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xne_ghost
2021-05-10T10:29:31+00:00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暴发,英国政府进而通过《南京条约》把香港窃为己有,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英国发动这场战争所要保护的对象--鸦片,出自著名的沙逊集团创始人犹太人大卫·沙逊之手。
大卫·沙逊1793年出生于巴格达富庶而有名望的犹太家庭,成年后因与当地行政长官发生矛盾,于是携全家离开巴格达,1832年来到英国统治下的印度港口城市孟买,凭借财富加入了英国国籍。大卫·沙逊知道,当时的英国工业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贸易权力与利润,正在极力反对东印度公司垄断地位,而港口城市孟买作为殖民属地,一定会在对东方的鸦片(和纺织)贸易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于是他立即就在孟买设立了沙逊公司。
事情的发展果如大卫·沙逊所料,1833年8月,英国议会通过了废止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专利权的法案,大卫·沙逊便全力将英国人在印度生产的鸦片输入中国市场。"黄金如雪片似地向他飞来",有作者这样赞扬沙逊公司的业绩。按照犹太人的传统,大卫·沙逊还把两个妻子所生的八个儿子安排在鸦片贸易的重要岗位上。
1830~1831年,英国人销售鸦片近两万箱,获利合成美元有数百万(一部分流入英国女王的腰包);1836年交易超过3万箱,中国东南沿海城市很多青壮年男子和兵丁已经深深堕入沙逊公司生产的鸦片的毒瘾。
1838年,清政府派林则徐前往鸦片重灾区广东禁烟,次年林则徐扣留英国鸦片2万箱并将之销毁。面对惨重的损失,恼怒的犹太鸦片巨商大卫·沙逊联合众商人,要求英国政府为他们复仇并挽回损失,于是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暴发,战争以中、英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结束。《南京条约》规定: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元(西班牙银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中、英鸦片战争之后,犹太人大卫·沙逊的鸦片贸易获得了天赐良机,沙逊公司凭借《南京条约》及英国政府给予的特权,先后在广州、香港和上海设立了分公司,尤以上海的业务扩展迅猛,上海后来甚至变成沙逊公司在华业务的中心,地位超过香港和广州,这也为沙逊公司直至20世纪中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华鸦片贸易为大卫·沙逊及其家族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据估计他在1854年时已拥有百万财富,成为英属印度的首富。
除了早期的鸦片和棉纺贸易之外,沙逊公司的业务范围也随着财富的积累而扩大,例如1864年8月,大卫·沙逊会同其他洋行代表发起创办了香港汇丰银行。
另附马克思写的文章《鸦片贸易史》原文。
不能不特别指出摆着一副基督教伪善面孔、标榜文明的英国政府本身的一个明显的矛盾口作为帝国政府,它假装同违禁的鸦片贸易毫无关系,甚至还订立禁止这种贸易的条约。可是作为印度政府,它却强迫孟加拉国省种植鸦片,使该省的生产力受到极大的损害;它强迫一部分印度莱特种植罂粟,用贷款的办法引诱另一部分印度莱特也去种植罂粟。它严密地垄断了这种毒品的全部生产,借助大批官方侦探来监视一切:种植罂粟,把罂粟交到指定地点,按照中国吸食者的口味提炼和调制鸦片,把鸦片扛成便于偷愉运的货包,最后运往加尔各答,由政府拍卖,国家官吏把鸦片移交给投机商人,然后又转到走私商人手里,由他们运往中国。英国政府在每箱鸦片上所花的费用约250卢比,而在加尔各答拍卖场上的卖价是每箱1210-1600卢比,可是,这个政府并不满足于这种实际上的共谋行为,它直到现在还公然同那些千着毒害一个帝国的冒险营生的商人和船主们合伙经营,赔赚与共。
投机商人和走私商人 实际上就是指的犹太人。
大卫·沙逊1793年出生于巴格达富庶而有名望的犹太家庭,成年后因与当地行政长官发生矛盾,于是携全家离开巴格达,1832年来到英国统治下的印度港口城市孟买,凭借财富加入了英国国籍。大卫·沙逊知道,当时的英国工业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贸易权力与利润,正在极力反对东印度公司垄断地位,而港口城市孟买作为殖民属地,一定会在对东方的鸦片(和纺织)贸易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于是他立即就在孟买设立了沙逊公司。
事情的发展果如大卫·沙逊所料,1833年8月,英国议会通过了废止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专利权的法案,大卫·沙逊便全力将英国人在印度生产的鸦片输入中国市场。"黄金如雪片似地向他飞来",有作者这样赞扬沙逊公司的业绩。按照犹太人的传统,大卫·沙逊还把两个妻子所生的八个儿子安排在鸦片贸易的重要岗位上。
1830~1831年,英国人销售鸦片近两万箱,获利合成美元有数百万(一部分流入英国女王的腰包);1836年交易超过3万箱,中国东南沿海城市很多青壮年男子和兵丁已经深深堕入沙逊公司生产的鸦片的毒瘾。
1838年,清政府派林则徐前往鸦片重灾区广东禁烟,次年林则徐扣留英国鸦片2万箱并将之销毁。面对惨重的损失,恼怒的犹太鸦片巨商大卫·沙逊联合众商人,要求英国政府为他们复仇并挽回损失,于是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暴发,战争以中、英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结束。《南京条约》规定: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元(西班牙银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中、英鸦片战争之后,犹太人大卫·沙逊的鸦片贸易获得了天赐良机,沙逊公司凭借《南京条约》及英国政府给予的特权,先后在广州、香港和上海设立了分公司,尤以上海的业务扩展迅猛,上海后来甚至变成沙逊公司在华业务的中心,地位超过香港和广州,这也为沙逊公司直至20世纪中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华鸦片贸易为大卫·沙逊及其家族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据估计他在1854年时已拥有百万财富,成为英属印度的首富。
除了早期的鸦片和棉纺贸易之外,沙逊公司的业务范围也随着财富的积累而扩大,例如1864年8月,大卫·沙逊会同其他洋行代表发起创办了香港汇丰银行。
另附马克思写的文章《鸦片贸易史》原文。
不能不特别指出摆着一副基督教伪善面孔、标榜文明的英国政府本身的一个明显的矛盾口作为帝国政府,它假装同违禁的鸦片贸易毫无关系,甚至还订立禁止这种贸易的条约。可是作为印度政府,它却强迫孟加拉国省种植鸦片,使该省的生产力受到极大的损害;它强迫一部分印度莱特种植罂粟,用贷款的办法引诱另一部分印度莱特也去种植罂粟。它严密地垄断了这种毒品的全部生产,借助大批官方侦探来监视一切:种植罂粟,把罂粟交到指定地点,按照中国吸食者的口味提炼和调制鸦片,把鸦片扛成便于偷愉运的货包,最后运往加尔各答,由政府拍卖,国家官吏把鸦片移交给投机商人,然后又转到走私商人手里,由他们运往中国。英国政府在每箱鸦片上所花的费用约250卢比,而在加尔各答拍卖场上的卖价是每箱1210-1600卢比,可是,这个政府并不满足于这种实际上的共谋行为,它直到现在还公然同那些千着毒害一个帝国的冒险营生的商人和船主们合伙经营,赔赚与共。
投机商人和走私商人 实际上就是指的犹太人。