8。别的我不想。你们可以琢磨,我没有黑谁。
说完负面谈正面的
宝马收了中华,和长城合作mini,沃尔沃从吉利手上获得了完整的权利,保时捷在华建立研发中心,上汽奥迪投产.。奔驰增持股比,丰田,本田,通用不断引入主流热销车型。
但凡对华投入持续加大的,说明看好这个市场,表现也好,这一切都建立在,宝马3 5 x3销量居高不下 保时捷热销之上,至少说明这些品牌处于上游竞争力阶段,买上述品牌的车相对安全可靠。经销商网络体系因为销量支撑也可靠。
电动车我不想评论,太厉害了,我前面说的那位记者朋友是主持交通广播节目多年的,在当地论坛经济版块对于某不算入流的电动车在当地投产的疑虑发表了一些不算偏激的观点,遭到了七百多条私信攻击,当地领导甚至找到他单位领导劝他不要在网上随意发表不涉及自己领域的意见。太牛逼了。
我的朋友告诉我,电动车领域水比塔利班深,妨碍了别人喝血,别人就要你命。
不行 我还是要加几句 一定要相信那些开口言大义的品牌 收割完必变节。爱国只是用来当作流量密码,跟这个比先进,甩那个八条街,实际都是玩资本运作,炒股票,玩积分的,就跟滴滴一样,你把它当作中国行业破局者,它把你当作给全家资产立足美国的献礼。 警惕那些公关营销投入大于研发的企业,一定要警惕。
最后看到祖国开放类字眼的政策越来多,我就知道,祖国还有希望,提前祝大家中秋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